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免疫球蛋白重链 (IgH)基因、T细胞受体δ(TCRδ)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88例儿童ALL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IgH、TCRδ 重排 ,结合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免疫表型和细胞形态学FAB分型。结果 IgH基因重排 2 8例 ,阳性率 31 81% ;TCRδ 基因重排 31例 ,阳性率 35 2 3%。两者均表达者 10例 ,阳性率 11 36 %。在 73例B系ALL中IgH基因重排 2 8例 ,阳性率 38 36 % ,TCRδ 表达 2 5例 ,阳性率 34 2 5 % ,两者均表达者 10例 ,阳性率 5 6 8%。在 15例T系ALL中未检出IgH基因重排 ,仅 5例为单纯表达TCRδ 基因重排 ,阳性率 33 33%。在B系ALL中IgH表达高水平与T系ALL中IgH未表达相比 ,( χ2 =13 74 ,P <0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 88例儿童ALL中的 85例获完全缓解 (CR) ,缓解率 96 6 % ,对其中 5例患儿IgH基因重排PCR动态观察 ,结果分别在完全缓解 (CR) 15个月、18个月、2 0个月、2 4个月时转阴。结论  ( 1)TCRδ 基因重排在儿童ALL中为高表达 ,在B系与T系ALL中表达相比 ,( χ2 =1 0 7,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 ( 2 )IgH、TCRδ 基因重排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重排 ,该项检测有助于ALL克隆性诊断和基因分型。 ( 3)监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合成6-氯喹唑啉类p21活化激酶4(PAK4)抑制剂,并对其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2-氨基-5-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环合反应、氯代反应、两次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制得6-氯-2-胺基-4-[(3,5-二(三氟甲基))苄基]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A类);以取代的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Claisen缩合反应、环合反应、取代反应制得6-氯-2-胺基-4-(1H-3-吡唑基)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B类)。采用HTRF技术测试目标化合物对PAK4的体外酶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2个6-氯喹唑啉类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ESI-MS和~1H-NMR谱确证;初步体外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A类化合物的活性弱于先导化合物Cl-02(N~4-3,5-双三氟甲基苄基-N~2-环己基喹唑啉-2,4-二胺),B类化合物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Cl-02,其中有8个化合物在1μmol·L~(-1)时对PAK4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伴11q23/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与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伴11q23/MLL异常AL的临床、形态学、免疫分型及11q23/MLL基因特征。结果:6例11q23/MLL,基因重排阳性AL患者,2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5a,4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型。免疫表型:2例M5a伴有CD14、CD33表达,4例ALL伴有CD10、CD19表达(均为B细胞ALL),6例患者均伴有CD34表达。FISH检测11q23/MLL基因重排均为阳性。3例患者早期死亡,3例化疗获得缓解,2例分别于缓解后3个月与6个月复发,1例骨髓持续缓解22个月,但出现多部位髓外浸润。结论:11q23/MLL基因重排主要见于M5a和B细胞ALL,多伴CD34表达,预后恶劣。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 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紫杉醇 135mg/m2 第 1天应用 ,3周重复。B组为紫杉醇 6 0~ 70mg/m2 第 1、8、15天应用 ,4周重复 ,均联合卡铂 ,至少 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初治 9例 (均为晚期肺癌 )有效率达 5 5 .6 % ,复治 18例 ,有效率达 4 4 .4 % ,总有效率达 5 1.9% ,其中 5例获CR ,另外 ,B组骨髓抑制明显比A组为轻 (P <0 .0 5 )。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对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肯定 ,特别是初治的晚期肺癌疗效更为显著。另外 ,紫杉醇分次应用疗效不减 ,但骨髓抑制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DHMEQ和多烯紫杉醇联合治疗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的效果.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多烯紫杉醇组、DHMEQ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于两髋外侧皮下分别接种细胞数目为5×106的ATC细胞系FRO,在2周时间内将药物进行腹腔内注射,多烯紫杉醇用量为每天5 mg/kg(第5和12天腹腔内注射),DHMEQ用量为每天6mg/kg(第5~18天腹腔内注射),动物实验的整个观察周期为32d.在第19天从不同治疗组中抽取1只裸鼠处死,取下瘤体做TUNEL凋亡染色.结果: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4组裸鼠的荷瘤体积均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因素、不同处理时间及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处理=54.05,F时间=300.18,F交互=70.06,均P<0.01).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的染色阳性凋亡细胞数多.4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烯紫杉醇组和DHMEQ组的凋亡指数皆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的凋亡指数高于多烯紫杉醇组和DHMEQ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联合应用NF-κB抑制剂和多烯紫杉醇治疗ATC肿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瘤体的增长,获得协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MALT1、CCND1、C-MYC和ALK基因重排.结果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29.03%(9/31),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61.11%(11/1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MALT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47.37%(9/19),套细胞淋巴瘤中CCND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8.88%(8/9),Burkitt淋巴瘤中C-MYC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100%(2/2)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75.00%(6/8).结论 基因重排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楞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土家族民间药物四楞麻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经各种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为:6″-syringyl-sesamoside (1),去咖啡酰基类叶升麻苷(decaffeoylverbascoside,2),calcelarioside B (3),类叶升麻苷(verbascoside,4),异类叶升麻苷(isoverbascoside,5),alyssonoside (6),sesamoside (7),山栀苷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8-乙酰山栀苷甲酯(8-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9),7-epiphlomiol (10)。其中化合物6″-syringyl-sesamoside (1)为新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合成2-羟基-3-氯甲基-5-甲基苯乙酮,并应用(HCHO)n/HCI系统进行氯甲基化,获得了满意的收率(90.4%)。结果:采用新方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2-羟基-3-氯甲基-5-甲基苯乙酮。结论: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多烯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卡铂(DICb)联合用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Ⅱ期临床研究。患者及方法:研究对象为事先未曾接受化疗、WHO临床表现(PS)<2的晚期NSCLC(ⅢB/Ⅳ)患者。化疗剂量:多烯紫杉醇80mg/m2,异环磷酰胺3.5g/m2,卡铂曲线下面积为5(按Calvert抯公式),均首日开始给药,随后预防性使用G-CSF。结果:入选的40名患者的反应和毒性均可评价:中位年龄64岁(48岁~72岁);PS1(0~1);性别29男/11女;分级ⅢB13例(33%),Ⅳ27例(67%)。确诊的癌症转移灶包括:淋巴结25例;骨7例;肝4例;脑5例;肺结节13例;肾上腺6例。缓解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消旋石杉碱甲的全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报道了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新型石松类生物碱:消旋石杉碱甲[(±)-Huperzine A]的全合成。采用5-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酮-2(7)为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重要中间体(14),后者经Michael加成,获三环系化合物(17),再经Wittig反应后,分得相应几何构型的化合物(24),最后经改良的Curtius重排和脱除保护基等反应,获全合成终产物(1),并与天然石杉碱甲的IR,~1HNMR,MS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精细立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肿瘤药物紫杉醇(taxol)是一类新型的纺锤体毒药物。已有的关于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其分子结构中六元A环的C-13侧链与C4-C5-C20四元氧环对活性有重要贡献。本文研究了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中5/7/6三环骨架C-4取代方式不同的化合物(4个)及6/8/6三环骨架C-4取代方式不同的3类化合物(10个)的晶体结构,阐述了晶态下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因C-4取代方式不同对分子立体结构的影响,从晶体学角度给出6/8/6/4骨架与抗癌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闫滢  胡冰  王刚  季楚舒  江丰收  何义富  王勇  孙玉蓓 《安徽医药》2011,15(11):1416-1417
目的比较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晚期食管鳞癌共42例,分为A、B两组。A组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予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有效率为66.67%,1年生存率为42.86%。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有效率为38.10%,1年生存率为33.33%,两组的疗效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较后者毒性反应轻。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疗效高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丹参中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并探究两类成分的协同作用。方法基于B3LYP/6-31G*优势构象,采用Gaussian 09W软件计算化合物的化学构型,使用QSAR模块及Orange软件计算影响化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物理化学性质;基于构效关系,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两类成分的协同作用,并采用血小板聚集试验,验证丹参中丹酚酸类和丹参酮类化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佳协同比例。结果在2种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中,油水分配系数(lgP)是决定酚酸类化合物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表面积(约)、lgP和水合能是决定丹参酮类化合物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2种活性化合物的最佳协同比例为30(酚酸类)∶1(丹参酮类)。结论丹参的抗血小板活性与两类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协同作用有关,lgP等结构参数能影响其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化疗前预处理,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天为1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0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RR)42.8%,临床受益率71.4%,中位生存期9.1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17.8%,其它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化疗患者CYP3A4*1G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紫杉醇血药浓度,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CYP3A4*1G基因多态性,探讨使用紫杉醇化疗患者CYP3A4*1G基因型与紫杉醇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不同基因型患者紫杉醇血药浓度分别为:CC型(0.097 6±0.042 9)μg/ml、CT型(0.102 4±0.046 6)μg/ml、TT型(0.106 5±0.036 7)μg/ml。3种基因型之间,紫杉醇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3A4*1G基因突变对紫杉醇血药浓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客观疗效、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时间和毒性反应.方法:入选31例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接受紫杉醇80~100 mg·m-2(d1,d8), 奥沙利铂130 mg·m-2(d2), 5-氟尿嘧啶 400~500 mg·m-2(d2~6), 21 d为1周期,疗程2~6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51.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为5个多月, 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3个月, 1年生存率为41.9%,2年生存率为13%.常见的毒性反应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低、腹泻和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等.结论: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显著、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邓健浩  肖淋  史道华 《中国药房》2012,(40):3831-3833
目的:为临床提高紫杉醇疗效并减轻其毒副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查询国内、外有关文献,就紫杉醇的代谢过程、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紫杉醇可以先经细胞色素P4503A4/5(CYP3A4/5)酶代谢为3’-P-羟基紫杉醇,再由CYP2C8酶代谢为6α,3’-P-双羟基紫杉醇;同时也可以通过CYP2C8先代谢为6α-羟基紫杉醇,再由CYP3A4/5代谢为6α,3’-P-双羟基紫杉醇。其药物代谢酶CYP2C8、CYP3A4、CYP3A5和药物转运体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存在相关性。结论:阐明紫杉醇的药物基因组学有助于认识卵巢癌治疗时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的规律性,使紫杉醇用于卵巢癌的治疗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α-(烷氨基甲基)-7-溴-4-芴甲醇Ⅰ和α-(烷氨基甲基)-2,7-二氯-4-芴甲醇Ⅱ的合成。动物筛选的初步结果表明,这两类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鼠疟作用。Ⅱ类化合物的抗疟作用比Ⅰ类化合物的强,Ⅱ类中的大多数化合物用25mg/kg的剂量即能抑制感染伯氏鼠疟原虫株(Plasmodium berghei berghei NK 65)小白鼠的原虫血症,其中Ⅱ_g,Ⅱ_b和Ⅱ_i用5mg/kg的剂量也能达到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9.
长形肉豆蔻 Myristica argentea Warb.含有多种木脂素。作者从该植物汽油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种木脂素,分别为 threo-aus-trobailignan-5(1,C_(20)H_(22)O_4)、erythro-aus-trobailignan-6(2,C_(20)H_(24)O_4),内消旋二氢愈创木酸(3,C_(20)H_(26)O_4)和樟皮碱B(4,C_(20)H_(24)O_5)。化合物1~3属于二苄基丁烷类木脂素,化合物4为二芳基四氢呋喃类化合物。化合物1和4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还分得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粗梗胡椒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粗梗胡椒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体积分数50%乙醇洗脱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以及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ruilignan D(1)、双(4-羟基苯基)甲醇(2)、N-苯乙基乙酰胺(3)、3,4-二羟基苯甲醛(4)、1-(3,4-二羟基苯)丙酮(5)、顺-4-羟基蜂蜜曲菌素(6)、blumenol B(7)、anomallenodiol(8)、N-trans-feruloyltyramine(9)、异落叶松脂素(10)、O-methylflavinantine(11)、glaberideⅠ4-O-β-D-glucopyranoside(12)。结论 化合物1~3、5、6、8、11和12为首次从胡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