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楸根皮中皂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刺楸Kalopanox septemlobus(Thunb.)Koidz.根皮中,分离到两个皂甙单体。经光谱(IR,NMR,FAB-MS)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刺楸皂甙A(kalopanax saponin A,Ⅰ)和一新的三萜皂甙,结构为3-O-(a-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葡萄糖]酯甙,命名为刺楸皂甙C(kalopanax saponin C,Ⅱ)。  相似文献   

2.
前报(Chem Pharm Bull 1989,36(2):601)已报道了从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叶中分得的8种新皂甙的结构鉴定,即刺五加甙(Ciwujianosides)B,C_1,C_2,D_2,E,C_3,C_4,和D_1。作者又从刺五加叶中分得5种新皂甙,即刺五加甙A_1,A_2,A_3,D_3和A_4。本文主要报道这些新皂甙的结构鉴定。刺五加干燥叶的甲醇提取物如前报所述进行正相和反相层析,最后经HPLC,得到5种皂甙。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从圆叶柴胡(Bupleurum rotundifo-lium)分离得到新的三萜皂甙rotundiosides E(Ⅰ)和E(Ⅱ)以及微量的新三萜皂甙元rotundiogenin C(Ⅲ)和F(Ⅳ)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植物干燥叶的甲醇提取物用水稀释,乙醚提取后,分出水层,用正丁醇提取,提取物用少许甲醇溶解后;在搅拌下倒入乙醚中,滤集粗皂甙沉淀。该粗皂甙用硅胶层析,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洗脱,得Ⅰ和Ⅰ。Ⅰ为白色粉末,熔点258~260°,C_(48)H_(78)O_(16);Ⅱ为白色粉末,熔点253~256°,C_(48)H_(78)O_(16),另外,粗皂甙的酸水解产物用硅胶层析,以氯仿-甲醇(30:1)洗脱得Ⅲ和  相似文献   

4.
大枣(Zizyphi fructus)在中药方剂中多做缓和、强壮药用。到目前已分离出11种五环三萜,著者此次又分出两种新皂甙。将大枣的乙醇提取物中极性强的部分进行硅胶层析,并反复再结晶,得化合物Ⅰ(Zizyphussaponin,Ⅰ,mp.269~270℃[α]_D~(22)-46.8°)及Ⅱ(Zizyphus saponin Ⅱ,mp.268~269℃,[α]_D~(15.5)-50.2°)。Ⅰ经光谱解析及衍生物制备、酸加水分解物、及部分水解物的研究,确定为酸枣仁皂甙元-3-O-α-L-6-去氧-塔罗  相似文献   

5.
蓣知子皂甙IV的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木通科木通属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以硅胶层析等方法得四种三萜皂甙。其中甙IV是新天然产物,命名为蓣知子皂甙IV(yuzhiziosideIV)。根据化学和光谱分析,确定甙IV的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另外皂甙B(I)、皂甙C(II)和皂甙D(III)为已知物。这些化合物在白木通种子中均是首次得到。  相似文献   

6.
从采自印度阿拉哈巴城的滇刺枣(Zizy-phus mauritiana)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皂甙元,测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并命名为吉卓皂甙元(zizogenin)。称取经粉碎的干燥根茎5公斤,用乙醇回流提取20天,提取液过滤约为4升。回收乙醇得固体残留物,此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提取得暗红色溶液,将它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后,置冰箱中存放数天,即有无色结晶  相似文献   

7.
山石榴Randia dumentorum(Retz)Lam,是广泛分布在印度的一种灌木,果实为众所周知的民间药,有抗痉挛,抗痢疾和抗生育的特性,也用作毒鱼剂和清洁剂。曾报道分离了几种皂甙及其部分结构。在对药用植物进行生物筛选,寻找有活性的皂甙时,发现山石榴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溶血和灭螺活性,促使作者对该药物进一步研究。虽然现已阐明果实中的三种三萜类皂甙结构,但是TLC分析显示有更多的皂甙存在。本文报道了山石榴果实中的另外两种新的三萜类皂甙和五种已知皂甙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
重楼排草皂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民间草药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提取物中以硅胶桂层析等方法分离得一兴奋子宫有效成分,经IR,UV,1H-NMR,13C-NMR及FD-MS确证为一新皂甙,命名为重楼排草甙(paridiformoside)  相似文献   

9.
洋常春藤Hedera helix叶据报道有抗蠕虫,抗真菌和灭螺活性。本文旨在研究它的杀利什曼原虫作用。从洋常春藤叶分离出(a)一个含60%的皂甙复合物的提取物,定名为CS60。(b)三个双糖链皂甙(Oidesrnosides):常春藤皂甙B、c和D(皂甙K_(10))。(c)它们相应的单糖链皂甙(monodesmosides)α-,β-和δ-常春藤皂甙。(d)常春藤甙元。这些化合物杀利什曼原虫活性的评价是在体外用分别从狗和人体内分离的2株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虫来进行的,以N-甲基葡萄糖胺锑酸盐为对照。结果表明,CS60和双糖链皂甙对原鞭毛  相似文献   

10.
广东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作为民间药物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据报道,曾分离到红豆碱和胆碱。作者在广东相思子根的甲醇提取物中,鉴定了β-谷甾醇、豆甾醇、鞣质、蒽醌甙和皂甙。并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得一种新的三萜皂甙元,命名为广东相思子三醇(Cantoniensistriol)。此外  相似文献   

11.
用人参提取物所得到的大多数生物研究数据是难重复的。主要由于各种人参甙的不规律的比例和总皂甙含量的不同。为进行药理试验,从朝鲜市场上选择人参根,其成分经三甲硅烷化(trimethylsilitation)后,用气液层析测定最主要的皂甙。这个办法可以得到一个标准的提取物。小鼠和大鼠经反复处理以后,以急性的应激试验和行为的生化和形态组织化学改变的分析,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两方面探讨人参的药理特性。作者用急性试验(小鼠的游泳试验、大鼠的冷曝光试验)验证了众所周知的人参适应原样作用。但在肾上腺切除的动物身上,  相似文献   

12.
欧常春藤(Hedera hilix L.,五加科)叶富含皂甙尤其是常春藤皂甙C,这种葡萄糖甙是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的,经氧化铝柱层和制备液体层析(连续地在反相及加压条件下进行)制得纯品。纯常春藤皂甙C经热氢氧化钠(N)水解得常春藤甙。  相似文献   

13.
达玛烷型皂甙是人参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作者为寻找收获具有高含量的活性成分的人参的最佳季节,分析测定当年3月至翌年2月共12个月的14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样品,分别对下列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甲醇提取物(以根干重计算)、蔗糖、葡萄糖、果糖、皂甙A组[20(S)-原人参二醇:人参皂甙-Rb_1、-Rb_2、-Rb_3、-Rc和-Rd]和皂甙B组[20(S)-原人参三醇:人参皂甙-Re、-Rf、-Rg_1和-Rh_1、20-葡萄糖-人参皂甙-Rf](以甲醇提取物计算)。测定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的百分含量3月份较高(40.2%),4月中旬明显降低(29.3%),5~11月中旬则维持于20%或更低的水平,12月又明显上升(40%以上),至翌年1~2月又稍降低。其中蔗糖的百分含量也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苋科植物刺苋(Amaranthusspiosus Linn)根用于治疗经痛、淋病湿疹、急性腹痛和用作催乳剂。另报道此植物根中含有α-菠甾醇和混合皂甙。作者将刺苋根用石油醚、氯仿、甲醇相继提取。石油醚部位经层析分离得到α-菠甾醇、卅一烷和一个新的酯。甲醇提取物经层析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根中已经分离出许多有生物活性的皂甙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两个人参皂甙Rb_2和Rc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阿拉伯糖分子,一个是吡喃糖一个是呋喃糖:Rb_2是呋喃阿拉伯糖,Rc是吡喃阿拉伯糖。本文介绍两个区分Rb_2和Rc结构差异的方法:部分甲基化Alditol醋酸酯的碳~(13)-核磁共振(C~(13)-NMR)和气相层析-质谱(GC-GMS)分析法。人参皂甙Rb_2和Rc按Shibata等提出的方法制备,制备高性能液体层析(WatersAssociates Prep LC500)用反相C_(18)柱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和日本,日本皂荚 Gleditsiajaponica 和肥皂荚 Gymnocladus chinensis 的果实用作利尿和祛痰药,其甲醇提取物有抗HIV 作用。从它们的甲醇浸膏正丁醇提取物(活性部位)中分别分离得到具有明显抗HIV 活性的已知三萜皂甙-皂荚皂甙 C  相似文献   

17.
前曾从灰毛茄(Solanum incanum)的未成熟果实中发现主要的甾体生物碱澳洲茄胺(Solasodine)。作者等于1976年5月,在死海Ein Gedi一带采集灰毛茄的未成熟果实,从其提取物的含甙部分,分离出两种C_(25)差向异构体的螺酮缩醇(Spiroketals):薯芋皂甙元和雅姆皂甙元,得率为1.2%。  相似文献   

18.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粗皂甙中分离了人参皂甙的主要成分人参皂甙-Rb_1,-Rb_2,-Rc,-Rd,-Re,-Rg_1。首先以硅胶进行 HPLC制备分离,然后用碳水化物为填料的分析柱进行HPLC半制备层析,这个方法使人参皂甙分离时间缩短。此外还用碳水化物分析柱进行人参皂甙的分析,对人参皂甙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些学者报道了许多茄属植物中含有甾体生物碱与皂甙,如某些植物的果实中澳洲茄胺(Solasodine)的含量可达2~5%。由于它们可作为合成甾体激素的薯蓣皂甙元的代用品,这就引起更大的重视。本文作者采用气相层析和质谱分析法测定橙黄茄(Solanum aurantiacobaccatum)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可作甾体皂甙原料的石刁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根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出11种甾体化合物。用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确定其中2种是β-谷甾醇和萨尔萨皂甙元,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