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祝选  钟春平  李彬 《广西医学》2011,33(2):238-240
目的 调查分析南宁市高校低年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心理及需求.方法 随机选取南宁市各高校低年级学生1 350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及态度、影响受调查者参加无偿献血的心理、受调查者对献血后的需求.结果 1 350名被调查者中,接受过无偿献血宣传1 149人(85.11%),赞...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大学生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方法,分层系统抽取某学院28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填式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结果 28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1.57±1.40)岁;男性65人(占23.2%),女性215人(占76.8%)。其中,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占26.8%。经单因素χ2检验,发现无偿献血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对献血体质量要求的认知、对优惠政策的认知、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对献血用具的态度、家人的态度、他人劝说。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偿献血有关的是年龄(OR=2.677,95%CI:1.394~5.142,高年龄组献血率高于低年龄组),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OR=2.907,95%CI:1.367~6.184,知晓无偿献血间隔时间的献血率高于不知道的),他人劝说(OR=3.588,95%CI:1.835~7.017,易受他人的影响的献血率更高)。结论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参与率较低,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无偿献血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无偿献血者做出献血决策的相关社会认知因素,为招募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668名无偿献血者开展问卷调查,同时访问相关知情人士。结果:常住人口比流动人口无偿献血的次数更多,P0.05,愿意再次献血占总人数的85.6%(568/664),不清楚或不愿意再次献血占总人数的14.4%(96/664),其中常住人口倾向更为明显。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无偿献血者做出献血决策的相关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对无偿献血认知、血液知识认知、免费用血政策以及献血安全认知。结论:以无偿献血者做出献血决策的因素为依据,积极宣传相关献血知识,拟定有效方案,落实无偿献血者的招募与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探索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为高校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和血站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层抽取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及以上的本科学生共420名。结果调查显示大三及以上献血率比大一、大二高,献血者与非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有差异性,获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报刊杂志,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动机是无私奉献,回报社会,非献血者未参加献血主要原因是害怕传染疾病和担心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家人对无偿献血的支持态度极大地影响大学生参与献血的行为,对无偿献血的建议主要为加强宣传力度及血液用途公开化。结论大学生对献血认知水平较高,但仍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深化无偿献血的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方法,可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认知,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参与度。 方法 于2016年5月4日—2016年11月1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几所南京地区医学院校自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献血经历、献血态度及影响因素、对献血及其相关法律的认知。对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最后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有献血经历的占19.36%。其中,男同学献血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女同学(P<0.001)。进行年级分析发现,献血率最高的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同学(42.1%),其次为大三(27.5%)和大二(22.4%)的同学。大学生献血动机各不相同,最重要的原因是认为自己身体好,应该去帮助别人。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公民无偿献血是有必要的,并且对有无偿献血经历的人群产生敬佩感(67.54%)。但大部分学生对于无偿献血存有顾虑,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安全和对献血机构的不信任,部分学生是由于没有合适的献血机会。无献血经历的学生表示,在安全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无偿献血(86.1%)。部分学生对无偿献血事业缺乏足够认识,61.1%的同学认为家人或自己受益能提高自己献血积极性。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而绝大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血液循环、血液再生以及献血对人体的益处不了解。 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是积极的,部分学生对无偿献血有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不足,安全便捷的献血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新生专业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问卷调查2009级449名新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般情况、父母职业、生源地和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4.63%新生知道医生的基本素质、67.48%知道医学的目的、40.31%知道基层卫生服务趋势、40.09%知道高职与普通高教区别、37.42%知道医学的学习方法、32.29%知道医学模式与学科分类、新医改及全科医学的含义知晓率仅为21.16%和2.67%;其认知程度受父母职业及生源地影响(P<0.05),与性别、年龄没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专业认知度较低,有必要对临床医学专业新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相关知识社会实践调查和参与卫生公益活动可能是提高学生专业认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志森 《中外医疗》2010,30(17):147-147
目的对东莞市高校无偿献血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无偿献血工作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更好的展开。方法将东莞市2008年1~12月高校采血点无偿献血者分为新生组和老生组,另选取街头流动点献血作为社会组,对3组献血者的献血频率、献血量和献血反应作出比较。结果新生组与老生组在初次献血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老生组与社会组再次献血率则差异不大;在献血量上,3组在没有明显差异;在献血反应上,新生组与老生组和社会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队伍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待发掘,是建立一支长期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项目的实施一是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原因,及对无偿献血的认知;二是针对献血的状况寻求其解决措施,提高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方法:就嘉兴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献血率仅为19.6%,在献血者中72.2%出于无私奉献,在未曾献血者中58.5%因为担心献血卫生条件不合格和出于对血液管理机制不透明的担忧而未曾献血。结论:大学生有献血的热情,但由于自身的条件及外部条件(献血宣传、献血卫生条件、反馈机制等)的影响导致献血人数并没有呈现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影响医科大学学生献血行为的因素,探索并推广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动员的途径。方法:应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广东医学院8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学生的性别,知识结构,学校的行政手段,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献血回报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及用血报销制度的了解程度,接受献血知识信息的途径是影响医科大学学生参加无偿献血行为的因素。结论:医学生是无偿献血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宣传、引导,以获得高校与血站的“双赢合作”,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科学、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影响医科大学学生献血行为的因素,探索并推广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动员的途径.方法 应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广东医学院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回收857份,有效问卷836份.学生的性别,知识结构,学校的行政手段,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献血回报方式以及用血报销制度的了解程度,接受献血知识信息的途径是影响医科大学学生参加无偿献血行为的因素.结论 医学生是无偿献血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宣传、引导,以获得高校与血站的双赢合作,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科学、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蚌埠市4所高校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探索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获得受访者的一般情况、无偿献血意愿和对无偿献血相关常识的了解程度;计算出受访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率;分别根据性别、学历、年级和专业分组比较不同组别间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率和对无偿献血相关常识的了解程度;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因素.结果 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率为72.2%(818/1132),其中,女生高于男生(P<0.01),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P<0.01),理工医类学生高于文史哲类学生(P<0.01),本科生高于专科生(P<0.03).对于血液生理常识的认知,各组得分均不高,其中,男生低于女生(P<0.05),专科生低于本科生(P<0.05);对于无偿献血认知和献血安全认知,各组得分均不高,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免费用血政策的认知,各组得分均很低,其均值在30分左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生理常识认知、无偿献血认知、献血安全性认知、免费用血政策4个因素均是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重要因素.结论 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较强,但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加强无偿献血知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街头无偿献血者调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街头无偿献血群体对于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广州市街头无偿献血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无偿献血者调查问卷>,于2010年3月15日-4月5日期间在广州血液中心各流动献血点对12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1双人录入数据并质控,PASW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并且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5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所选献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并且总结其影响因素情况。结果:500名无偿献血者中351名表示愿意进行再次献血,所占比率为70.2%,影响因素为献血服务互动质量,献血宣传以及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感受等。结论:献血服务互动质量,献血宣传以及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感受是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主要因素,血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西大学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情况,对献血知识的了解以及对献血事业的热情度;分析大学生没有参与无偿献血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大学生献血率,保证临床供血的需求。方法此项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大学城各大高校进行抽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内容包括接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献血工作的满意度、社会支持度、献血基本知识等。结果发放的2000份问卷中共收回194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7.00%,有效问卷1900份,有效率95.00%。经统计分析,山西大学城大学生无偿献血率为17.00%,总体情况上,女生无偿献血率高于男生,大四学生高于其他低年级学生,医学类专业的学生高于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结论山西大学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活动的支持率很高,但无偿献血率较低。我们应该加大无偿献血在山西高校的宣传力度,多开展无偿献血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刘学东  代全胜  张英 《医学综述》2013,19(14):2669-2671
目的分析计划无偿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认识途径和献血动机,献血环境对献血者的影响,探索自愿无偿献血招募模式形成的因素。方法选择2000~2005年共计7000份计划无偿献血者资料、2005~2010年8000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资料,采用统计软件分析献血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500名计划无偿献血者和500名自愿无偿献血者,对其献血历程进行调查。结果计划无偿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明显不同;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初步认识来源于血站和媒体的无偿献血宣传,通过献血者之间的献血信息沟通交流,认识成熟,最终加入献血者队伍,计划无偿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有明显的区别;献血环境对献血者的献血行为有重要意义。结论有目的、有策略地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对巩固现有无偿献血者,发展新的无偿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调查,为本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期间的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261名献血人员中,男性19344名,女性14917名;年龄20-50岁占总献血人数91.07%;无偿献血者构成以农民为主(占62.24%),城镇居民和企事业职工其次;献血人群与职业和文化程度存在显著关系;献血二次以上者相对较多,占56.09%.结论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工作,鼓励更多的企事业职工和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群体,建立一支广覆盖的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17.
傅利英 《医学与社会》2012,25(11):14-15
目的:了解萧山区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以便改进血站工作模式。方法:对萧山区2284名居民做现场问卷调查,分析无偿献血的认知和行为等影响因素。结果:成年人对无偿献血知识不同层次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均能够影响无偿献血的行为。结论: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可以有效地推广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适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1600名大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总体上看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非献血者,除了"献血者年龄为18~55岁"、"献血后休息2小时"和"无偿献血是自愿行为"三项在献血者和非献血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获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流动采血车和报纸;42.0%的大学生曾无偿献血,男生献血率高于女生(P<0.05);未献血者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献血会传播疾病、担心影响自己身体健康、认为自己身体不好、家人反对献血以及不知道在哪里献血等.结论 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大学生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永康市采供血点进行无偿献血的18 871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在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18 871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315名采血量不足,占采血总人数的1.7%。在采血量不足的无偿献血者中,静脉穿刺技术造成165名,占52.4%;个人心理因素造成110名,占34.9%;其他因素造成40名,占12.7%。结论: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穿刺的技术,其次是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素质,采血的环境及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均会对采血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解大学生的献血行为,及影响其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法.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随机抽取莆田学院72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大学生献血者与未献血者对于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和男女生献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非献血者.②大学生了解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由他人得知".③献血者中绝大多数人认为献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未献血者认为自己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身体条件不符合献血标准.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宣传方式等因素均对大学生无偿献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相应针对措施,促进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