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不加以干预可致盲。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具有无创、快速、安全、高分辨率的特点,可在不同层面观察和量化分析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变化情况。本文将综述OCTA的基本原理及其在DR中微动脉瘤、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新生血管、糖尿病脉络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神经损伤的应用,了解DR不同的形态学改变,实现对DR的早期筛查、监测及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周纯  牛佳媛 《浙江医学》2016,38(8):538-540
目的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期(NDR)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动态变化。 方法 选取 NDR 患者 24 例和健康对照者 30 例,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两组视盘周围 RNFL 厚度,每间隔 6 个月复查 1 次,共检测 5 次;比较两 组视盘全周及各象限 RNFL 厚度的动态变化。 结果 NDR 组与对照组视盘周围 RNFL 均值为 (104.42±15.75)、(114.28±6.69)滋m, NDR 组视盘全周、上方、下方和颞侧象限 RNFL 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NDR 组每次测量(共 5 次)的视盘全周 RNFL 厚度均小 于对照组(P<0.05)。上方与鼻侧、上方与颞侧、下方与鼻侧、下方与颞侧象限 RNFL 厚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NDR 患者 RNFL 变薄,且随病程发展持续存在,以视盘上方、下方象限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各部位血流密度和厚度等指标,分析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方法 运用OCTA对22例(39眼)正常人、73例(73眼)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和25例(25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患者进行检查,收集不同区域的深、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厚度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1) 浅层血流密度: 与正常组相比,PDR和NPDR组的近中心凹血流密度、旁中心凹血流密度、FD-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和NPDR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2) 深层血流密度: PDR和NPDR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旁中心凹四方位以及近中心凹的下、颞侧血流密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全图区血流密度、中心凹血流密度、以及近中心凹上、鼻侧分区血流密度无显著差异;PDR与NPDR各部位血流密度相比较,旁中心凹以及旁中心凹颞侧区域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部位分区无显著差异。(3)视网膜厚度: 正常组较NPDR组黄斑中心凹厚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数据3组之间视网膜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OCTA检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深层和浅层血流密度下降明显,且在NPDR时期已经出现明显的血流密度下降;深层的视网膜旁中心凹尤其是旁中心凹颞侧血流密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各组视乳头旁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RP治疗后视乳头旁RNFL厚度与D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DR中明显增厚,PRP治疗后增厚明显。结论DR患者行PRP治疗后近期RNFL无明显变化,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NDR)患者视盘周神经纤维层(RNFL)的平均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RT),观察其在首次测量后3、6、9 个月和1年后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9 年12 月至2010 年10 月就诊的30例散瞳眼底检查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NDR 患者为实验组,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排除眼底病变后,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视盘周平均RNFL 厚度及黄斑中心凹RT.在测量后3、6、9个月及1 年重复进行上述检查.同时选取同时期就诊同年龄段的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及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1 年来NDR 患者对比对照组视盘周平均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RT 的动态变化.结果 NDR患者平均RNFL 厚度随着复诊时间的增加而渐变薄(P<0.05),黄斑中心凹RT 随着复诊时间的增加而稍变厚,但并无明显相关性(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RT 厚度与复诊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5 个时间段的RNFL 厚度的对比分析中,NDR患者的视盘周RNFL 平均厚度都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前4 个时间段NDR 患者与对照组之间黄斑中心凹RT 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诊1年后出现NDR 患者黄斑中心凹RT 较对照组增厚(P<0.05).结论 早期NDR 患者在未出现视网膜血管病变之前,即出现RNFL的进行性变薄,随即出现了视网膜黄斑区的轻度水肿、增厚.  相似文献   

6.
解宸  李博  张晓慧  陶伊凡  李恒   《四川医学》2022,43(5):506-510
<正>近年来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的发展,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ypertensive retinopathy, HTNR)在血流信号方面的改变获得广泛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程中的微观改变逐渐得到揭示。HTNR早期以视网膜微循环改变为主。持续的高血压引起视网膜血管硬化重塑,视网膜微循环发生改变,缺氧缺血,最后引起视网膜结构和视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丁煜  蒋正轩  陶黎明 《安徽医学》2023,44(9):1017-1020
目的 比较全域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5例(70眼),每位患者均使用超广角彩色眼底照相(UWF CFP)检查。采用全域扫频OCTA和FFA分别检查受试者视网膜,并分析两者对视网膜微血管瘤(MA)、视网膜新生血管(RNV)、视网膜无灌注区(NPAs)、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全域扫频OCTA中MA、RNV、NPAs、IRMA、DME的检出率与FF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域扫频OCTA与FFA对DR的筛查、诊断、分类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5)。结论 全域扫频OCTA在DR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作为DR无创性筛查、诊断、随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提高而上升,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OCT-A的技术原理及OCT-A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测定糖尿病病人的视网膜形态,并分别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 non-diabetes retinopathy , NDR)及非增殖期( non-prolif-erative diabetes retinopathy , NPDR)的视网膜形态上的变化,评价在不同分期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 DR)变化的严重程度。方法:选取50~71岁的老年正常人40人40只眼进行OCT测定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作为OCT测定的视网膜正常形态的参考值;收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病例资料,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定分期后,在标准状态下行OCT检查,选取71人中的71只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糖尿病这个危险因素,视网膜的功能在渐进性的下降,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 NDR)中变化不是很明显,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 NPDR)的确变厚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CT测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域的形态改变在疾病的早期观察、随访和进一步治疗的选择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视网膜亚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组(n=27)和糖尿病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7)。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糖尿病者作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n=34)。使用SD-OCT扫描并测量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三位点视网膜各亚层厚度。分析三组间视网膜亚层厚度差异及各因素相关性。结果 NPDR组和NDR组的黄斑中心凹处外层视网膜厚度均较Control组偏薄(NPDR vs. Control,P=0.001;NDR vs. Control,P=0.038)。NPDR组颞侧内核层厚度较NDR组和Control组均偏厚(NPDR vs. Control,P=0.025;NPDR vs. NDR,P=0.009)。内层视网膜和外层视网膜厚度比值方面,NPDR组和NDR组在黄斑中心凹均较Control组偏大(...  相似文献   

12.
杜颖红  郑海华 《浙江医学》2016,38(6):393-397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视网膜厚度(RT)两项指标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MPV与RT在糖尿病各期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黄斑水肿、判断DR严重程度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DM)患者80例(159眼),其中男42例(84眼),女38例(75眼),将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检测DR患者不同分期的MPV,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中的形态,定量测定黄斑区RT,并与3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4组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DR组和PD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与NP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及NPDR组与PD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以中心凹1mm为直径RT对照组为(243.35±11.76)滋m、NDR组(249.95±10.81)滋m、NPDR组(279.50±34.67)滋m、PDR组(305.12±66.01)滋m。4组A1~A9的RT比较,NPDR、PDR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与NPDR、PDR组及NPDR与PD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DR、NPDR和PDR组的MPV与黄斑区中心凹的RT均呈正相关(r=0.54、0.72、0.85,均P=0.00)。对照组的MPV与黄斑区中心凹的RT不相关(r=0.27,P=0.14)。结论MPV增大是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黄斑区RT与DR严重程度有关,DR程度越重,RT增大的概率就越大,RT大小与是否发生DME相关;DR患者MPV和RT呈正相关,且随着DR分级的加重,相关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的代谢性疾病,早期小血管受累,后期全身多组织、多器官广泛损害。在我国,约1%的人群患糖尿病,10%在起病后5~9年便可发生视网膜病变,15年后发生率约50%,25年后约80%~90%。由于视网膜微血管闭塞性损害、组织严重缺血,常导致神经纤维层发生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斑水肿与糖尿病分期、糖尿病病程及视力的关系。方法:分析统计15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各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及黄斑水肿与病程、视力的关系。结果:病史小于5年患者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为8%,6 ̄10年的发生率为20.1%,11~15年的发生率为28.3%,16 ̄20年的为38.4%,大于20年的为4%。随着黄斑水肿程度的加重,视力逐渐下降。结论: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增加,程度加重。黄斑水肿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64例(128眼)O~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眼部检查、眼底照相、眼部OCT检查,调查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结果:64例患者128眼中发生糖尿病视神经病变者共12眼,占9.38%。其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任何临床症状,重者视力明显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色淡、充血等多种改变,OCT上可见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增加。结论: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且其危害严重,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并发的一种严重的致肓性眼病,其复杂的病理变化破坏了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导致视力不可逆性的损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1)、多焦视网膜电图(muhifoeal ERG,mERG)、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作为新的无创性检查技术,能在早期发现视网膜功能的异常并追踪病情进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有关视功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视网膜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两者在DR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32例260眼糖尿病患者,依据DR的国际分期标准,分为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轻度NPDR组(63眼)、中度NPDR...  相似文献   

18.
多种眼科疾病或系统疾病会出现视盘及盘周血流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项无创、可重复的眼科成像新技术,可提供高精度盘周血流密度图像。近来,诸多研究报道OCTA在青光眼等眼病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其他系统疾病中的新发现。本文就盘周血流特点、OCTA在各种疾病状态下盘周血流变化中的应用作系统综述,并讨论OCTA的诊疗价值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查文丽  陈梅珠  余海跃 《安徽医学》2015,36(11):1428-14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患者眼部主要的并发症[1],可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2],已成为我国的四大致盲眼病之一,而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导致 DR 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3],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20年内 DME 发病率大约分别为28%和29%[4]。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 DME 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诊断 DME 的主要手段是眼底镜和眼底照相,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已成为研究 DME 患者视网膜、脉络膜特征性改变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本文对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 OCT 在 DME 中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OCT 在 DME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 DME 的早期发现以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