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茎中提取皂甙。经盐酸甲醇水解,柱层分离,得到七个皂甙元。本文报道新三萜皂甙元乌拉内酯(uralenolide)及18α-羟基甘草次酸甲酯的结构鉴定。后者为首次得自乌拉尔甘草。  相似文献   

2.
发霉叉蕊薯蓣中的甾体皂甙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承来  陈延镛 《药学学报》1985,20(2):143-145
前报报道了从国产野生叉蕊薯蓣(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根茎的水解物中分得了10个甾体化合物,其中约莫皂甙元(yamogenin)和薯蓣皂甙元(diosgenin)为主要成分。从根茎中还分得4个约莫皂甙元的甾体皂甙。在研究国产野生薯蓣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工作中,我们曾观察到一些薯蓣属植物的根茎长时间发霉后可生成表丝兰皂甙元(epi-smilagenin)和丝兰皂甙元酮(smilagenone)。这些皂甙元的存在造成薯蓣皂甙元产品的熔点降低,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生产海柯皂甙元和替告皂甙元系先将番、剑麻叶汁沉浆干品,直接用酸水解,然后萃取。但采用此法生产杂质较多,后处理烦琐,产品得率低,成本高,产率仅6.9%;总甙元含量85%左右。因此,按我国生产情况,选用萃取新工艺是生产海柯皂甙元和替告皂甙元的关键问题。我们参照国内外文献报道,研究了提取海柯皂甙元和替告皂甙元的新工艺。选用65~70%乙醇作溶剂,先萃取溶解度较大的皂甙(或次级皂甙),后加酸水解,即得海柯皂甙元和替告皂甙元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甾体药物需要量的增加,对非薯芋属的薯芋皂甙元的来源进行了世界性的广泛的寻找。已发现,在印度野生的一种直立的多年生草药——閉鞘薑(Costus speciosus(Koen)Sims)的种子中含有相当数量(2.4%dwb)的薯芋皂甙元。可作为薯芋皂甙元的一种代用来源。本文报道了成熟的种子中存在的薯芋皂甙元以及用此种子作为薯芋皂甙元商品来源的可能性。分离提取方法有两种分述如下: 干粉状种子(2.37kg)用正己烷(5升、16小时)脱脂。蒸去溶剂后离心除去蜡状物,冷却后得粗品薯芋皂甙元,以己烷结晶得純薯芋皂甙元(15.1g)。脫脂后种子继以酒精(5升、16小时)提取,浓缩、酸化。酸液迴流(3小时)得皂甙元,以正己烷重结晶得純薯芋皂甙元(50.5g)m.p202~204°。  相似文献   

5.
甾体激素原料海柯皂甙元(Hecogenin)在植物体内与糖结合成皂甙而存在,因此需将皂甙水解后再行提取。从龙舌兰屈植物提取海柯皂甙元的水解方法有矿酸水解法和生物水解法两类。后法系将植物中的酶与皂甙分别提出,然后合并两者,在适宜的pH值、温度下使皂甙水解为皂甙元和糖。另有报道用微生物水解皂甙的方法。但这类方法至今还未广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用工业酒精为溶剂提取替告皂甙元的生产方法,已鉴定投产。但酒精单耗较大,每生产1吨替告皂甙元约耗损酒精10吨以上。从长远出发,研究采用国内资源丰富的溶剂汽油代替工业酒精,将是今后扩大生产替告皂甙元需要解决的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为了上述目的,我们首先测定了替告皂甙元在120号溶剂汽油(以下简称汽油)中的溶解度,发现与工业酒精相近。汽油提取液用合适的吸附剂(如硅胶、活性炭、氢氧化钙等)处理时,  相似文献   

7.
利用国产野生薯蓣属植物生产的薯蓣皂甙元(Diosgenin),有时熔点偏低,达不到现行熔点标准。为了查明其原因,以及阐明以熔点判断薯蓣皂甙元的质量优劣是否合理,国内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前曾报道由野生叉蕊薯蓣(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的根茎中得到的甾体皂甙,经酸解获得约莫皂甙元及其C_(25)-异构化物薯蓣皂甙元。此混合甙元的熔点为186~188℃,低于薯蓣皂甙元的熔点。我们对一些低熔点的薯蓣皂甙元作了化学分离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特高的收率(9.7%)从粗茎罗锅底(五叶赤,Thladiantha hookeriC.B.clake Var pentadactyla Cogn.)中分离出一个具有增溶作用的新三萜皂甙。干燥粉碎的块茎用热乙醇提取,蒸除溶剂后的残留物用水处理,分成水溶和非水溶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1958年大跃进年代,广东东方红农场等首先从生产硬质纤维的番麻残渣中提取海柯皂甙元(Hecogenin)成功。这是继薯芋皂素投产后,为我国甾体激素药物生产提供的又一种甾体原料。在用海柯皂甙元合成△~ 去氢皮质酮的工作中,发现皂甙元的质量对中间体的收率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替告皂甙元(Tigogenin,剑麻皂素)和海柯皂甙元(Hecogenin,番麻皂素)为重要的甾体原料,国内已分别鉴定投产。随着生产的发展,要求提供纯度较高的皂甙元,以便在检查产品质量、改进提取工艺、合成激素药物或寻找植物资源等工作中,用作定性鉴别或测定含量的标准样品。制备皂甙元标准品的方法一般较为复杂,因为结构相近的多种皂甙元往往同存  相似文献   

11.
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Kunth)为我国特有薯蓣品种,主产于四川、云南等省。根茎含薯蓣皂甙元。我们在系统研究国产薯蓣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工作中,对蜀葵叶薯蓣中的甾体皂甙和皂甙元进行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2.
Dasgupta B等在调查薯芋皂甙元(diosgenin)的薯芋属(Dioscorea)植物资源时,首先发现一种普遍生长于印度的姜科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Koenig)Smith],民间用作催产剂,含有丰富的薯芋皂甙元,可望作甾体廉价的新资源。嗣后,Sarin Y K等建议用闭鞘姜根茎作生产薯芋皂甙元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甘草中三萜皂甙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茎中提取出粗皂甙。经盐酸甲醇水解反应,柱层分离,共分离出七个皂甙元,其中四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解析,分别鉴定为甘草次酸甲酯(A),甘草内酯(c),3β,24-二羟基齐墩果-11,13(18)-二烯-30羧酸甲酯(D),24-羟基甘草次酸甲酯(F),化合物C系首次得自乌拉尔甘草中。化合物G的结构经测定为24-羟基甘草内酯,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新成分24-羟基甘草内酯的结构测定工作以及四个已知化合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从圆叶柴胡(Bupleurum rotundifo-lium)分离得到新的三萜皂甙rotundiosides E(Ⅰ)和E(Ⅱ)以及微量的新三萜皂甙元rotundiogenin C(Ⅲ)和F(Ⅳ)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植物干燥叶的甲醇提取物用水稀释,乙醚提取后,分出水层,用正丁醇提取,提取物用少许甲醇溶解后;在搅拌下倒入乙醚中,滤集粗皂甙沉淀。该粗皂甙用硅胶层析,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洗脱,得Ⅰ和Ⅰ。Ⅰ为白色粉末,熔点258~260°,C_(48)H_(78)O_(16);Ⅱ为白色粉末,熔点253~256°,C_(48)H_(78)O_(16),另外,粗皂甙的酸水解产物用硅胶层析,以氯仿-甲醇(30:1)洗脱得Ⅲ和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寻找薯蓣皂甙元产量高的薯蓣属植物,同时对能够提供薯蓣皂甙元及其类似物的其它植物,也正在进行探索。本文对苦木科植物 B.roxburghii 的叶子和果仁部分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碎的值物果仁(180克)在索氏提取器中以甲醇回流提取,所得稠厚浓缩物经己烷及乙醚浸渍处理后,将其溶于最少量的乙醇中,加入大量乙醚使皂  相似文献   

16.
皂甙是一类广布于植物中的重要化学成分,结构比较复杂,不少皂甙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皂甙的研究是植物化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测定皂甙元的结构须要先将皂甙元从皂甙中水解出来。长期以来是采用酸水解法。但由于酸水解法的条件不易控制,常使不稳定的皂甙元发生异构化,使得分离得的皂甙元已不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原皂甙元(Protosapogenin),而是转化产物。原皂甙元的异构化,可导致研究工作复杂化,有时并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具有强烈活性的人参皂甙,其  相似文献   

17.
薯蓣属植物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慕邹  周同惠 《药学学报》1964,11(4):235-241
以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对象,研究了根中薯蓣皂甙元的定量方法,并进一步試用于测定其他四种薯蓣植物。植物的根剪碎成小粒状,加酸迴流水解,用苯提取皂甙元,提出物經氧化鋁柱层离分出薯蓣皂甙元后,以改良Liebermann試剂显色,比色测定。本法簡便易行,結果稳定,适于作一般例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七(Panax notoginsenq)根中提取的槲皮素和皂甙可有效地治疗循环性疾病和作为保健食品。三七根干粉(1kg)用80%乙醇(10L)提取24h,3次,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为1L,以聚酰胺树脂柱吸附皂甙和槲皮素。用水选择性地洗脱皂甙,用10%,20%,30%,乙醇和水的混合液结晶;皂甙水溶液通过Dowex 50树脂柱,用60%和70%乙醇依次洗脱,浓缩,丙酮结晶得到纯皂甙,即R_(b1)和R_(g1)。用小鸡心细胞体外试验含槲皮素和皂甙的化合物在心肌缺氧时的作用。以标记细胞核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在50mg/ml培养基中能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黄花败酱中甙元与单糖链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花败酱根茎和根的丙酮提取物中用柱层析方法分离出3个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和常春藤皂甙元-3-0(2'-0-乙酰基)-α-L-阿位伯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败酱皂甙及其甙元的一般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败酱皂甙是败酱(Patrinia scabiosal-folid)中的主要成份,其他败酱属植物中同样含有败酱皂甙。败酱皂甙是十一位碳上的羟基结合葡萄糖的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败酱皂甙不同给药途径的LD_(50)分别为595毫克/公斤(静注)、350毫克/公斤(皮下)、555毫克/公斤(腹腔)、2克/公斤(口服)。其皂甙元的LD_(50)分别为143毫克/公斤(静注)、234毫克/公斤(皮下)、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