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38例)和观察组(阿昔洛韦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MMP一9)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而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清、脑脊液NSE、PCT、IL一6及MMP一9水平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疗效相对较佳,对于改善神经功能及控制炎症均有积极的作用,且患儿的免疫状态也呈现出持续改善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分别从一般性处理、心理、高热、颅内高压、昏迷期、药物以及饮食等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儿住院时间35~52d,平均(39.5±3.8)d,仅有1例(3.2%)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有1例(3.2%)因病情过重放弃,其余29例(93.5%)均好转后出院。结论:妥善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是确保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次所行之护理方法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2004年7月-8月份在浙江省舟山地区发生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简称病脑)的流行,经证实为埃可病毒感染,现将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患儿7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共72例均治疗后痊愈,治愈率100%。但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可以有效安全、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6.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膜炎部分病原学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92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I、HSV-Ⅱ)、柯萨奇B组病毒(CoxBV)、埃可病毒(ECHO)、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IF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HSV、CoxBV、ECHO、EBV、AdV、IF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8.69%、19.56%、23.91%、3.26%、4.34%、5.43%。结论提示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昔洛韦在治疗小儿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确诊为小儿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60例患者均给予胞二磷胆碱、氨基酸/低分子肽,部分患者静脉滴注丙球等活化脑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支持治疗;治疗组还给予阿昔洛韦10m g/k g,溶于100m 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一天三次,每次滴注在1 h以上.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记录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和以后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和80.00%;治疗组的死亡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χ2=7.789、5.001、5.342,P<0.05).结论 小剂量阿昔洛韦在治疗小儿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中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患者毒血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不良反应较少,使用广泛,患者耐受性好,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小儿埃可病毒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158例诊断为小儿埃可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8例埃可病毒发病时间在8-10月份,发病年龄2-14岁儿童,男性多见;起病急,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部分发病前或发病时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脑脊液异常率高。结论此次埃可病毒性脑膜炎在同心县流行,临床症状轻、病程短,进行针对性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260例临床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规律。方法: 对26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血、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明显高于7岁以上组;除均发热外,缺乏神经系统典型表现,惊厥占8.1%,精神萎靡54.6%,伴消化道症状61.5%,皮疹38.4%,白细胞升高57.6%,心肌酶谱增高26.9%,脑电图异常73%,脑脊液异常99.2%;251例痊愈,7例合并癫疒间控制良好,2例病死。结论: 脑脊液、脑电图为病毒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血液检查及临床表现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妥泰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癫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病毒、降颅压、控制癫痫发作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再采用丙种球蛋白和妥泰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治疗总有效率为94.%及68.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妥泰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癫痫临床效果较好,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马卉  丁月慧 《中原医刊》2011,(20):124-125
病毒性心肌炎(VM)系指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性改变,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损害。病毒感染时,病毒不仅局限于引起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也常可引起心内膜、心包的炎性改变,本病的预后与心肌病变的范围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由于此病需经数周或数月后可获临床治愈,少数可迁延数年或长期遗留顽固性房性或室性早搏,因此正确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探索病毒性心肌炎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CT、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CT扫描36例,CT增强扫描18例,MRI扫描28例,通过CT、MRI检查情况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CT、MRI检查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病毒性脑膜炎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室旁、皮层下及皮层部位,CT平扫为低密度病灶,脑回样强化或室管膜及脑膜下显著强化;MRI扫描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脑回样强化或无强化。结论 CT、MRI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脑膜炎为一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 ,将会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阿昔洛韦 (AciclovirACV)为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2月经用阿昔洛韦治疗的病毒性脑膜炎 30例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2月住院的病毒性脑膜炎 5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对照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在本组病人中有 2 0例于发病前一周有发热、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例有轻度腹泻、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综合治疗+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综合治疗+阿昔洛韦治疗+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邵慧军 《浙江医学》2007,29(6):554-556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较困难,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发病2周内人院的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海英 《当代医学》2012,18(22):140-141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VE)的临床效果.方法 VE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实验组加用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结果 实验组痊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χ2=14.74,P<0.01),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χ2=7.65,P>0.01).两组临床症状开始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如表2所示,实验组头痛、发热和意识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9.7823,P<0.05;t=9.7931,P<0.05;t=9.3446,P<0.05;t=9.9985,P<0.05).结论 我们认为,神经节苷脂作为一种辅助药物应用于VE患儿,最大的临床意义在于改善和恢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后遗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脑实质炎症称为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治疗好转后少数会留有肢体瘫痪、脑神经麻痹、继发性癫痫、智力减退等后遗症,不但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属带来巨大负担和痛苦。目前国内外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方法,故探讨如何降低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73例,经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干预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何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2):1119-1119,1107
2003年6月下旬,我县境内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人数骤升,呈流行趋势。我院儿科自那时起至10月31日共收治此类患者17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