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 LUS)、血清环状 RNA锚蛋白重复结构域 36(circANKRD36)水平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2020年 1月至 2022年 4月治疗的 109例 NRDS病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氧合指数( OI)分为重度组( 48例)中度组( 35例)和轻度组( 26例);根据是否需要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替代治疗分为对照组( 29例)和观察组( 80例)。收集病、儿资料,并对所有病儿治疗前、治疗后 12 h、治疗后 24 h、治疗后 72 h进行 LUS检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法检测病儿各时间点血清 circANKRD36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 LUS评分及血清 circANKRD36水平对 NRDS病儿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治疗前 LUS评,分及血清 circANKRD36水平依次升高( P<0.05)。以轻度组为对照, LUS评分、血清 circANKRD36水平及二者联合评估中度 NRDS的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0.81、0.70、0.86;以中度组为对照,各指标评估重度 NRDS的 AUC分别为 0.81、0.76、0.86。观察组治疗前肺实变、胸膜线异常、肺泡间质综合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 12 h、治疗后 24 h的 LUS评分及血清 circANKRD3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 LUS评分及血清 circANKRD36水平在组间、时间、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 P<0.05),且观察组随治疗时间延长, LUS评分及血清 circANKRD36水平依次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0%(7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72.41%(21/29)(P<0.05)。观察组治疗后 72 h肺实变、胸膜线异常、肺泡间质综合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结论 LUS评分及血清 circANKRD36水平可评估 NRDS病儿疾病严重程度,且二者联合的评估价值更高,同时可实时监测病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肺部超声声像图特征并评分,探讨肺超声评分(LUS)在早产儿NRDS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NICU收治的NRDS患儿80例为观察组,非肺部疾病患儿5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行肺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LUS的差异,观察组治疗后3天行超声复查,比较治疗前后LUS的差异。结果 NRDS组肺部超声主要表现为肺实变、A线模糊或消失、密集B线、胸腔积液、白肺等;观察组LU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RDS组治疗3天后,LUS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患儿肺超声特征明显,对患儿行LUS可有效评价NRDS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0例NRDS患儿给予气管内滴注单剂PS治疗,对照组22例未给予PS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早期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PO2)明显上升,氧合指数(OI)值明显下降,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床旁胸部X线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快,效果更好(P<0.01),对机械通气和氧疗的需求显著降低(P<0.05).结论 PS对NRDS疗效满意,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分析高频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NRDS)与湿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新生儿,20例NRDS新生儿纳入至NRDS组,20例湿肺患儿纳入至湿肺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所有新生儿进行肺部检查,比较两组新生儿肺部超声评分、肺部超声征象,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高频超声对NRDS与湿肺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NRDS组新生儿肺部超声评分高于湿肺组(P <0.05)。NRDS新生儿病情越严重者则肺部超声评分越高(P <0.05)。NRDS组新生儿融合B线、肺泡-间质综合征、A线消失、胸膜线异常及肺实变等肺部超声征象检出率均高于湿肺组(P <0.05)。高频超声在NRDS及新生儿湿肺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新生儿NRDS与湿肺中的诊断效能均较高,能够对NRDS与湿肺进行鉴别,还能够判断NRDS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氨溴索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合综征(NRDS)的用药时机。方法:观察组(184例)为生后8h内入院尚未发生NRDS且胎龄<35周的早产儿,入院后即予氨溴索30mg/(kg·d),6h1次静注,按用药时机依次分为 ̄2h, ̄4h, ̄6h, ̄8h4个小组,观察各组发生NRDS的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观察组发生NRDS12例(6.52%),对照组33例(18.33%),P<0.05。(2)观察1组、观察2组NRDS发生率分别为2.38%、3.85%,与对照组比较P分别<0.01、<0.05;观察3组、观察4组NRDS发生率分别为7.41%、13.89%,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3)观察组中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NRDS3例(25%),对照组为27例(81.82%),P<0.01。观察组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肺部继发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显著(χ2分别为3.87、4.38、3.96、4.09,P均<0.05)。结论:氨溴索能有效预防NRDS发生,4h内用药效果显著,4h后用药预防作用下降但能减轻NRDS病情及及减少并发症、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nCPAP或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剂量为100mg/k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96.55%、80.65%,治疗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79,P>0.05);nCPAP或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0.73±19.47)h、(77.34±19.69)h,治疗组通气时间缩短(t=9.13,P<0.05),机械通气所占比例分别为24.14%、54.84%,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P<0.05);合并症的发生亦明显降低,除肺出血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条件下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单剂PS治疗NRDS患儿28例,并与同期未用PS治疗的20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①治疗组在应用PS30分钟后皮肤颜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用药后6h、24h、48h、72h PO2、0I、a/APO2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后6h、24h、48h、7 2h PO2、0I均低于对照组,a/A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使用PS 30 min内均可下调各呼吸机参数PIP、FiO2等,MAP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经治疗48 h后PIP、FiO2及MAP才开始缓慢下降.治疗组用药后6h、24h、48h、72hPIP、FiO2、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根据胸片所见,用药6h后治疗组28.6%患儿肺部病变得到改善,53.6$ h肺部病变改善,71.4%于用药72h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治疗后6~12 h胸片未见肺部病变改善,25%于24 h显示肺部病变改善,50%在72 h肺部病变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④治疗组机械通气天数及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分别为4.5d(2~18 d)、13 d(5~29 d),对照组为8.5 d(2~29 d)、18 d(9~36 d),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两组并发症及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S联合肺保护性通气治疗NRDS,能迅速改善肺氧合功能,同时降低呼吸机治疗条件,缩短需要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使肺部病变更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近期疗效。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显著(X2=6.41,P<0.05),显效率差异显著(X2=4.29,P<0.05),经一个疗程治疗后,NBNA评分差异显著(t=2.27,P<0.05),经二个疗程治疗后,差异更显著(t=3.12,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评分(LUS)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应用及评估CA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初诊为CAP的患儿102例,依据病情严重性分为轻症组91例、重症组11例.所有患儿入院前均有行胸部X线片检查,入院48 h内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LUS与胸部X线片评分并进行比较,评估重症组LUS与...  相似文献   

10.
马亚囡  桑艳 《安徽医药》2019,23(5):888-891
目的 探究阳性强化法应用于静脉输液病儿中对改善穿刺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2—10月收治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静脉输液病儿58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接受阳性强化法护理干预的静脉输液病儿5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病儿穿刺疼痛程度、穿刺效果、静脉输液依从性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面容持续时长为(21.91±2.46) s,心率为(105.62±15.22)次/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6.41±1.01) s、(144.78±12.24)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26,15.270,均P<0.01);观察组穿刺耗时>5 min比率为25.86%,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10%,分别优于对照组的62.07%、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32,9.480,均P<0.01);观察组静脉输液依从性为87.93%,优于对照组的5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2,P<0.01);观察组病儿家长满意度为93.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6,P<0.01)。结论 对静脉输液病儿应用阳性强化法有利于缓解病儿疼痛程度,改善穿刺效果,且能有效提升病儿静脉输液依从性以及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