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50-3951
目的分析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收治的31例胼胝体梗死病例纳入研究,对31例病例的临床表现、血管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胼胝体梗死患者影像学诊断病灶分布情况,以及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诊断病灶分布情况。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为感觉障碍、肢体偏瘫、智能障碍、语言障碍、构音障碍、头晕等。胼胝体梗死部位以膝部、体部多见,同时常累及基底节、额叶、顶叶、颞叶、侧脑室等部位。不同的临床症状,病灶累及部位有所不同。结论胼胝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临床医生应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血管检查结果、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进行定位和判断病情,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急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病灶部位:膝部14例,体部6例,同时累及膝部体部14例,压部29例,弥漫性累及6例。位于前4/5部位者以较大病灶多见,常合并额叶梗死灶,而位于后1/5病灶以腔隙性病灶为多,常合并枕叶病灶。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以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智能障碍较多见。MRI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结论:胼胝体梗死并不少见,压部腔隙性病灶多见,多合并脑内梗死灶,临床表现复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16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肌力减退、失语、感觉障碍、智能障碍、小便失禁、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症状.胼胝体梗死以压部多见,体部、膝部也时有发生,常累及其他部位.结论 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MRI对胼胝体梗死的定位诊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因此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基底节区、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小脑、脑干等部位是脑梗死的常见部位.胼胝体由于血供丰富,同时接受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双重血供,故临床发生于胼胝体梗死比较少见[1].双侧胼胝体梗死更是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胼胝体卒中患者残障特点与影像学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胼胝体卒中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改变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联系解剖功能定位,综合分析8例胼胝体卒中患者的病史,症状及MRI,CT,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多广泛而严重,胼胝体梗死多与其他部位梗死合并存在。精神智能障碍是胼胝体梗死突出的临床特征。MRI平扫及增强对胼胝体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病灶较大的胼胝体梗死或出血时,要特别注意合并脑血管解剖的异常、烟雾病以及脑先天畸形的可能。结论:胼胝体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CT和MRI,但CT容易漏诊,MRI显示了更高的敏感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胼胝体卒中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改变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联系解剖功能定位,综合分析8例胼胝体卒中患者的病史,症状及MRI,CT,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多广泛而严重,胼胝体梗死多与其他部位梗死合并存在。精神智能障碍是胼胝体梗死突出的临床特征。MRI平扫及增强对胼胝体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病灶较大的胼胝体梗死或出血时,要特别注意合并脑血管解剖的异常、烟雾病以及脑先天畸形的可能。结论:胼胝体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CT和MRI,但CT容易漏诊,MRI显示了更高的敏感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2021年2月在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患者按照梗死部位、梗死大小和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按照梗死部位分为单部位病变组与多部位病变组;按照梗死大小分为大病灶组与小病灶组;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观察分析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学和预后情况。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其中,男32例(61.5%),女20例(38.5%),平均(65.4±7.1)岁。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44例,84.6%)、高脂血症(32例,61.5%)、糖尿病(28例,53.8%)。梗死部位以单部位病变组中的压部最常见(24例,46.2%)。绝大多数患者(92.3%)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出现胼胝体离断综合征4例(7.7%)。TOAST病因分型中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多见(25例,48.1%),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型(14例,26.9%),LAA责任血管病变以大脑后动脉P1/P2段(10...  相似文献   

8.
临床重症颅脑外伤常见于车祸、遭受钝击、爆炸或下坠等,死亡率、致残率高。常见临床表现为:①意识严重障碍,持续时间长,持续昏迷甚至死亡。②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瞳孔、血压、呼吸、脉博及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改变,严重的可因高热及呼吸循环障碍导致死亡。③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多为多部位损伤引起。根据部位可分额叶损伤、颞叶损伤、枕叶损伤、胼胝体损伤、基底节损伤、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多发生在基底核区、脑叶、丘脑、小脑、脑干等部位,胼胝体血液供应丰富,该部位梗死较少见,且多合并上述部位病变,单纯胼胝体梗死更少见,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我院2000年5月~2006年8月收治单纯胼胝体梗死1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近20例单纯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全部伴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偏瘫、共济失调和偏侧感觉障碍多见,影像学显示梗死部位以体部和膝部多见。经治疗后16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好转,1例恶化,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胼胝体梗死相对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特异性失连接现象易被掩盖,头颅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秀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74-2975
目的:探讨单纯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头部CT、MRI表现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单纯胼胝体梗死临床较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级智能障碍、精神异常、失语、失读、失用、共济失调、偏盲、轻偏瘫、双下肢为重的中枢性瘫痪,胼胝体梗死诊断主要依靠MRI。结论:单纯胼胝体梗死临床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MRI是确诊的依据,临床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以精神症状和情感障碍起病的急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方法总结在我院诊治的以精神及情感障碍起病的急性胼胝体梗死患者,采用神经精神量表完全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和情感障碍。所有患者均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胼胝体梗死的具体部位。结果包括男性4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36~75岁,平均(61.0±9.1)岁。梗死部位:膝部2例,膝部+体部2例,体部2例,体部+压部1例。迷乱的动作行为3例;易激惹及去抑制4例;激越2例,妄想2例,幻觉1例。结论对急性出现精神症状和情感障碍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急性胼胝体梗死的可能,及早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部位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和自我效能的情况。方法选取基底节区、顶枕叶区、额叶区、其他部位梗死患者各80例,以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80名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应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系统(WCST)、画钟实验(CDT)、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评测。结果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WCST各项评分和CDT评分、GSES得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组间比较显示,额叶区和基底节区卒中组WCST中的4项及CDT、GSES评分均差于顶枕叶区和其他部位卒中组(P<0.05)。各组间SDS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可造成患者执行功能障碍和自我效能水平降低,以额叶区和基底节区损伤患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脑梗死部位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及脑梗死后抑郁症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脑梗死376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筛查统计抑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统计抑郁症发生与脑梗死部位相关性;观察氟哌噻吨类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本病效果.结果 本资料376例发生抑郁124例(抑郁组),发生率33.0%,其中轻度抑郁72例(19.2%),中度抑郁45例(12.0%),重度抑郁7例(1.9%);252例(非抑郁组)无抑郁症状.两组多发梗死、额叶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灶梗死、枕叶梗死及皮层、皮层下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黛力新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63.7%).结论 多发梗死及额叶梗死的患者抑郁发病率高.黛力新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头MRI特别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胼胝体梗死被诊断.因该部位血液供应丰富,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恢复较好.本文搜集了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的14例胼胝体梗死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异己手综合征(AHS)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8例AHS住院患者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8例AHS患者全部为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异己手8例、运动障碍8例、认知障碍5例、言语障碍4例、情感障碍3例;影像学提示病灶累及胼胝体8例、额叶8例、顶叶3例、颞叶2例、基底节区1例;经药物及康复治疗,4例治愈,2例好转,2例改善。结论 AHS的病因以脑血管病多见,多累及胼胝体及额叶,临床表现多样,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及胼胝体压部脑白质损伤情况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部DTI扫描后,测量双侧额叶和胼胝体压部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应用成组t检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的相应区域进行比较,并用部分相关性检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中各部位相应FA值与PANSS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纤维束成像技术(DTT)重建胼胝体和扣带束。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额叶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额叶FA值与PANSS量表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03,P<0.05),纤维束成像技术不能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差别。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组存在脑白质细微结构的差异,DTI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受损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岛叶梗死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病变部位的分布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急性发病的岛叶梗死综合征患者20例,分析其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病变部位的分布特点,以及患者血管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脑梗死的急性期进行心电图及Holter监测,分析岛叶梗死对心脏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 临床表现为高级智能活动减退、语言障碍、偏瘫、感觉障碍及假性前庭症状,梗死部位累及岛叶的同时颞叶受累多见(占65%).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心电图ST段下移发生率最高.Holter监测表明.室上性早搏多见于无心房纤颤的左侧岛叶梗死综合征,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降低,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升高.结论 岛叶梗死综合征表现为高级智能活动减退、语言障碍、偏瘫、感觉障碍及假性前庭症状症候群.左侧岛叶梗死引发复杂的心律失常,左侧岛叶梗死不良心脏转归事件的风险更加严重.岛叶梗死综合征发生与脑岛三角区动脉血液供应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胼胝体是连合两侧大脑半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侧大脑半球联系及功能协调上有重要作用,其解剖位置处于较深的中线上,由多支血管供血.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8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脑部不同部位损害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及长谷川痴呆筛查量表对40例不同部位脑部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异常、语言功能受损、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下降、执行功能及计划能力下降、持续行为、妄想等;顶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皮质性感觉障碍、遗忘性失语及书写不能、特殊综合征等;颞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幻觉、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等。结论不同部位脑损害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