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五加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对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 (Rupr etMaxim )Harms茎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方法刺五加茎的乙醇提取物经D1 0 1大孔树脂以水及不同浓度乙醇洗脱 ,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 (1H NMR ,13 C NMR)分析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6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香草酸 (vanillicacidⅠ )、丁香酸 (syringicacidⅡ )、对羟基苯乙醇(tyrosolⅢ )、异香草醛 (isovanillinⅣ )、异秦皮啶 (isofraxidinⅤ )、丁香苷 (syringinⅥ )。结论对羟基苯乙醇和异香草醛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3.
杜仲为我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二类保护植物,作为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药理药效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发现杜仲主要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有机酸、杜仲胶等化学成分,并具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癌、抑癌,增强免疫力,抑制胆固醇上升,抗补体活性,抗突变,抗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对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旨在为中药杜仲的进一步研究与发掘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仙人掌肉质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NMR和MS等波谱手段签定化学结构。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1[6αD吡喃葡萄糖甲苷)]L(-)苹果酸甲酯(Ⅰ)、1(3乙基苯基)1,2乙二醇(Ⅱ)、(S)3羟基3甲基戊二酸甲酯(Ⅲ)、乙基αD呋喃阿拉伯糖苷(Ⅳ)、乙基βD吡喃果糖苷(Ⅴ)。结论化合物Ⅱ~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仙人掌酯B。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4羟基苯乙酮(1),L(-)苹果酸1丁酯(2),piceine(3),草夹竹桃苷(4),3′,5′二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5)。结论化合物1、3、4、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实验中生成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杜仲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情况,以及腋芽的生长情况。方法以带腋芽的杜仲茎段为外植体,设计9种不同的培养基配方,为了防止褐化,在23.4℃下培养箱中暗培养,30 d后调查出愈率及腋芽的生长情况。结果 NAA浓度从0.05~0.5 mg.L-1,随着浓度增加,腋芽生长受抑制;6-BA浓度从0.3~1.0 mg.L-1,随着浓度增加,愈伤组织块增大,达到1.0 mg.L-1时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抑制;本实验中最佳的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培养基配方为6号培养基:B5+0.5 mg.L-1NAA+0.3 mg.L-16-BA。腋芽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号培养基:B5+0.05 mg.L-1NAA+0.5 mg.L-16-BA。结论本试验的结果对杜仲的生物技术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刺五加茎皮中丁香苷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丁香苷的含量,三氯化铝-醋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刺五加茎皮中丁香苷的含量为0.132%,高于药典规定的0.05%的标准,总黄酮的含量为1.36%。结论:刺五加茎皮中丁香苷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均较高,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黄皮属植物黄皮茎枝 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 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MCI 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皮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的水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腺苷(1)、伞形花内酯-7-O -α-L -鼠李糖基-(1″-6′)-β-D -葡萄糖苷(2)、Haploperoside A (3)、伞形花内酯-7-O -β-D -芹糖基-(1″-6′)-β-D -葡萄糖苷(4)、Marmesinin(5)、苯甲基-O -β-D -芹糖基-(1″-6′)-β-D -葡萄糖苷(6)、苯甲基-O -β-D -吡喃葡萄糖苷(7)、对羟基苯丙酸(8)、β-hydroxypropiovanillone (9),反式对羟基桂皮酸(10)。结论化合物1~6、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脂多糖诱导的 BV2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 IC50为4.39μmoL·L -1。 相似文献
10.
11.
细茎银莲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细茎银莲花(Anemone rossii Moore)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细茎银莲花根茎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对其氯仿萃取部分进行反复柱色谱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细茎银莲花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桦皮醇(1)、桦皮酸 (2)、齐墩果酸(3)、β-谷甾醇(4)、香豆素 (5)、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 (6)、齐墩果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7)。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细茎银莲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运用柱色谱的方法从攀茎钩藤(Uncaria scandens)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肉桂酸甲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钩藤碱E(3)、喜果苷(4)和cadambine(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14.
从吉林产的东北紫杉(Taxus cuspidata)的茎枝中分离得到八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了六个化合物:硬脂酸,β-谷甾醇,紫杉宁(Taxinine),紫杉宁B(Taxinine B),胡萝卜甙-2′-去乙酰氧基澳洲粗榧碱(2′-Desacetoxyaustrospicatine)。 相似文献
15.
红树植物秋茄茎皮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秋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层析法。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正三十烷醇、刺桐脂素、β-谷甾醇、白桦脂酸、胡萝卜苷和齐墩果酸。结论除β-谷甾醇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树植物秋茄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刺山柑茎和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地研究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茎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再通过LC-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刺山柑茎和叶经体积分数85%的乙醇提取,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素(psoralen,Ⅰ)、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Ⅱ)、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hydroxybenzo-ate,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Ⅳ)、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Ⅴ)、苯甲酸(benzoic acid,Ⅵ)、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Ⅶ)、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Ⅷ)、山柰酚芸香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Ⅸ)、芦丁(rutin,Ⅹ)、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Ⅺ)和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Ⅻ)。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浙产檫木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茎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2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1-石竹烯(26.971%)、香树烯(10.931%)和罗汉柏烯(9.864%),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苯甲氧羰基-L-天门冬氨酸(7.234%)、熊去氧胆酸(6.739%)和1,14-二溴十四烷(5.829%).结论 浙产檫木茎中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浙产檫木茎挥发油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并制定其药用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侧茎橐吾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侧茎橐吾(Ligularia pleurocaulis)为菊科橐吾属植物,其根和根茎入药,有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为中药“紫菀”(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为Aster tataricus L.f.的根及根茎)的代用品之一,称为“山紫菀”。有关侧茎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对侧茎橐吾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侧茎橐吾的根和根茎用甲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即6-angeloyloxy-furanoligularenone (1),2-oxo-3-hydroxy-eremophila-1(10),3,7(11),8-tetraen-8,12-olide (2),顺芷酸(3),齐墩果酸(4),羽扇豆醇(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咖啡酸(8),大黄素(9),7-甲氧基香豆素(10),阿魏酸(11)和4-羟基-2,5-二甲氧基-苯甲醛(12)。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