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大叶合欢(Albizzia lebbek)种子和茜草科山黄皮属植物山石榴(Randia dumetorum)果实中的皂甙对醋酸铜诱发兔排卵的影响。给予大叶合欢总甙200毫克/公斤口服二天,可抑制60%实验动物的排卵作用,并显著降低卵巢中出血点平均数;但山石榴皂甙的抗排卵作用不明显。实验方法:植物原料经干燥、粉碎并以石油醚脱脂后,用乙醇提取完全。回收乙醇,醇浓缩液依次用己烷、氯仿、四氯化碳和丙酮提取去除杂质后,以少  相似文献   

2.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作为皂草苷的糖苷配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中的许多化合物已被用作传统医学的抗炎药物。目前,一些三萜类化合物已被报道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抗AIDS作用。笔者讨论了一些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in)的果荚常用作肥皂。已证实自无患子中分离得到的常春藤皂甙无(Hedergenin)是A环第4位上有羟甲基的天然三萜。已有人报告,三萜类的粗桔梗皂甙(Platycodin)和柴胡皂甙元A(Saikogenin A)具有抗炎活性。本文用角叉菜胶引起大鼠后肢足跖水肿,大鼠肉芽肿囊(Granuloma pouch)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等方法研究常春藤皂甙元和无患子粗皂甙的抗炎活性。也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所致  相似文献   

4.
洋常春藤叶皂甙具有抗真菌、驱虫、灭螺、抗利什曼原虫和抗突变等活性。已发现,其中主要皂甙与常春藤甙元和齐墩果酸有关。作者曾报道常春藤皂甙B、C和D的分离和鉴定。本文报道从叶中分得5种三萜皂甙及其结构测定。其中常春藤皂甙G为一已知皂甙即葳岩仙皂甙F,其它4个为新的皂甙,分别命名为常春藤皂甙E、F、H和I。常春藤干叶,用甲醇-水(60:40)提取,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加入丙酮振摇得一沉淀物,  相似文献   

5.
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 Abrus cantoniensisHance 全草在中国民间作为治疗肝炎的药物,并在临床上得到证实。作者在经过初级培养的大鼠肝细胞中通过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模型,对该植物抗肝毒活性成分三萜类皂甙kaikasaponin Ⅲ和大豆皂甙Ⅰ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 GPT 和 GOT 的水平,评估了这2个皂甙(甘草甜素为阳性对照药)的抗肝毒活性。测试剂量为10、50、100、200、和500μg/mL,大豆皂甙Ⅰ抑制 GPT 和 GOT 水平的升高,除剂量为500μg/mL 外,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天然药物     
083.柴胡提取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和无生物活性的柴胡皂甙的简易比色测定法据报道柴胡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促进新陈代谢、抗炎和抗菌等活性。为了对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及其制剂进行质量评价,作者等建立香草醛和硫酸试剂比色法对柴胡皂甙及其皂甙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具有抗炎作用等生物活性的柴胡皂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和日本,日本皂荚 Gleditsiajaponica 和肥皂荚 Gymnocladus chinensis 的果实用作利尿和祛痰药,其甲醇提取物有抗HIV 作用。从它们的甲醇浸膏正丁醇提取物(活性部位)中分别分离得到具有明显抗HIV 活性的已知三萜皂甙-皂荚皂甙 C  相似文献   

8.
丝瓜叶中丝瓜皂甙O的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龙  鲁灵恩  蔡元聪 《药学学报》1994,29(10):798-800
丝瓜叶中丝瓜皂甙O的化学结构研究梁龙,鲁灵恩,蔡元聪(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重庆630065)丝瓜(LuffacylindricaRoem.)为常食蔬菜,其果实和藤叶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我们从丝瓜叶中分离出13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前文(1~3)已...  相似文献   

9.
熊果酸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彩莲  冯锋 《药学进展》2011,35(1):23-29
综述了近年来对熊果酸的结构修饰及其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熊果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炎、抗HIV等药理活性,故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熊果酸进行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探索,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候选化合物,已成为该化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向润清  范源 《药学研究》2019,38(2):63-69
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夏枯草、女贞子等多种药用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体内外研究表明,熊果酸抗瘤谱广,且对正常细胞毒性低,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肿瘤候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后具有更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现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熊果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无患子科凹缘无患子(Sapindusemarginatus Vahl.)和无患子(S.mukorossiGaertn)的果实具有杀灭人和鼠精液中精子的作用。从无患子果皮和果实中已分离出无患子甙(mukorosin)和其它三萜皂甙,一种含有无患子混合皂甙的阴道内避孕药也已制成。虽然已有从凹缘无患子的果实和叶中分离凹缘无患子皂甙和少量黄酮化合物的报道,但对其果实的重新研究,除得到以前报道的皂甙外,又分离出两种新的三萜皂甙,暂定名为凹缘无患子甙(emaarginatoside)B和C。凹缘无患子的果皮打粉后,用乙醇提取  相似文献   

12.
天然甾体皂甙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怡 《中国新药杂志》2000,9(8):521-524
对6种薯蓣属植物和1种龙舌兰属植物中的甾体皂甙做了系统研究,鉴定了近20个甾体皂甙的结构并初步探索了它们的生物活性。以甾体皂甙元为母核,参考已知的天然甾体 糖的连接方式,定向的半合成甾体皂甙,并进行药理活性筛选,寻找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药物创新中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人参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在东方国家中已有五千余年的使用历史。作者等曾细致地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到一系列的四环三萜类达玛烷皂甙(dammaranesaponins),命名为人参皂甙Ra~Rh。这些达玛烷甙是人参属植物所特有的,故对人参的药理研究一般都集中在这些皂甙的生理活性上。近来北川等曾从人参中分离到一些下甚稳定的酸性内二酸单酰人参皂甙-Rb_1,-Rb_2,-Rc和Rd,收率颇高。另外又获得一个酸性的五环三萜类齐墩果酸葡糖醛酸甙,命名为人参皂甙Ro(即chikusetsusaponin-V)。但这种齐墩果酸甙却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不是人参属植物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14.
达玛烷三萜是四环三萜类中重要的一类,分布于高等植物如桦科、五茄科、栋科、云香科、鼠李科、橄榄科、茜草科以及羯布罗香科的龙脑属和半日花科等,近来在菊科的千里光属和蒿属,也发现有该类衍生物的分布。由于达玛烷(Ⅰ)三萜及其甙类,特别是人参皂甙类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因而从本世纪初就引起广泛地注意,对这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仅就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和生理活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白茅根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白茅根为中医传统常用中药,用作利尿和抗炎剂.本文对白茅根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晚近自该中药中分得一些重要的化学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内酯、甾醇及有机酸等,以及有关其止血、利尿、抗菌和抗肝炎等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从高丽红参中分离得到四种非皂甙组分,即酸性多糖、腺苷酸、焦谷氨酸和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酸性多糖明显地抑制脂肪细胞中由毒性激素-L诱导的脂肪分解。毒性激素-L被认为是肝癌病人腹水液中的溶脂和厌食因素。此酸性多糖的结构已被测定。除了抗脂肪分解活性以外,酸性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远志属药用植物中的各种皂甙类成分及其生理活性。远志属药用植物中皂甙类成分丰富且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很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壮药红鱼眼三萜类成分的镇痛和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用二甲苯使小鼠致炎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抗炎作用。结果红鱼眼三萜类成分对醋酸致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炎性水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红鱼眼三萜类成分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从欧洲七叶树 Aesculus hippocastanumL.种子中得到的β-七叶素(β-escin)由30多种齐墩果烷-12-烯型五环三萜类皂甙组成。该植物主要成分为原七叶皂甙元(pro-toescigenin)和玉蕊精醇(barringtogenol)C的衍生物。β-七叶素制剂广泛用于抗炎、血管  相似文献   

20.
植物活性成分结构多样性和其作用多靶点的特点, 已使其成为寻找抗HIV-1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从植物中获得结构新颖的抗HIV-1活性先导化合物, 本文应用HIV-1蛋白酶(PR)、逆转录酶(RT)和整合酶(IN)筛选模型, 对45个来源于毛茛科、芸香科和五味子科等植物的结构清楚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活性测定。12个三萜类化合物中8个具有抑制HIV-1 PR活性, 其中2个还具有抑制IN活性; 1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中2个具有抑制HIV-1 RT活性。6个生物碱类、7个黄酮类及5个其他结构类型的化合物都无明显抑制3种复制酶的作用。植物来源的三萜类化合物抑制PR或IN的活性较好, 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