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F-FDG PET显像对致癎灶的定位及在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对致痫灶的定位及在引导外科手术和放射定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原发性癫痫患者110例,皆行^18F-FDG脑三维PET显像,通过目测和半定量方法分析图像.所有患者均行头皮脑电图(EEG)检查,其中26例行皮层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检查;66例行脑MRI及(或)CT检查.110例中17例行单侧颞叶切除术,69例行X刀或伽玛刀治疗.随访时间>1年.结果①110例中,PET显像阳性检出率为88.2%,明显高于EEG和脑MRI(分别为67.3%、43.5%,x^2值分别为13.88、24.17,P均<0.01),94.8%的病灶为低代谢灶,5.2%为高代谢灶.单病灶检出率PET显像明显高于EEG(分别为60.8%和35.1%,x^2=11.08,P<0.01).与ECoG或DEEG相比,PET对致痫灶的检出灵敏度为92%,定位准确性为87%.17例在PET显像引导下行颞叶切除术,69例在PET显像引导下行X刀和伽玛刀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18F-FDG PET对致痫灶的检出及定位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引导癫痫外科手术及放射定向治疗均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容  孙志勇 《放射学实践》2022,(10):1302-1308
【摘要】目的:观察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62例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治疗前均接受核磁共振(MRI)、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案对癫痫阳性检出率、癫痫致痫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据癫痫患者治疗后疗效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FDG PET/CT检查显示的脑代谢异常差异。结果:18F-FDG PET/CT联合MRI阳性检出率98.39%,较术前18F-FDG PET/CT检查的87.10%、术前MRI检查的72.58%明显高(P<0.05)。18F-FDG PET/CT联合MRI对癫痫病灶类别(单发病灶)诊断的准确率较术前18F-FDG PET/CT检查、术前MRI检查的明显高(χ2=5.899、5.309,P<0.017)。术前18F-FDG PET/CT检查对癫痫病灶定位诊断的符合率较术前MRI检查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17),但较18F-FDG PET/CT联合MRI的明显低(χ2=15.676,P<0.017)。62例癫痫患者预后良好患者37例(37/62),预后不良患者25例(25/62),预后良好组18F-FDG PET/CT联合MRI检查显示的病灶分布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MRI检查可明显提高对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价值,对指导癫痫患者手术选择和评估治疗疗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各种癫痫患者的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图像与致痫灶的关系 ,以期术前较准确地定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方法  73例癫痫患者 (男 5 1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2 3 .3岁 )行FDGPET脑显像 ,并与同期脑电图和MRI结果进行比较。 40例进行了手术疗效随访 ,其中 8例术后复查了FDGPET ,并比较FDGPET、视频脑电图 (VEEG)、MRI对致痫灶术前定位的准确性及脑代谢改变的不同图型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 72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皮层局灶为低代谢表现 ,仅 1例部分癫痫持续状态者表现出发作期的高代谢。②FDG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 ,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③ 40例手术患者中 ,属于Engels疗效分级I、II级的 30例手术切除部位应为确定的致痫灶 ,FDGPET、VEEG与MRI定侧定位准确性分别为 93 .3% ,73 3% ,5 3 3 % ,经 χ2 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④单侧颞叶低代谢手术效果好 ;对部分双侧颞叶低代谢者 ,切除其代谢减低更严重的一侧 ,发作也会改善 ;颞叶外癫痫手术效果不如颞叶癫痫好 ;病灶局限者 ,手术效果优于伴有其他部位皮层代谢改变者 ;单侧多脑叶代谢改变者 ,半大脑切除术效果好 ;双侧大脑多脑叶弥漫性病变者 ,手术效果差。结论 FDG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VEEG和形态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定位致痫灶在癫痫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EEG,MRI,PET检查,根据PET检查结果并参考EEG,MRI选择外科治疗方法(开颅手术,X刀治疗,立体定向手术)。开颅手术者,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观察术后疗效。结果:致痫灶位于颞叶22例,颞叶外6例,额颞区2例,30例患者中16例。30例患者中16例行开颅手术,10例X刀治疗,4例立体定向手术。术后除2例癫痫发作无明显改善外,余28例发作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18F-FDG PET检查术前定位致痫灶有助于选择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微  李云波 《放射学实践》2019,34(12):1385-1389
【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PET-MRI检查中联合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双反转恢复(3D SPC DIR)序列和18F-FDG代谢显像对脑内癫痫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难治性癫痫的18F-FDG PET-MRI资料。25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颞叶癫痫19例、额叶癫痫4例、顶叶癫痫2例。所有患者采用薄层T1WI、T2WI、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MPRAGE)和3D SPC DIR序列进行MRI检查。PET和MRI同步扫描。分析双反转恢复序列在PET-MRI检查中对致癫灶的定位诊断准确性。结果:25例患者中常规序列MRI联合18F-FDG检出病灶13例(52%),SPC DIR序列联合18F-FDG检出病灶21例(84%),两种检查方式对癫痫病灶定位诊断准确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34)。结论:癫痫灶术前定位采用一体化PET-MRI时,建议加扫3D SPC DIR序列,能提高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18 F-FDG PET显像对致痫灶的定位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 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对癫痫灶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难治性癫痫患者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19.0岁 ,平均病程 8.2年。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 18F -FDGPET显像 ,结合脑电图 (EEG)及MRI、CT对 2 1例患者进行开颅手术 ,术中在皮层脑电图 (EcoG)监测下行致痫灶切除术 ,并送病理学检查 ;另 1例进行立体定向杏仁、海马损毁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疗效。结果  2 2例癫痫患者中 ,2 1例 18F -FDGPET显像阳性 (95 .5 % ) ,2 0例表现为发作间期低代谢灶 ,1例为发作期高代谢灶 ;EEG检查阳性 17例 (77.3 % ) ,其中 8例无定位意义 ;CT、MRI阳性者 5例 (2 2 .7% ) ;18F -FDGPET定位的致痫灶与EcoG一致的有 18例 (85 .7% ) ,不完全一致的 2例 ,不一致的 1例 ;18F -FDGPET显像阳性 19例中 ,18例手术病理异常 (94.7% ) ,PET阴性的 1例手术病理为正常脑组织 ;开颅手术治疗后 ,癫痫发作完全消失者 9例 (4 2 .9% ) ,癫痫发作次数减少 5 0 %以上者 9例 (4 2 .9% ) ,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 3例 (14 .3 % ) ;另 1例进行立体定向杏仁海马损毁术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18F -FDGPET显像对致痫灶的定位诊断灵敏、准确 ,对指导癫痫外科手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头颅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及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6例已确诊的癫痫病人分别进行EEG、VEEG、SPECT、CT及MRI检查,对EEG、VEEG、SPECT、CT、MRI定位致痫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EEG异常126例,局灶棘波52例(41.3%);VEEG异常126例,局灶棘波114例(90.5%),两组局灶棘波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SPECT异常105例(83.3%),MRI异常32例(占55例的58.2%),CT异常5例(占48例的10.4%)。结论:VEEG、EEG、SPECT、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难治性癫痫病人术前致痫灶的定位和指导手术治疗有较大的廊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各种癫痫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图像与致痫灶的关系,以期术前较准确地定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方法 73例癫痫患者(男51例,女22例,平均年龄23.3岁)行FDG PET脑显像,并与同期脑电图和MRI结果进行比较,40例进行了手术疗效随访,其中8例术后复查了FDG PET,并比较FDG PET,视频脑电图(VEEG),MRI对致痫灶术前定位的准确性及脑代谢改变的不同图型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1)72 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皮层局灶为低代谢表现,仅1例部分癫痫持续状态者表现出发作期的高代谢。(2)FDG 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3)40例手术患者中,属于Engels疗效分级I,II级的30例手术切除部位应为确定的致痫灶,FDG PET<VEEG与MRI定侧定位准确性分别为93.3%,73.3%,53.3%,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4)单侧颞叶低代谢手术效果好;对部分双侧颞叶低代谢者,切除其代谢减低更严重的一侧,发作也会改善,颞叶外癫痫手术效果不如颞叶癫痫好,病灶局限者,手术效果优于伴有其他部位皮层代谢改变者:单侧多脑叶代谢改变者,半大脑切除术效果好;双侧大脑多脑叶弥漫性病变者,手术效果差。结论 FDG 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VEEG和形态学影像技术。FDG PET的代谢图形可帮助临床医生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18F-FDG PET-CT脑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灶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15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脑显像、长程/视频EEG检查,其中29例定位仍不确切者行颅内电极EEG检查,手术切除组织术后送病理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1)本组152例患者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80.92%(123/152),长程或视频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43.42%(66/152),两种检查方法定位致痫灶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1);(2)本组29例患者颅内电极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灵敏、有效,其价值优于长程/视频EEG;18F-FDG PET-CT脑显像对颅内电极埋置有指导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癫痫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视频脑电图(VEEG)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VEEG监测异常的癫痫患者45例,当患者出现临床发作和(或)脑电图出现典型癫痫波时30 s内注入锝-双半胱乙酯(^99Tc^m-ECD),30 min后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比较癫痫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期SPECT和VEEG定位的一致性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45例癫痫患者中,发作期SPECT定位阳性率为93.3%(42/45),均表现为高血流灌注灶,其中40例(95.2%)表现为单叶局限性高灌注,2例(4.8%)表现为多个病灶高灌注.VEEG监测结果为:31例患者VEEG表现为局灶性异常放电,明确定位达68.9%(31/45),各导联同步对称性异常放电不能定位者占所有患者的31.1%(14/45).比较二者定位结果发现,对于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发作期SPECT和VEEG定位的一致性为83.9%(26/31);对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患者,VEEG表现为各导联同步对称性异常放电,而发作期SPECT则显示为孤立高血流灌注灶,故二者定位无一致性.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期SPECT和VEEG定位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78,P<0.05).结论 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与癫痫发作类型相关.对于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二者联合定位可指导手术治疗;而对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VEEG联合定位无一致性,需借助于其他检查方法方可明确定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脑3D显像在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致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癫患者60例均行24h头皮脑电图、MRI、18F-FDGPET/CT脑显像。25例行皮质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PET/CT图像经过目测和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0例中,18F-FDGPET/CT脑显像阳性者57例,检出率95%,其中患者处于发作间期56例,PET/CT表现为低代谢灶者53例,发作期4例,PET/CT上均表现为高代谢灶。(2)PET/CT显示80%为单发灶(48/60),15%为2个以上病灶(9/60)。单发灶中,66.7%位于颞叶(32/48),另33.3%位于颞叶外皮质(顶叶6例,额叶10例)。(3)PET/CT与皮质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符合率为96%(24/25)。(4)32例颞叶癫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结果EngelⅠ~Ⅱ级者30例。非颞叶癫16例,行致灶皮质切除术,12例达EngelⅠ~Ⅱ级。3例未检出致灶,9例DEEG定位双侧致灶未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颅内有病灶癫及明确的颞叶癫患者,PET/CT与EEG以及MRI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于没有病灶及非颞叶癫患者,PET/CT是一种无创、敏感、有效的定位癫源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发作间期PET显像与发作期SPECT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PET显像与发作期SPECT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对54例癫痫患者行发作间期PET和发作期SPECT2次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发作间期PET显像示低代谢者中33例(61.1%)表现为单叶局限性低代谢,21例(38.9%)表现为多个病灶或弥漫性改变。发作期SPECT显像50例可见高灌注灶,高灌注中37例(74%)为单叶局限性高灌注,13例(26%)为多个病灶,未见弥漫性高灌注。2项检查比较,46例(85.2%)2项检查结果相符合,其中32例(69.6%)显示为颞叶病灶。发作间期PET示多病灶及弥漫性改变者于发作期SPECT为像时为9例(42.9%)转化为单叶局限性病灶,7例(33.3%)排除了部分低代谢病灶。结论:癫痫灶灌注与代谢改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发作间期PET显像定位癫痫灶解剖结构显示较为清晰,发作期SPECT显像替代发作期PET检查可提高定位特异。2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排除非致痫性病变和发作过程中痫性电活动的泛化,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3.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6):335-336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定位致痫灶在癫痫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EEG、MRI、PET检查,根据PET检查结果并参考EEG、MRI选择外科治疗方法(开颅手术,X刀治疗,立体定向手术).开颅手术者,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观察术后疗效.结果致痫灶位于颞叶22例,颞叶外6例,额颞区2例.30例患者中16例行开颅手术,10例X刀治疗,4例立体定向手术.术后除2例癫痫发作无明显改善外,余28例发作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18F-FDGPET检查术前定位致痫灶有助于选择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智力及日常生活。但是癫痫的治愈率却非常低,因为之一就是致痫灶的准确定位。临床上用于致痫灶定位的主要方法有: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扫描、脑磁图以及PET脑显像等。PET腩显像可以从脑组织代谢、血流灌注、生化、功能、氧耗、化学递质及神经受体等方面对致痫灶进行定位,提高了致痫灶的检出率,从而为癫痫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癫痫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智力及日常生活.但是癫痫的治愈率却非常低,因为之一就是致痫灶的准确定位.临床上用于致痫灶定位的主要方法有: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扫描、脑磁图以及PET脑显像等.PET腩显像可以从脑组织代谢、血流灌注、生化、功能、氧耗、化学递质及神经受体等方面对致痫灶进行定位,提高了致痫灶的检出率,从而为癫痫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142例癫痫病人进行间歇期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并与脑CT、MRI、EEG、皮质脑电图(ECoG)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ECT阳性率最高(75.4%),CT和MRI分别为52.0%和56.7%.SPECT能准确定位癫痫灶,与埋藏式ECoG或术中ECoG标测结果(n=51)的符合率达92.0%。致痫灶的病理改变多为隐匿性脑血管畸形、胶质增生、局灶性神经元固缩、变性及排列紊乱等。研究表明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有效方法,灵敏度优于CT和MRI,定位价值优于EEG,对于制订癫痫的手术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临床疑似有骨转移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9~86(48.8±14.5)岁。将患者分为原发盆腔肿瘤组(63例)和非原发盆腔肿瘤组(85例)。所有患者在首次行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后,对骨盆的异常浓聚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SPECT、CT、SPECT/CT、MRI)随访6个月至1年,通过随访结果,比较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符合率、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个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 结果 SPECT平面骨显像共检出309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23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77.3%(239/309),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2.9%(208/22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77.3%(34/44)。SPECT/CT融合显像共检出367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34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1%(349/367),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8.4%(299/30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7%(50/57)。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诊断符合率、骨转移的诊断准确率、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595、28.795、4.546,均P<0.01)。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盆病变中检出的病灶数多于SPECT平面骨显像,原发盆腔肿瘤组检出病灶数多于非原发盆腔肿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85,P=0.036)。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以SPECT/CT最高(84%,52/62),其余依次为SPECT(79%,48/61)、MRI(76%,47/62)和 CT(65%,39/60),其阳性预测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2,P=0.003)。 结论 与SPECT平面骨显像相比,99Tcm-MDP SPECT/CT可以提高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灶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和原发性盆腔肿瘤骨转移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发作期脑血流灌注显像规范化采集的程序及方法。方法:通过对41例癫痫患者发作期显像,并与脑电图及MR的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手术后病理,探讨癫痫发作期提高致癫灶检出率的方法。结果:规范发作期脑血流灌注采集方法后,可检出92%的致癫灶。结论:发作期脑血流灌注显像的规范化采集可明显提高致癫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和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两种分子影像学技术对难治性颞叶癫痫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TLE患者2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发作间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常规MRI扫描和1H-MRS成像。将两种分子影像学检查技术,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和1H-MRS,对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9例单侧TLE患者,常规MRI发现异常18例,其中海马硬化16例,定位率62.07%。SPECT异常21例,定位率72.41%,其中,MRI阴性病例中27.27%(3/11)的患者SPECT为阳性1。H-MRS发现异常18例,定位率62.07%,但MRI阴性病例中36.36%(4/11)的患者MRS为阳性。结论:SPECT对TLE功能异常脑区敏感,尤其是颞叶新皮质的异常1。H-MRS对早期海马硬化比MRI敏感。此两种分子影像学技术都能有效定位颞叶致痫灶,相互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0.
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手段,对于控制和治愈难治性癫痫,将致痫灶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而术前精确定位致痫灶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功能影像学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SPECT、PET及功能性磁共振(fMRI)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均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临床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