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RS)是指狭窄冠状动脉在PCI术后于扩张原位所形成的新的狭窄,严重影响PCI术的效果。1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的现代机制研究1.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CI术使用的球囊、金属支架及其涂层药物对冠脉内膜的损伤和过度刺激导致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中造成的局部损伤导致血管内膜发生慢性炎症反应,这一慢性炎症反应与PCI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医药可起到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与肝肺脾肾相关,标实不外乎气滞、血瘀、痰浊,并据此确立治疗原则:以通为本,通补兼施。临床常见分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阻血瘀、气阴两虚兼血瘀、寒凝血瘀、热毒血瘀。中医对PCI术后心肌损伤再灌注、对PCI术后再狭窄的可起到防治作用,辅助疗法如针灸、穴位贴敷、药浴、调畅情志等均对PCI术后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中医以及中医辅助疗法是无创的低风险治疗方式,更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临床应用潜力尚待发掘。  相似文献   

4.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逐渐成为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冠心病患者首选,但PCI术后无复流或慢复流仍是PCI治疗后面对的攻关课题,并且PCI术后血栓形成占PCI术者1.2-3%,临床从无症状到心肌梗死表现各异,临床大多数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但尚存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围手术期再灌注损伤,无复流与慢血流,支架内再狭窄,术后心理康复等。近年来,中医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防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PCI术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可再次出现胸痛不适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PCI术后再发胸痛仍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血脉不通、心脉痹阻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血脉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涵盖气血经络的整体系统。本文将以以“血脉双治”为切入点,以名医名师临床用药配伍为依据,阐释治疗PCI术后再发胸痛的理论依据与内涵,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再发胸痛提供理论基础与治疗范式。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很多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仍感心前区疼痛。西医治疗以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节血脂等为主,而中医在治疗此疾病上颇有优势,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及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优势特色在防治PCI术后胸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PCI术后胸痛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是冠心病的严重血管病变,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基于营卫气血理论认识冠状动脉狭窄进展规律,提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属营卫失调、毒瘀阻络病变,治疗应从气血的运行与生成着手,调和营卫,维持气血运行,调和脉管内外稳态;益肾健脾,调节气血生成,平衡机体阴阳气血。祛痰逐瘀应贯穿治疗始终,立足斑块进展规律,先以活血解毒法阻抑斑块进展,后以软坚散结法消散斑块实邪。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是维持血管通透性、限制血管壁炎症活动、平衡凝血与纤溶系统的重要基础。血管内皮在病理因素持续性损伤下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和突出事件。"亢害承制"中医经典理论最初是对自然界生克制化、更替演变规律的高度概括,揭示了事物稳健运行的内在调控机制,而后逐渐演变为阐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机制及指导治疗遣方的重要法则。人与自然界相应,机体内在稳态环境也需在承制规律调控下达到脏腑功能充沛、气血生化不竭状态。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即"承者失制,亢者为害"的过程。五脏承制不及,气化无力,气血津液不得布散,壅塞脉道而成痰凝血瘀,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液高黏等痰瘀之邪不得化,反亢而为害,侵损脉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变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在"亢害承制"理论指导下,运用"调和脏腑、驱邪化浊"治法选方遣药,乘而制之,平其所亢,可有效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在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限制血管平滑肌增殖、降低血小板黏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开通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管腔的常用技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有效方法;但PCI术后20%~34%的患者在西药标准药物治疗下仍出现反复发作心绞痛[1]。其危险因素因素包括术后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功能分级、血管炎症反应、肥胖等[2]。该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证,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示,气虚、血瘀、痰浊等证多见[3]。笔者依此拟方益气祛瘀方应用于PCI术后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血脂、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患者采用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9例(39.73%),双支病变9例(12.33%),三支病变35例(47.95%)。冠状动脉窄狭程度:轻度54支,中度38支,重度31支,完全阻塞29支,总计病变血管数为152支(69.41%),无病变血管数67支(30.59%)。中医辨证分型表明:具标实征象者73例(100%),其中血瘀征象者73例(100%);兼痰浊者39例(54.4%);兼气滞者16例(21.0%);兼容凝者7例(9.6%)。具有明显本虚征象者63例(86.3%),其中气虚者57例(78.1%);阳虚者18例(24.7%);阴虚者28例(38.4%);阳脱者5例(6.8%)。73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其中以舌质的血瘀表现较为突出。80.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74.0%的患者存在口唇、齿龈颜色暗红、紫暗或淡暗现象。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候积分的相互比较,表明寒凝血瘀和阳脱血瘀为血瘀重症,气滞血瘀和阴虚血瘀为血瘀轻症,阳虚血瘀、痰浊血瘀和气虚血瘀的血瘀程度亦较重。寒凝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最多,气滞和阴虚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较少,气滞和阴虚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阳脱和阳虚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较重。结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血瘀症候积分值越大,血瘀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的血运重建,开创了AMI现代治疗的新纪元,减少了AMI患者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了预后,但AMI仍是冠心病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一年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仍在18%左右。相关冠状动脉局部病变的介入治疗为目前成熟并普遍推广应用的技术,但对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组织无复流现象,尽管近年来进行机械、药物干预的许多尝试。仍无理想的干预对策,原因在于AMI作为一种应激损伤引起的机体病变的复杂性,包括内皮功能障碍、高凝状态、氧化应激、微血栓形成等,使心肌组织无法得到理想灌注,心肌细胞不能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传统中医药包括益气、活血、解毒等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可作用于AMI后应激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如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内皮细胞功能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复杂成分和效应关系,复杂效应和患者预后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现代中医药防治AMI的疗效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颈椎病患者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所有患者行CT、MRI扫描并记录影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多见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多有增生样变,见椎间孔及椎动脉狭窄;风寒湿痹型多见骨质增生样变,尤以前缘为主,本证型多见颈椎曲度的变化及项韧带钙化现象;肝肾亏虚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多见椎动脉狭窄,并伴有椎间盘突出及横突孔狭窄;痰湿阻络型颈椎病患者,骨质增生以后缘为主,并伴椎间盘突出和前后径狭窄;气血两虚型患者各种病理类型不典型,分布比较分散。结论:从影像学角度角度来看颈椎病的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于江  肖虹  刘宇 《中国中医急症》2021,(2):227-229,27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病例共46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与非C1N组,记录患者基础资料、生化、手术、中医四诊、辨证分型等相关信息.观察分析CIN患者的中医...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涵盖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4个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痰浊血瘀证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尚存在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不统一、样本量不足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拓展。参考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联合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冠心合剂治疗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研究对象为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患者,经中医辨证符合气虚血瘀的证型。随机分为单纯PCI组和PCI+冠心合剂组。患者入选后记录其主诉胸痛、胸闷、心悸的症状和舌质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ck,ck-MB,AST、sC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IGF-1)。3个月后记录随访情况,包括患者主诉症状和舌质情况,比较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及IGF-1的变化。结果:PCI+冠心合剂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且较单纯PCI组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冠心合剂组患者IGF-I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较单纯PCI组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ALT、AST、HS-CRP、LDL-C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PCI联合冠心合剂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机理可能和升高IGF-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胸痹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归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证型分布依次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痰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痰瘀交阻证>单纯血瘀证>单纯痰浊证=单纯阴虚证>单纯阳虚证>单纯气滞证>单纯气虚证;进一步归纳:阳虚及其各兼证组(单纯阳虚证 阳虚痰瘀证 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及其兼证组(单纯气虚证 气虚痰瘀证)>阴虚及其兼证组(单纯阴虚证 阴虚痰瘀证)>气滞血瘀组>痰瘀交阻组>单纯血瘀组>单纯痰浊组>单纯气滞组.阳虚兼证组内出现率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见舌象有:舌质紫暗、淡紫、暗红、淡红,舌体胖大、齿痕、嫩,苔多白腻、白滑,脉象常见沉弦、沉弱、沉涩.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机复杂,虚实相兼;阳虚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探索《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的原理,力图寻找到中医之源,由此找到让人体恢复自愈能力的方法,也就是让人体元气恢复无为而治的方法,并在临床中检验这一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医理论的价值以及中医的根本特征,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思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减少血糖波动是目前干预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重点,也是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所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微循环障碍是胰岛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血糖波动的关键病理环节,而胰岛微循环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过度激活作为胰岛功能失代偿的使动环节,与胰岛内分泌细胞功能密切相关,是研究胰岛功能的关键靶点。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血糖波动与"脾气散精"障碍密切相关,脾不散"精"(血糖),精滞为浊,浊邪壅塞,是血糖稳态失衡的使动环节,亦为糖尿病全病程的关键病机。通过补益"脾"气以促进"胰"中精微物质的布散能够恢复糖调节激素间的平衡,从而减少血糖波动。目前,"脾气散精"对血糖波动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作者基于以往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基础,提出"脾气散精"环节通过促进机体胰岛微循环从而发挥其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稳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岛微循环局部RAS的激活状态相关。RAS系统在胰岛微循环中各信号通路的相互拮抗关系,与中医理论中脾气散精与固精作用的对立制约关系相类似。因此"脾气散精"环节对血糖波动的调节机制有必要从胰岛微循环RAS整体调控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索,以此揭示中医药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减少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