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ROI设置方法对不同病理分级肝细胞癌ADC值测量结果的影响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方法:44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肝脏DWI扫描,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采用整体容积法(A组)、单层面最大面积法(B组)和小圆形ROI法(C组),对47个肝细胞癌病灶进行ADC值测量。对三种测量方法获得的不同分化程度HCC的ADC值以及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HCC的ADC值测量结果,小圆形ROI法分别为(1.41±0.26)×10-3、(1.29±0.33)×10-3和(1.23±0.44)×10-3mm2/s;单层最大面积法分别为(1.58±0.19)×10-3、(1.40±0.38)×10-3和(1.32±0.39)×10-3mm2/s;整体容积法分别为(1.59±0.18)×10-3、(1.42±0.29)×10-3和(1.28±0.30)×10-3mm2/s。A和B组中测得的总体ADC值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2,P=0.000,t=-4.616,P=0.000);而A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9,P=0.309)。B和C组中测量的不同级别HCC的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测量的不同级别HCC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P=0.011)。三种ROI设置方法在不同观察者间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A、B、C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759和0.843。C组中ADC值与肝癌的病理分级间无显著相关性(r=0.250,P=0.09);而A和B组中ADC值与肝癌的病理分级间呈正相关(r=0.374,P=0.01;r=0.366,P=0.01)。结论:ROI的大小、位置对肝细胞癌ADC测量值和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具有一定影响,整体容积法测量的ADC值有助于高分化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鉴别,而且在不同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在胃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患者术前行腹部MRI检查并测量DCE-MRI直方图参数,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的均值及第10、25、50、75、90百分位数(Perc10、Perc25、Perc50、Perc75、Perc90)。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的HER2表达结果分为HER2阴性组、HER2不确定组和HER2阳性组。采用Kruskal-Walls H检验比较3种HER2类型的各参数组间差异,两两比较时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显著性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价DCE-MRI有效参数诊断HER2阳性的效能。结果:HER2阴性组34例,HER2不确定组22例,HER2阳性组9例。3种HER2表达组间的Ktrans均值、Perc25、Perc50、Perc75、Perc90及KepPerc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HER2阳性组的Ktrans均值、Perc25、Perc50、Perc75、Perc90及KepPerc75高于HER2不确定组(P<0.05);HER2阳性组的Ktrans均值、Perc50、Perc75高于HER2阴性组(P<0.05);HER2阴性组与HER2不确定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 Perc75鉴别HER2阳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02),临界值为0.592/min,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69.64%。结论: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具有评估胃癌HER2表达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周欣  赵玉娇  黄黎香  张程  李青  沈文 《放射学实践》2021,36(12):1538-1542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病灶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在鉴别Ⅰa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Ⅰa期子宫内膜癌32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DWI检查。在病灶的每一层ADC图像上勾画ROI,得到整个病灶(VOI)的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第1、10、50、90和99百分位数(percentile,Perc.)、方差、偏度和峰度,并选择病灶实性成分最大的3个层面测量ADC值,取平均值得到常规ADC值。比较两组病变的直方图参数值和常规ADC值,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Ⅰa期子宫内膜癌组的平均值、Perc.1、Perc.10、Perc.50、Perc.90、Perc.99和常规ADC值均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而偏度和峰度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c.1鉴别Ⅰa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效能最高,AUC为0.959,以0.75×10-3mm2/s为截断值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5.71%。Perc.1与Perc.90、Perc.99、常规ADC值的AU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容积ADC直方图分析能够有效鉴别Ia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其中以第1百分位数ADC值的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最小值和平均值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术前MRI图像.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及DWI成像.根据磁共振增强图像,感兴趣区(ROI)尽量避开瘤内坏死灶及血管,分别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比较不同病理级别间肿瘤实性部分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的差异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最小ADC值区分低分化与非低分化HCC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低、中、高分化HCC肿瘤实性部分平均ADC值依次为0.99×10-3 mm2/s、1.14×10-3mm2/s、1.14×10-3 mm2/s;最小ADC值分别为0.84×10-3mm2/s、0.98×10-3 mm2/s、1.02×10-3 mm2/s.低分化组平均ADC值及最小ADC值均低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P均<0.05);肿瘤最小ADC值与肿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s=-0.118,P <0.05),平均ADC值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rs=-0.09,P>0.05).以最小ADC值≤0.925×10-3mm2/s为阈值,诊断低分化HCC的敏感度为60%,特异度为70%,ROC曲线下面积为0.648.结论 HCC DWI肿瘤最小ADC值有助于术前预测评估肿瘤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MRI灰度直方图分析对三种常见儿童后颅窝肿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7例,髓母细胞瘤25例,室管膜细胞瘤31例,选取三组肿瘤MR增强矢状面图像最大层面,采用Mazda软件勾画兴趣区并进行灰度直方图分析,对三组肿瘤直方图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灰度直方图分析提取的9个参数特征中,其中变异度(Variance)、偏度(Skewness)、均值(Mean)、第10百分位数(Perc.10%)及第50百分位数(Perc.50%)在三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度(Kurtosis)、第1百分位数(Perc.01%)、第90百分位数(Perc.90%)及第99百分位数(Perc.99%)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灰度直方图分析可提供更多量化信息参数特征,为儿童后颅窝常见肿瘤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病理分级的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影像及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搜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根据其病理分级不同将其分为高分化组(n=10)、中分化组(n=18)及低分化组(n=11)。对比分析3组影像学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级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均好发于肝左叶,在边缘、密度或信号均匀性,最大直径及伴随征象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以类圆形肿块多见(8/10),低分化组以不规则多见(7/1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模式,高分化组以Ⅰ型及Ⅱ型强化为主(8/10),中分组以Ⅱ型为主(9/18),低分化组以Ⅲ及Ⅵ型为主(8/11),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强化模式,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化型更容易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强化模式多为Ⅰ型及Ⅱ型为主,低分化型常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强化模式多为Ⅲ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研究ADC灰度直方图鉴别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侧脑室内的10例室管膜瘤和14例中枢神经细胞瘤,选取两组肿瘤ADC横轴面图像最大层面,并用MaZda软件勾画兴趣区(ROI)并进行直方图分析,对比两组ADC灰度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Mean)、方差(Variance)、偏度(Skewness)、峰值(Kurtosis)、第1百分位数(Perc.01%)、第10百分位数(Perc.10%)、第50百分位数(Perc.50%)、第90百分位数(Perc.90%)、第99百分位数(Perc.99%),绘制ROC曲线分析以上参数对室管膜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通过ADC灰度直方图分析得到的9个纹理参数中,平均值、方差、Perc.01%、Perc.10%、Perc.50%、Perc.90%、Perc.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erc.99%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79),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92.9%,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结论:ADC灰度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鉴别室管膜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18例行CT灌注扫描检查并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CT灌注扫描计算的血供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流量(HAP)、门静脉灌流量(PVP)、肝总灌流量(TLP)、肝动脉灌流指数(HAI)、门静脉灌流指数(PVI)。病理组织切片经HE及CD34染色,确定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测定组织MVD。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肿瘤恶性程度及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例中,高分化HCC5例,中分化HCC7例,低分化HCC6例。MVD分别为高分化组736个/mm2,中分化组1667个/mm2,低分化组2382个/mm2。各组灌注参数HAP、PVP、TLP、HAI、PVI分别依次为高分化组0478ml·min-1·ml-1、0441ml·min-1·ml-1、0918ml·min-1·ml-1、052、048;中分化组1216ml·min-1·ml-1、0587ml·min-1·ml-1、1803ml·min-1·ml-1、067、033;低分化组1103ml·min-1·ml-1、0473ml·min-1·ml-1、1576ml·min-1·ml-1、071、029。结果表明,高分化HCC的MVD、PVP、TLP、HAI最低,PVI最高(P值均<001);中分化HCC的PVP、TLP最高(P<001);低分化HCC的MVD、HAI最高,PVI最低(P<005)。结论CT灌流指数是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肿瘤血管生成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基于整个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方法结合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 DWI)以评估其在预测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化、分期特征以及肌层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103例术前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26例)。所有患者术前一周内均行盆腔MRI检查(Siemens MAGNETOM Skyra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且均行T1WI、T2WI、ssDWI和RESOLVE DWI序列扫描。对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病灶进行基于整个病变的ADC直方图分析,并对各亚组间(包括分化级别,分期级别)ADC直方图参数进行对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ADC直方图参数在预测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化特征、浸润程度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各参数所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Z检验比较两两之间差异。结果 高分化组的中位数ADC(ADCmedian)、平均ADC(ADCmean)、P5、P10、P25、P75、P90和P95均显著高于中分化组(P均<0.05)。在评估高分化EC患者时,AD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术前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病理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4例术前行MRI扫描的肝细胞癌患者,以病理结果分为低分化(n=16)、中分化(n=14)和高分化(n=14)三组。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DWI成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以及DKI成像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和平均扩散峰度(MK),比较不同组别各参数值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DWI和DKI成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由2位医师测量各参数值的一致性较好(Alpha均>0.85)。三组间的ADC、MD和M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11,10.30,4.713;P=0.004,<0.001,0.014);HCC的病理分化程度与ADC、MD值呈正相关(r=0.425,P=0.004;r=0.5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7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CNA、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并以PCNA阳性强度计算增殖指数(PCNA-PI),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有关。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高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HBsAg有关。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低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高于阴性者(P=0.05)。在肝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44)。Survivin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阴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5)。结论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0 T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SD大鼠小肝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取SD大鼠80只,注射肝癌诱导试剂,3个月后建立SD大鼠肝癌模型40只,行MRI.常规行T1WI和T2WI定位,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取b=50 s/mm2和b=100 s/mm2两组,在DWI像上取直径>5 mm高信号结节在相应ADC图上分别测量其ADC值;检查完毕取相应部位结节行HE染色.结果 40个小肝癌病灶中,27个病灶的组织分化类型单一,其中高分化5个,中分化11个,低分化11个,b=50 s/mm2时其对应ADC值分别为(2.31±0.13)×103mm2/s、(2.03±0.18)×103 mm2/s、(1.64±0.24)×103 mm2/s;b=100 s/mm2时其对应ADC值分别为(2.25±0.04)×103mm2/s、(2.11±0.27)×103mm2/s、(1.89±0.20)×103 mm2/s;余13个病灶具有中、低分化两种不同的组织分化类型,其中5个病灶主要以低分化为主,另8个病灶主要以中分化为主.不同肝癌等级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50 s/mm2组中,中分化组ADC值高于低分化组(P<0.05),高分化组ADC值均高于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P <0.05);b=100 s/mm2组中,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ADC值均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高、中分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50 s/mm2时其相关系数r值为0.863,b=100 s/mm2时其相关系数r值约0.696.结论 DWI ADC值与SD大鼠肝癌的病理分级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且b=50 s/mm2时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18F-FDG和11C-乙酸盐(AC)PET/CT单独和联合显像对HCC及复发与残留灶检测的价值.方法 对14例初诊和12例经治疗的HCC患者行PET/CT全身18F-FDG和上腹部11C-AC显像,分别计算二者肿瘤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SUVmax比值(T/L),以病理学诊断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分析不同分化程度HCC对18F-FDG和11C-AC的摄取差异.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以患者为单位,18F-FDG PET/CT、11C-AC PET/CT和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57.7%(15/26)、61.5%(16/26)和92.3%(24/26),联合检查明显优于二者单独检查(x2=7.11和6.13,P均<0.05).高(10例)、中(16例)、低(8例)分化的HCC病灶18F-FDG摄取指标T/L比值分别为0.98±0.08(0.8~1.1)、1.59±0.92 (0.8~3.7)和2.12±1.03 (0.7~3.7),F=4.52,P=0.02;11C-AC摄取指标T/L则依次降低,分别为1.69±0.85 (0.9~3.7)、1.58±0.47 (0.5~2.2)和0.94±0.42 (0.5~1.8),F=4.17,P =0.03.18F-FDG对高、中、低分化HCC的检出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0/10)、50.0%(8/16)和87.5%(7/8)(x2=14.23,P<0.05),11C-AC对高、中分化HC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分化HCC,分别为70.0%(7/10)、81.2%(13/16)和25.0%(2/8)(X2=7.56,P<0.05).对高分化HCC的检测,11C-AC明显优于18F-FDG(P<0.01),对中、低分化HCC的检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和0.06).结论 18F-FDG和11C-AC PET/CT单独检查对初诊和经治疗HCC检测的灵敏度均不够高,但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对HCC原发灶、残留及复发病灶的检出率,并能预示HCC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评估症状性子宫肌瘤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MRgFUS治疗的1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12个月时的临床和MRI资料。采用TexRAD软件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两次MRI检查中的对比增强矢状面T1WI数据进行纹理分析,分别在空间尺度滤波器(SSF)半径值为2、4和6的图像上测量病灶的纹理参数,包括平均值(mean)、标准差(SD)、熵(entropy)、正性像素平均值(MPP)、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测量并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时肌瘤的体积及体积变化率,以及治疗后即刻子宫肌瘤无灌注区体积百分比(NPV%)。通过子宫肌瘤症状与生活质量问卷(USF-QOL)调查评估每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并转化为标准化SSS,计算治疗后标准化SSS评分的变化率。分析每次检查中不同SSF条件下病灶的各项纹理参数与患者的标准化SSS和肌瘤体积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不同SSF值图像上病灶的各项纹理参数中熵值与NPV%间具有显著相关性(SSF2:r=0.555,P=0.026;SSF4:r=0.535,P=0.033;SSF6:r=0.522,P=0.038);治疗后即刻组中,SSF4和SSF6图像上病灶的偏度和峰度与NPV%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偏度:SSF4条件下r=0.696、P=0.003,SSF6条件下r=0.772、P=0.000;峰度:SSF4条件下r=0.707、P=0.002,SSF6条件下r=0.786、P=0.000),SSF2图像上病灶的峰度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病灶体积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523,P=0.038;r=0.503,P=0.047);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组中其余各项纹理参数与肌瘤治疗前体积、治疗后12个月体积、肌瘤体积变化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标准化SSS及标准化SSS变化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MR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可用于预测MRgFUS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结肠癌中转录因子Prox-1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旁非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rox-1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应组织中LVD。结果癌旁非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t=6.232,P<0.05);癌旁非癌组织L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t=8.627,P<0.05);癌旁非癌组织Prox-1的表达水平与LVD呈正相关(r=0.621,P<0.05),在浸润深度(t=3.310,P<0.05)、TNM分期(t=3.341,P<0.05)及淋巴转移(t=2.689,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癌旁非癌组织中Prox-1的表达水平较高,且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有关,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的有效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DTI参数值、组织学分化及Ki-67表达间的关系,探讨DTI及Ki-67表达在评估内膜癌组织学分化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1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纳入分析,术前行常规MRI及DTI检查,采用免疫组化分析Ki-67表达情况。ADW4.5工作站分析感兴趣区(ROI)的ADC值、FA值、VRA值和T_2-WT值。比较不同组织学分化内膜癌DTI参数值、Ki-67表达间的差异;对DTI参数值、Ki-67表达及组织学分化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分化组(G1)10例,中分化组(G2)23例,低分化组(G3)8例。低分化组ADC值明显低于高分化组(P=0.000),而Ki-67表达高于高分化组(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织学分化FA值、VRA值及T_2-WT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Ki-67表达,FA值和Ki-67表达与组织学分化呈负相关(r=-0.414、-0.331、-0.511,P=0.007、0.035、0.001);ADC值与组织学分化呈正相关(r=0.603,P=0.000)。结论 DTI参数值及Ki-67表达有助于内膜癌不同组织学分化的判定,为临床治疗选择及预后判定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外周循环肿瘤细胞(CTCs)总数及各亚型数目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之间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活检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根据2017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食管癌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与否;入组术后病理诊断为鳞癌的68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食管MRI扫描及CTCs检测,测量得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CTCs总数及各亚型数目。手术后病理标本分析得到肿瘤的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局部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N分期)。采用统计学分析得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效参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Z检验比较有效参数对低分化食管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食管鳞癌高分化5例、中分化43例、低分化20例。ADC值及CTCs各亚型数目在不同病理T分期、N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分级间ADC值、间质型CTCs、CTCs总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值、间质型CTCs诊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690(P均<0.05), ADC值诊断效能优于间质型CTCs(Z=2.25,P<0.05),CTCs总数诊断低分化食管鳞癌效能差(P>0.05)。ADC值联合间质型CTCs诊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结论:ADC值及间质型CTCs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均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食管鳞癌病理分化程度,两者结合预测低分化食管鳞癌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常规T2、ADC和T1增强直方图特征及其对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3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资料,使用Mazda软件在常规T2、ADC和T1增强图像上,在肿瘤的每一层面提取ROI,对两组肿瘤全域的直方图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项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比较全域T2、ADC和T1增强直方图分析提取出的9个参数特征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其中,ADC直方图和T1增强直方图在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ADC直方图的9个参数在鉴别诊断中都有价值,其中第50百分位数(Perc.50%)鉴别诊断价值较大,以Perc.50% 111.0为临界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鉴别的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6.67%。T1增强直方图中有6个参数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以偏度值-0.08为临界值,AUC为0.973,敏感度为97.37%,特异度为93.33%,在两组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最大的意义。T2直方图参数中,有7个参数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其中第90百分位数(Perc.90%)的鉴别诊断价值较大,鉴别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153.33,其AUC为0.834,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81.58%,特异度为82.76%。结论:常规T2、ADC和T1增强直方图都可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提供数据支持,其中,ADC直方图和T1增强直方图参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全容积合成MRI联合3D-ASL直方图术前无创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行颅脑合成MRI和3D-ASL序列扫描且术后病理证实的50例胶质瘤患者纳入研究。由2名放射科医师使用3D-Slicer软件勾画肿瘤全容积后分别提取合成MRI和3D-ASL的定量参数T1、 T2、PD及CBF的直方图特征(10th位数、90th位数、均值、熵、峰度、偏度)。根据MGMT启动子甲基化表达状态将胶质瘤患者分为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比较2名观察者测量各参数值的一致性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甲基化组与未甲基化组各定量参数的直方图特征差异;采用ROC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及其联合的诊断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选择约登指数并确定最佳截断值及其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各参数值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各参数值的一致性均较好(ICC>0.80)。MGMT启动子甲基化组的T1-10th位数(613.36±118.01)、T2-10th位数(63.70±5.88)及CBF-熵值[0.77(0.72,0.90)]均低于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组[分别为843.42±87.67、68.92±5.34、1.21(1.02,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7.77、t=3.27、Z=5.37,P均<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T1-10th位数[OR=1.013,95% CI(1.002~1.025),P=0.02]、T2-10th位数[OR=1.081,95% CI(0.905~1.292),P=0.038]、CBF-熵值[OR=1.007,95% CI(2.795~3.631),P=0.027]值是预测胶质瘤MGMT甲基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其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表达状态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4、-0.409、-0.767,P<0.01)。ROC显示T1-10th位数、T2-10th位数、CBF-熵值鉴别MGMT启动子甲基化组与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18、0.736、0.913。多参数分析中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7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2.3%。结论:全容积合成MRI联合3D-ASL直方图为术前无创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表达状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优于部分单一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后晚期肝细胞癌(HCC)病人双能量CT(DECT)碘浓度和灌注CT参数间的相关程度。方法这项单中心研究经伦理委员会(IRB)批准,共纳入16例接受索拉非尼或放射栓塞治疗的晚期HCC病人,同时行动态灌注CT和单源、快速k V切换的多时相DECT扫描。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测量HCC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碘浓度,以及血流量(BF)相关和血容量(BV)相关的灌注参数图。计算出碘浓度与灌注参数之间关系的混合效应模型。调整后P值(Bonferroni方法)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CC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平均碘浓度分别为(22.7±12.7)mg/m L和(18.7±8.3)mg/m L。动脉晚期碘浓度与BV(混合效应模型F=28.52,P0.000 1)、动脉BF(a BF,F=17.62,P0.000 1)、肝脏灌注指数(F=28.24,P0.000 1)、阳性强化积分(PEI,F=66.75,P0.000 1)和平均强化斜率(F=32.96,P0.000 1)显著相关,而门静脉期碘浓度主要与BV(F=29.68,P0.000 1)和PEI(F=66.75,P0.000 1)相关。结论晚期HCC病灶DECT动脉晚期碘浓度与aBF及BV均具有明显相关性,而门静脉期碘浓度主要反映BV,DECT具有同时评估形态学及灌注改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