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鱼腥草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手足口病毒(enterovirus type 71,EV71)、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柯萨奇病毒B3型(coxsackie virus type B3,CV-B3)、柯萨奇病毒B5型(coxsackie virus type B5,CV-B5)的活性。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建立不同病毒感染模型,用鱼腥草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治疗,通过细胞融合病变观察法以及MTT比色法检测得到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此判定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 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证明,鱼腥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HSV-1、EV71抗病毒作用较强,对RSV、CV-B3、CV-B5的效果甚微或无明显作用。鱼腥草醇提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抗病毒活性相对较高;30%,50%,75%乙醇提取物以及水提醇沉处理沉淀物对HSV-1的TI值分别是81.68,67.23,41.91,32.61,均高于阳性对照阿昔洛韦TI值23.43,显示鱼腥草水醇提取物抗HSV-1的活性较强;75%,50%,30%乙醇提取物对EV71的TI值分别是19.58,20.13,18.84,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研究证实鱼腥草提取物对HSV-1、EV71的抗病毒活性较高,可一定程度为临床应用鱼腥草治疗这2种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旱柳叶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旱柳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从中分离鉴定出 1 1种单体化合物并对其中 3种化合物 ,即芹菜素 -7-O -β-D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Ⅰ )、木樨草素 -7-O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Ⅱ )、间 -羟基 -苄基-吡喃葡萄糖苷 (Ⅲ )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考察。化合物Ⅰ、Ⅱ、Ⅲ均可选择性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1 2 -HETE的生成 ;化合物 (Ⅰ )水解后的苷元—芹菜素对TXB2 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对 1 2—HETE的生成无抑制作用。小鼠饲喂高脂肪饲料 ,一周以后体重明显增加。饲喂高脂肪饲料添加旱柳叶活性组分抑制小鼠体重和子宫周围脂肪量的增加 ,而且还可以降低肝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含量。化合物Ⅲ对大鼠脂肪细胞中由去甲肾上腺素 (NE)诱导的脂类分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源自新几内亚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豆科植物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或与其有关的种)的根(或其他部位)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营养品和药品,用于防治炎症、病毒性疾病和癌症,特别是它可以保护皮肤对抗物理、化学或外部生物剂的侵害,缓解和保护敏感皮肤对抗红斑、刺激和持续瘙痒。治疗由皮肤和软骨组织炎症引起的疾病、Crohn''s病及伴有细胞功能障碍的疾病,特别是黑素瘤和其他癌症,也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病毒的侵害,治疗晒斑和多关节炎。该提取物低毒,由于其含有皂苷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所以能抑制磷脂酶A2,也可抑制其他炎症过程(如…  相似文献   

5.
6.
综合应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对破布木(Cordia dichotoma Forst. f.)果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UV、IR、MS、NMR)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破布木酯(1)、(S)-2-羟基-3-(4′-羟基苯)丙酸(2)、香草酸(3)、对香豆素酸(4)、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5)、苯甲酸(6)、对羟基苯丙酮(7)、对羟基苯乙酮(8)、5′-甲氧基楝叶吴萸素B (9)和香草醛(10)。其中化合物1为一对新的苯丙素对映异构体,化合物3、6、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将槲寄生亚种Viscum album ssp. album叶制成水提取物(AE)、50%乙醇提取物(EE)、石油醚提取物(PEE)、氯仿提取物(CE)和丙酮提取物(ACE)。用空斑形成试验检测各提取物的抗人副流感病毒2型(HPIV-2)的活性;分析AE对HPIV-2复制的不同阶段的作用以探讨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至今,国家先后制定更新了八版COVID-19诊疗方案.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COVID-19治疗方法,可试用α干扰素、利巴韦林、阿比多尔和磷酸氯喹等.甘草酸制剂在各类肝病中应用广泛,且具有多种抗病毒活性.本文通过对甘草酸制剂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阐述甘草酸制剂在COVID-19治疗中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病毒感染的增加,开发抗病毒药物的工作日益紧迫,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病毒先导化合物已成为研究重点。综述了迄今从植物中发现的具抗病毒活性的酚类、萜类、生物碱类和黄翻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和对鸡胚纤维母细胞有高度毒性,最大耐受量为1微克/毫升。本文在鸡胚纤维母细胞上研究了和KM对甲型流感病毒WSN株和FPV株的作用。在细胞感染病毒后,加入最大耐受量各种较低浓度的抗菌素溶液,于37℃培养48小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根据血凝滴度的降低来判断效果。结果表明,血凝反应没有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显然,这两个抗菌素有高度细胞毒性,对细胞毒性的作用比对病毒作用表现更早。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2月以来,由于SARS-CoV-2的肆虐,已具全球性大流行特征,严重威胁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但COVID-19迄今尚未有治疗特效药物,目前国内外许多医药机构尝试从不同视角发现抗SARS-Cov-2病毒的有效药物。本文对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了回顾,从物质角度为阐明中药抗病毒活性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抗SARS-Cov-2病毒活性化合物的发现策略,为从中药中发现抗SARS-Cov-2病毒有效物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谱抗病毒抗生素17997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从我国云南省土壤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基们生的抗生素17997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细菌培养内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3均有显著抑制活性,IC50在μmol/L水平。其在小鼠体内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及2型所致疱疹性脑炎有确切治疗效果,对死亡保护率平均生存日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意义的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鬼针草提取物是否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伤寒菌致家兔发热模型及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2个模型,观察鬼针草提取物解热作用;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模型,研究鬼针草提取物的体内抗菌作用;通过测定鬼针草提取物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值(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研究鬼针草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采用流感甲型和乙型病毒感染的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s,MDCK)模型,通过观察鬼针草提取物对MDCK细胞病变的改善情况,研究鬼针草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结果家兔解热试验表明,鬼针草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伤寒菌苗所致的发热,解热作用显著,呈剂量效应关系;2,4-二硝基苯酚引起大鼠发热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鬼针草提取物解热作用显著,呈剂量效应关系;体内外抗菌试验表明,鬼针草提取物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体内抗表皮葡萄球菌ED_(50)为24.62 g·kg~(-1),体内抗金色葡萄球菌ED_(50)为29.16 g·kg~(-1);体外抗流感病毒试验表明,鬼针草提取物具有能抑制流感甲型和乙型病毒的作用。结论鬼针草提取物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桑白皮抗病毒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桑白皮中化学成分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利用细胞病变方法进行体外抗病毒筛选试验。结果桑白皮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3在体外有较好的抑制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致病作用;化合物1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延缓腺病毒Ⅲ、HSV Ⅰ致病作用;化合物2和化合物5也有部分抗病毒作用;化合物4能抑制腺病毒Ⅲ、柯萨奇病毒B3 、HSV Ⅰ、副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结论桑白皮提取物对呼吸道常见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病毒抗生素16704A的研究Ⅱ.抗病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规细胞培养筛选中,我们发现一株由云南曲靖地区土壤分离的链霉菌的发酵液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不抗细菌及真菌.经分离与纯化得到16704A纯品.结构鉴定为BafilomycinA1。16704A在Vero细胞内对单疱病毒1型,2型及水疱性口炎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用CPE方法,IC50分别为0.65、0.78及0.39mg/L,选择指数分别为14.7、12.2及24.4;用PFU方法.IC50分别为0.36、0.47及0.11mg/L,选择指数分别为26.5、20.3及86.6。  相似文献   

20.
甘草酸对SARS冠状病毒的抗病毒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国的研究者报道 ,在体外甘草酸可抑制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冠状病毒的复制 ,该研究小组研究了利巴韦林、6 -氮尿苷、吡唑呋林、麦考酚酸及甘草酸对从SARS患者中分离出的 2株冠状病毒 (FFM -1和FFM - 2 )的抗病毒活性 ,尤其研究者分析了非洲绿猴肾细胞株系细胞致细胞病性的诱导病毒 ,甘草酸具很大的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 ,在病毒吸附中或之后应用甘草酸的选择指数 >6 7,6 -氮尿苷和吡唑呋林的选择指数分别是 6和 1 2 ,而利巴韦林和麦考酚酸对病毒的复制没有影响。甘草酸不仅可抑制病毒的复制 ,还可抑制病毒的吸附并渗入病毒 ,在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