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以抗诱变活性为导向,从皂荚Gleditsia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提取物中分得1个三萜类化合物(1)和4个甾体化合物(2~5),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抗诱变活性。皂荚棘刺粉末用80%甲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液真空浓缩至干,依次用二氯甲烷、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取部分二氯甲烷干浸膏经(  相似文献   

2.
山石榴Randia dumentorum(Retz)Lam,是广泛分布在印度的一种灌木,果实为众所周知的民间药,有抗痉挛,抗痢疾和抗生育的特性,也用作毒鱼剂和清洁剂。曾报道分离了几种皂甙及其部分结构。在对药用植物进行生物筛选,寻找有活性的皂甙时,发现山石榴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溶血和灭螺活性,促使作者对该药物进一步研究。虽然现已阐明果实中的三种三萜类皂甙结构,但是TLC分析显示有更多的皂甙存在。本文报道了山石榴果实中的另外两种新的三萜类皂甙和五种已知皂甙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根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是一种常用中药,用于抗风湿,抗炎症,祛痰和镇静。作为对五加科(Araliacea)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一部分,作者对从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采集的刺楸根的三萜皂甙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4种新皂甙和三种已知皂甙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将刺楸根的甲醇提取物悬浮在水中,用乙酸乙酯提取后,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正丁酵提取物进行硅胶层析,最后经重晶或高压液相层析精制,得到7种皂甙:1~7,收  相似文献   

4.
蒿属植物 A.caruifolia Buch.-Ham.exRoxb.的地上部分是中药青蒿药材来源之一,传统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作者在筛选抗HIV 和抑制 HIV 蛋白酶活性的天然产物过程中,从该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作者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研究了这10个化合物的抗HIV 和抑制 HIV 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人参愈伤组织提取物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获得其药理活性的范围,并与人参根活性进行了比较。人参愈伤组织提取物能否成为人参根代用品,仍是问题。本文讨论这一初筛结果。提取方法:人参根及人参叶柄愈伤组织均来自日本长野县,按Furuya法进行提取分离,流程如下: 人参根人参愈伤组织甲醇提取水提取滤液滤液浓缩浓缩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甲醇溶液 ____加乙醚沉淀加水以丁醇提取上层清液丁醇层水层浓缩浓缩粗皂甙非皂甙人参甙Rg 人参甙Rb_1 药理试验:(1)小鼠的神经药理观察按Takagi修改的Irwin法,采用ddy系雄性  相似文献   

6.
达玛烷型皂甙是人参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作者为寻找收获具有高含量的活性成分的人参的最佳季节,分析测定当年3月至翌年2月共12个月的14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样品,分别对下列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甲醇提取物(以根干重计算)、蔗糖、葡萄糖、果糖、皂甙A组[20(S)-原人参二醇:人参皂甙-Rb_1、-Rb_2、-Rb_3、-Rc和-Rd]和皂甙B组[20(S)-原人参三醇:人参皂甙-Re、-Rf、-Rg_1和-Rh_1、20-葡萄糖-人参皂甙-Rf](以甲醇提取物计算)。测定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的百分含量3月份较高(40.2%),4月中旬明显降低(29.3%),5~11月中旬则维持于20%或更低的水平,12月又明显上升(40%以上),至翌年1~2月又稍降低。其中蔗糖的百分含量也  相似文献   

7.
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与无花果(Ficus carica L.)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中药常用柴胡治疗肺炎、肝炎与胃溃疡。无花果叶在日本民间广泛用于痔疮、肿胀与肠虫。本文研究柴胡的粗皂甙部位(crude saikosides)与无花果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抗炎作用。 1,柴胡粗皂甙的抗胃溃疡与保肝作用;在豳门结扎的大鼠溃疡模型上,由十二指肠给予粗皂甙500毫克/公斤,能使其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柴胡粗皂甙给大鼠灌胃  相似文献   

8.
冬天(11月~来年4月初)收获的新鲜人参根甲醇提取物的收率大约是夏天(6~9月)收获时的三倍。用C~(13)-核磁共振光谱定量测定蔗糖提取物表明;提取物收率的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在冬天根部蔗糖的明显形成。在甲醇提取物中蔗糖的含量11月为76.4%,1月为75.6%,5月为20%,6月为30.4%。另方面,具有生理活性的达玛脂烷皂甙(人参皂甙)的定量分析表明,在夏天所有的皂甙含量均明显地增加,而且人参根部的  相似文献   

9.
(木岺)属植物Fraxinus japonica广泛分布于日本,其茎皮民间用作利尿退热和止痛药等。据报道,茎皮甲醇提取物有抗炎和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其中含活性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甙(Esculin)。作者发现,该植物茎皮的甲醇提取物能抑制由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兔血小板凝聚。本文根据生物鉴定进行活性成分分离。将甲醇提取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中分配。从乙酸乙酯部分按常法分离,得到的酸性部分有强烈的抗血小板凝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从圆叶柴胡(Bupleurum rotundifo-lium)分离得到新的三萜皂甙rotundiosides E(Ⅰ)和E(Ⅱ)以及微量的新三萜皂甙元rotundiogenin C(Ⅲ)和F(Ⅳ)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植物干燥叶的甲醇提取物用水稀释,乙醚提取后,分出水层,用正丁醇提取,提取物用少许甲醇溶解后;在搅拌下倒入乙醚中,滤集粗皂甙沉淀。该粗皂甙用硅胶层析,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洗脱,得Ⅰ和Ⅰ。Ⅰ为白色粉末,熔点258~260°,C_(48)H_(78)O_(16);Ⅱ为白色粉末,熔点253~256°,C_(48)H_(78)O_(16),另外,粗皂甙的酸水解产物用硅胶层析,以氯仿-甲醇(30:1)洗脱得Ⅲ和  相似文献   

11.
洋常春藤叶皂甙具有抗真菌、驱虫、灭螺、抗利什曼原虫和抗突变等活性。已发现,其中主要皂甙与常春藤甙元和齐墩果酸有关。作者曾报道常春藤皂甙B、C和D的分离和鉴定。本文报道从叶中分得5种三萜皂甙及其结构测定。其中常春藤皂甙G为一已知皂甙即葳岩仙皂甙F,其它4个为新的皂甙,分别命名为常春藤皂甙E、F、H和I。常春藤干叶,用甲醇-水(60:40)提取,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加入丙酮振摇得一沉淀物,  相似文献   

12.
已报道人参的人参皂甙提取物在体外对肝细胞有抗肝毒素作用〔参见本刊1986,13(1):59〕,本文价评了人参皂甙提取物外加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制剂对老年慢性肝中毒患者的治疗以及抗营养不良作用,24例肝肿大和血清转氨酶升高12个月以上的老年  相似文献   

13.
欧常春藤(Hedera hilix L.,五加科)叶富含皂甙尤其是常春藤皂甙C,这种葡萄糖甙是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的,经氧化铝柱层和制备液体层析(连续地在反相及加压条件下进行)制得纯品。纯常春藤皂甙C经热氢氧化钠(N)水解得常春藤甙。  相似文献   

14.
已从柴胡属植物中分出了柴胡皂甙、挥发油、酚类化合物、生物碱和多糖等化学成分。柴胡提取物真有抗炎、保护肝和肾、抗惊厥、镇静和抗肿瘤、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其柴胡皂甙和挥发油是抗炎活性的来源,而免疫促进和抗肿瘤活性则归因于皂甙和多糖成分。  相似文献   

15.
柴胡的原植物因产地不同而异,现多用伞形科柴胡属植物的根,而日本产狭叶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被认为品质最优,柴胡主要含柴胡皂甙-a(1)、-c(2),-d(3),并含少量-e,-f。其中,(1),(3)具抗炎、降血清胆固醇和抑制D-半乳糖胺的肝损害作用。本文报导了一个简便、快速地测定柴胡根中(1)、(3)的双波长薄层层析光密度定量法。将柴胡根的甲醇提取物用2%HCl/50%甲醇处理后,(1)、(3)可分别转变成  相似文献   

16.
失笑散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血栓形成及溶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夏晓晖  李强 《中国药业》2003,12(3):44-45
目的:对传统活血良方失笑散的活血作用机理和主要有效部位进行研究。方法: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依次提取,将所得的提取物与失笑散原方分别进行抗血栓形成和体外溶栓作用研究。结果:失笑散各提取物对口服给药动物的体外抗血栓形成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中以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好;体外给药测定抗血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水提取物及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甲醇提取物效果更优,与口服给药结果一致;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均有一定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溶栓作用虽不及尿激酶,但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作用极显著(P<0.001)。结论:失笑散在抗血栓形成和溶栓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为其活血有效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羽毛天门冬(Asparagus Plumosus)叶的甲醇浸膏中分离得三种新的薯蓣皂甙成分。将干燥羽毛天门冬叶经石油醚脱脂后,以90%甲醇提取,提取物浓缩液用氯仿振摇、过滤,将沉淀部分溶于水,再用正丁醇提取,减压浓缩,所得皂甙混合物,经柱层析用CHCl_3-MeOH-H_2O(13:6:2)洗脱,得化合  相似文献   

18.
商陆Phytolacca esculenta的根,作为传统中药可治肿瘤、水肿及慢性支气管炎。其总皂甙除有抗炎作用外,还有明显的诱生免疫干扰素(IFN-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作者曾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出9种皂甙。本文报导用含皂甙的乙醇提取物在氯仿-水中分配,氯仿提取物经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分到一种新三萜商陆精酸(esculenta-genic acid)(1)。商陆根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甲醇-水(7:3:0.3)洗脱,收集相应的部位,然后经半制备HPLC,用  相似文献   

19.
五加科植物在植化研究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因为这些植物具有许多治疗作用。现认为含有达玛烷和齐墩果烷骨架的三萜皂甙和生物活性有关。本文报道从刺五加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新的三萜皂甙。将刺五加根粉末用热甲醇提取完全,提取液蒸发浓缩成暗色糖浆状将其悬浮于水中,依次用水、饱和的正己烷、乙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水(70:25:3到60:40:10)梯度洗脱。将氯仿-甲醇-水(60:40:10)洗脱部分蒸发后得到的粗皂甙上Sephadex LH20柱,以甲醇洗脱精制。此混合物再用硅胶旋转薄层层析,以氯仿-甲醇-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先用HPLC制备硅胶柱将从人参根提得的粗皂甙进行极分,随后改用糖分析填料的半制备往可分得大量皂甙的各主要成分,纯人参皂甙-R b_1,-Rb_2,-Rc,-Rd,-Re及-Rg_1提供生物研究。粗人参皂甙制备:人参粗粉热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液,经乙醚提取后的水层,继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正丁醇层减压除去醇后的水相冷冻干燥,得粗皂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