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黄花败酱皂甙的表面张力进行研究。方法:用滴体积法对天然表面活性剂黄花败酱皂甙水溶液、黄花败酱皂甙复配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及离子添加剂和非离子添加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花败酱皂甙大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cmc约1.0%),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结论:黄花败酱皂甙具有表面活性,可作为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黄花败酱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黄花败酱根茎中用柱层析方法分离出一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齐墩果酸-3-β-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甙,即β-常春藤素(β-hederin).  相似文献   

3.
败酱属药用植物中含有皂苷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和有机酸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镇静、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及调节免疫系统、调节循环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综述了9种、3亚种败酱属药用植物的生药资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黄花败酱中甙元与单糖链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花败酱根茎和根的丙酮提取物中用柱层析方法分离出3个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和常春藤皂甙元-3-0(2'-0-乙酰基)-α-L-阿位伯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5.
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盈 《齐鲁药事》2009,28(4):222-225
依据文献报道,对黄花败酱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花败酱中三糖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黄花败酱根和根茎的丙酮提取物中用柱层相和高效液相层析法分离出1个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鉴定为:3-0-(2′-0-乙酰基)-α-L阿拉伯吡喃糖基常春藤皂甙元28-β-D-葡萄吡喃糖基(1→9)β-D葡萄吡喃糖酯甙。  相似文献   

7.
<正> 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药用根、根茎或带根全草.中药大辞典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之功效.近代研究证明具有镇静催眠、抑菌、抗癌及抑制乙肝病毒DNA多聚酶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幼儿腹泻、慢性盆腔炎及阑尾脓肿和结肠炎等.目前,国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研究较深入,国内学者仅对其总皂甙含量和挥发油进行过研究,证实总皂甙含量为14%,甙元主要是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甙元.迄今为至,从该植物中分得香豆素,环烯醚萜,皂甙、甾醇及其甙等近30个成分,现将化学成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花败酱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9.
据报导,败酱科败酱(Patriina villosa Juss.) 的干馏物含有引诱猫的物质。本文对此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根与根茎的甲醇提取物,经进一步化学分离和鉴定得到三个已知化合物:morroniside,loganin及甙元为石竹素(Oleanolic acid)的皂甙,同时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命名为villoside(Ⅰ)。 Villoside用吡啶醋酐乙酰化,得熔点112~113°无色结晶,分子式C_(24)H_(34)O_(12),以β-糖甙酶水解得3D-萄萄糖和甙元。经红外光谱、质谱及气相层析鉴定甙元为α-iridodiol。Villoside的结构为(Ⅰ),并由合成方法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糙叶败酱药材中的异白花败酱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溶液(pH2.5)=7:9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结果: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TLC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好;异白花败酱醇的进样浓度在0.2~1.2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2.84%(n=9)。结论:所建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糙叶败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郭雪申  张云丽 《中国药业》2001,10(12):33-34
对复方败酱注射液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和毒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奏效迅速,疗效显,低毒安全,制剂工艺先进。  相似文献   

12.
白花败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稀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个成分(A,B,C与D),经光谱分析和衍生物的制备,证明成分C与D系新的环烯醚萜类(iridoids)成分,分别命名为白花败酱醇(villosol,Ⅳ)和白花败酱醇甙(villosolside,Ⅴ),并证明了二者的立体结构。前者为后者的甙元。另外二个(A与B)分别为棕榈酸和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13.
<正> 败酱属(Patrinia Juss.)植物约20种,我国产约13种,南北均产。败酱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品。陶弘景说:“败酱出近道,叶似豨莶,根形似柴胡,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因其根与根茎有强烈腐臭,而将该属植物名为败酱属。全国分布有:1.败酱(黄花败酱、黄花龙芽)P.scabiosaefolia Fisch.2.糙叶败酱(蒙古败酱、墓头回)P.scabra Bge.  相似文献   

14.
糙叶败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糙叶败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皂甙及其甙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皂甙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一般多用于祛痰、镇咳、消炎、解热、镇静、健胃、排浓、通经、利尿、强壮、抗疲劳、抗溃疡、抑制中枢、促进胆固醇脂质代谢、促进核酸及蛋白质合成。此外,尚用于抗感染、抗菌、抗肿瘤等方面。按其甙元的基本结构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16.
人参茎叶皂甙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人参茎叶皂甙的一般药理作用。人参茎叶皂甙的急性毒性,经小白鼠腹腔注射,测得 LD_(50)为298mg/kg。30mg/kg 腹腔注射于小白鼠,连续十天,对 S_(180)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同时发现给药组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小白鼠每天灌胃300mg/kg 连续三天,然后造成烫伤性应激,在5小时内,给药组的存活数较对照组显著为多(P<0.01)。小白鼠一次灌胃100mg/kg 茎叶皂甙,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家兔静脉注射茎叶皂甙,可耐受28—40%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人参茎叶皂甙毒性较小,其抗肿瘤作用,对烫伤应激的保护作用,抗疲劳作用等可为临床应用等提供参考。小鼠100mg/kg 腹腔注射可促进胰岛素休克。  相似文献   

17.
糙叶败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败酱科败酱属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的根与根茎的化学成分,探讨其抗菌、抗肿瘤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琼脂稀释法抑菌试验和MTT法细胞毒性测试。结果: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1,3,6,8-四羟基蒽醌(1),lunatin(2),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乌苏酸(4),(+)-nortrachelogenin(5),patriscabrol(6),vibutinal(7),11-ethoxyviburtinal(8),Xanthopurpurin(9),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O-6’-乙酰基)-新橙皮糖苷(10),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新橙皮糖苷(11),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2)。化合物5、6、10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0.116mol.L^-1、7.65&#215;10^-4mol.L^-1、4.07&#215;10^-3mol.L^-1,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2.13mol.L^-1、3.17&#215;10^-4mol.L^-1、1.15&#215;10-3mol.L^-1。化合物4对链球菌的MIC为2.5μmol.mL-1,化合物5对变形菌、沙门菌MIC分别为7.5、5μmol.mL-1,化合物6对变形菌、链球菌、沙门菌的MIC分别为5、2.5、1.25μmol.mL-1。结论:化合物8为首次从糙叶败酱分得,化合物1-3、5、7、9-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其中蒽醌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败酱属中发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Cefepime(CFPM)及其代谢产物N-甲基吡略烷-N-氧化物在动物体的一般药理学。注射用药后,观察CFPM及代谢物对动物神经、肌肉、循环、胃肠、肾、血液等系统的药理作用,结果为:1.给小鼠以最高剂量可降低自发运动的活动能力,可加强麻醉动物感觉消失。同样剂量可产生明显的低温及痛觉消失。对小鼠、大鼠其它中枢功能无影响,对兔脑电图无影响。2.即使用最高剂量也未发现对小鼠肌松弛有影响。3.  相似文献   

19.
中药败酱的原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炳声 《药学学报》1965,12(8):533-541
本文根据从16省和自治区所收集的20号中药“败酱”商品的标本,共鉴定了5种原植物:黄花龙芽、苣荬菜、山苦荬、兰草和菥蓂.本草考证的结果表明历代以“败酱”为名的中药至少也有5种,可以肯定者3种:白花败酱(名医别录、本草纲目一部分)、黄花龙芽(新修本草、图经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和苣荬菜(本草纲目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假败酱(Stachytarpheta indica Vahl.)外用可治疗化脓性溃疡,风湿性炎症,高热及赤痢。也有报导可用于治疗癌症。本文对其叶进行了化学研究。将五月份收集的阴干叶子,先用氯仿提取,继用纯制乙醇回流提取。将氯仿浓缩液通过氧化铝柱层析,用石油醚、苯和氯仿连续洗脱,从石油醚洗脱液,得胡罗卜素烃类化合物及低熔点烃类;用石油醚-苯(10:1)洗脱,得无色固体,熔点258~260°,经混合熔点等测定,证明为无覊萜,用石油醚-苯(1:1)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