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COPD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40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年龄匹配的男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并测定血清骨钙素、肺功能、动脉血气水平。结果 COPD组腰椎、股骨近端(包括u、12、L3、L4及股骨颈、股骨颈小梁三角、大转子、股骨体)BMD分别为(0.815±0.157)g/cm^2、(0.864±0.165)g/cm^2、(0.958±0.195)g/cm^2、(0.972±0.195)g/cm^2、(0.739±0.110)g/cm^2、(0.542±0.107)g/cm^2、(0.619±0.103)g/cm^2和(0.949±0.153)g/cm^2,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COPD组血清骨钙素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5.67±1.59)ng/mL比(4.37±1.47)ng/mL,P〈0.01],腰椎、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65%比40%,50%比20%,P均〈0.05)。COPD组患者BMD在吸烟组较不吸烟组显著降低,使用激素组较未使用激素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COPD组腰椎、股骨近端BMD与PaO2、体重指数、FEV,%pred、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老年男性COPD患者BMD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增高。COPD继发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缺氧、肺功能指标、低体重指数、吸炯和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为影响COPD患者BMD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的变化,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提供参数.方法:采用单能定量CT(QCT)对5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脊柱骨密度(BMD)测定,并测量所有受试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活性.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脊柱BMD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74.75±22.70)mg/cm^3 vs (88.04±28.29)mg/cm^3,P〈0.05];老年2型糖尿病组TRACP-5b显著低于对照组[(2.89±0.75)U/L vs (3.30±0.79)U/L,P〈0.05],且与T2DM患者脊柱BMD均值显著负相关(r=-0.698,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骨密度下降,且骨吸收功能降低.TRACP-5b是反映骨吸收率的较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以利于早期预防与治疗.方法 112例老年MHD患者(男58例,女54例)测量腰椎L1~L4、前臂远端(内瘘对侧)的骨密度.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老年女性与男性患者的腰椎L1~L4、前臂远端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62.96%与32.76%,50.00%与41.38%,二组比较.腰椎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臂远端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老年MHD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组腰椎与前臂骨质疏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组腰椎与前臂骨质疏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老年MHD患者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腰椎L1~L4骨密度(BMD)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臂远端BM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MHD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老年MHD女性患者腰椎L1~L4骨质疏松较老年MHD男性患者腰椎L1~L4明显;老年MHD患者骨质疏松前臂远端较腰椎L1~L4显著.不同性别骨质疏松的部位存在差异.腰椎和前臂远端骨质疏松与透析年限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垂体-性腺轴水平变化及其与骨密度之间关系,选择了内分泌病房、专科门诊老年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男32例、女28例作研究组,健康体检者男36例、女30例作对照组。结果:①老年男性NIDDM患者睾酮(T)较健康对照组低(11.35±5.45vs14.46±7.38nmol/L,P<0.05),雌二醇(E2)、E2/T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高(74.43±32.56pmol/Lvs64.15±26.74pmol/L,6.75±1.94vs4.46±1.35,P均<0.05),T与骨密度(BMD)呈正相关(r=0.5164,P<0.05);②老年女性NIDDM患者E2、E2/T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43.86±16.53pmolvs72.46±31.45pmol/L,48.23±7.25vs81.48±15.17,P均<0.01),E2与BMD呈正相关(r=0.7241,P<0.01)。提示老年NIDDM患者垂体-性腺轴水平的变化对性激素内环境稳定性改变有重要意义,性激素水平降低是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hPTH1-34)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7个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3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20只做假手术(SHAM),12周后各处死10只证实骨质疏松造模成功。余20只双侧卵巢摘除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安慰剂组10只和hPTH1-34治疗组10只,10只SHAM组作对照。hPTH1-34治疗组剂量为20μg/kg,皮下注射,每周注射3次。OVX安慰剂和SHAM组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每周注射3次。治疗3个月后,测定并比较三组股骨、腰椎骨密度(BMD)、血清钙、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结果hPTH1-34治疗组股骨和腰椎BMD较OVX安慰剂组明显升高[(0.151±0.008)g/cm^2比(0.135±0.013)g/cm^2,(0.181±0.010)g/cm^2比(0.159±0.008)g/cm^2,P〈0.01],血清钙、磷、BALP、Tmp-5b水平明显高于OVX安慰剂组(P〈0.05或P〈0.01),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TH1-34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可显著增加BMD,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BMD,放免法测定其血清雌二醇、睾酮、孕酮、泌乳素水平,井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显著低于峰值骨量组和同龄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雌二醇、零酮、泌乳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HbAlC水平、BMI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空腹胰岛素与睾酮水平、空腹C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糖尿病患者腰椎BMD与雌二醇、睾酮水平显著相关(P=0.001),而健康人各部位BMD均与雌二醇、睾酮水平显著相关(P=0.001);糖尿病患者BMD还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显著相关(P〈0.05),其L3密度与BMI显著相关(P=0.01)。结论男性患者腰椎BMD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相关,股骨近端BMD主要受糖尿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何志婷  梁维  赵静  冯玲 《西部医学》2020,32(12):1821-1824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及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MHD ESRD患者40例(MHD组)、ESRD未透析患者32例(非MHD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血肌酐(Scr)、血磷、血钙、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iPTH)、铁调素及腰椎、股骨颈BMD水平。比较3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铁调素与BMD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HD组与非MHD组的Scr、血磷、CRP、iPTH、铁调素水平升高,血钙及腰椎、股骨颈BMD降低(P<0.05);与非MHD组相比,MHD组Scr、血磷、CRP、iPTH、铁调素水平上升,血钙与腰椎、股骨颈BMD降低(P<0.05);MHD ESRD患者血清铁调素与血钙、腰椎BMD、股骨颈BMD呈负相关,与血磷、CRP、iPTH呈正相关(P<0.05)。结论 MHD ESRD以高铁调素、高Scr、高血磷、高CRP、高iPTH及低血钙、低BMD为特点,且铁调素水平的变化与铁、矿物质代谢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与血磷、CRP、iPTH呈正相关,与血钙、腰椎BMD、股骨颈BMD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8例特纳综合征患者进行6年的雌孕激素补充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治疗前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的正常水平。经过6年性激素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略有增加,但仍显著低于同龄同性别的正常水平。第2~4腰椎的骨密度从(0.75±0.12)g/cm^2增加到(0.84±0.22)g/cm^2,同龄同性别的z评分从-3.2±0.9升高到-2.2±0.6。髋部总体的骨密度从(0.68±0.07)g/cm^2增加到(0.81±0.08)g/cm^2,Z评分从-2.2±0.5增加到-1.2±0.3。长期雌孕激素补充治疗,可改善特纳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但不能使骨密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健康体检中青年男性进行骨密度(BMD)检测分析,研究中青年男性吸烟与BMD改变的关系。方法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吸收法(DXA),对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中青年男性进行BMD检测,分别测量正位L1~L4及一侧股骨颈部BMD值,共498例,年龄28~50岁。所有受检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生活习惯、健康状况、药物治疗情况。经筛选后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龄达10年以上者83例入选吸烟组,另选82例无不良生活习惯的男性作为对照组;根据所测BMD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吸烟组L1-L4BMD值低于对照组[(1.083±0.096)g/cm。船(1.167-t-O.104)g/cm。,P〈0.01],股骨颈BMD值低于对照组[(0.876±O.087)g/cm。W(0.921±O.093)g/cm2,P〈0.01]。(2)烟龄10—20年组L1-L4BMD值高于烟龄1〉21年组[(1.153±0.106)g/cm2伽(1.130±0.098)g/cm。,P〈0.01],股骨颈BMD值高于烟龄/〉21年组[(0.897±0.092)g/cm2vs(0.855±0.082)g/cm2,P〈0.01],说明吸烟的烟龄越长其BMD值越低。结论长期吸烟可导致男性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要对中青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宣教,戒烟有利于骨骼健康。  相似文献   

10.
张洁  伊万  李欣 《新疆医学》2009,39(10):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0M)男性患者骨量的变化及其关联因素。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入住我科的40~70岁男性T2DM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BMD、血糖、HbAlc、胰岛素、血脂进行检测,随机选取30例骨质正常作为对照组与骨质疏松组、骨质减少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骨质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组和骨质减少组腰椎和股骨近端BMD明显降低(P〈0.01),以Neck、Ward’s三角区最明显,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明显降低(P〈0.01)。腰椎和股骨近端BMD与BMI、2hlns呈正相关,与HbAlc呈负相关。结论:Neck、Ward’s三角区可作为T2DM男性患者早骨量丢失观察的重要部位,其腰椎和股骨近端骨量变化与胰岛素、C肽水平密切相关,高BMI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减少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雯雯  王立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19-2120,21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与空腹血浆胰岛素(FPI)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双光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6例健康者(对照组)腰椎L1-L4、股骨近端及全身骨密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FPI水平。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FPI水平分别为(1.05&#177;0.40)μU/ml和(0.91&#177;0.25)μ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受检者腰椎、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分别为(1.12&#177;0.20)g/cm^2与(1.09&#177;0.19)g/cm^2、(0.89&#177;0.16)g/cm^2与(0.90&#177;0.12)g/cm^2、(0.95&#177;0.16)g/cm^2与(0.92&#177;0.30)g/c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4.4%(15/104)和6.5%(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骨量正常组(NBMD组)和2型糖尿病骨量低下组(IBMD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FPI水平及使用胰岛素达1年以上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6.5&#177;12.5)岁与(62.4&#177;9.8)岁、(1.12&#177;0.39)μU/ml与(0.91&#177;0.38)μU/ml、35.8%与8.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健康者相当;高水平的FPI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安徽合肥地区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绝经及初潮年龄与骨密度关系。方法调查240例合肥市健康妇女的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和初潮年龄、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正位腰椎(L2~L4)、股骨各部位(Neck,ward,GT)的骨密度(B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初潮年龄与L2、L3、L4、大转子的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绝经年龄与L2、L3、L4的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随着绝经年限增加,初潮年龄越大,绝经年龄越早,骨密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了解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蚌埠地区169例女性2型DM患者(年龄40~89岁)和151例女性对照人员(年龄40~84岁)L2~4及股骨近端部位BMD,并进行比较。结果①随着年龄增长,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50~59岁、60—69岁、70~79岁股骨近端部位BMD均低于正常人,L2~4的BMD在60~69岁年龄段低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不论腰椎还是股骨近端部位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检出率在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中有36例发生41例次骨折,骨折发生例数与BMD的T值降低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百分比在I区间与Ⅲ区间、Ⅱ区间与Ⅲ区间有显著差异,当BMD≤-3.0SD时骨折发生例数显著增加。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密度下降,应引起重视以预防病理性骨折;当BMD≤-3.OSD时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临床上可将当BMD≤-3.0SD时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华夏医学》2002,15(3):317-319
应用双能 X射线吸收技术分别测定 3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 40例健康成年人的腰椎、左股骨近端和左前臂的骨密度 (BMD)。结果表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骨密度与健康者相比 ,左股骨近端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提示此类患者于股骨近端最易出现骨质疏松 (OP) ,对此部位应予特别防护  相似文献   

15.
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相关因素及骨质疏松检出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腰椎和髋部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测量部位的骨质疏松症(OP)检出率,为本市诊断和预防OP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密度测定室检测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297例中老年妇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测定仪(DEXA)检测腰椎(L2-L4)、股骨颈、Ward’s三角以及大转子的BM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部位BMD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以Ward’s三角下降最为明显。低体重指数组与超体重指数组比较,髋部各部位BM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L2-L4)BMD与身高、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髋部各部位BMD值均与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1)。腰椎为中老年妇女OP检出率最高部位,其次为Ward’s三角。结论各部位骨密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髋部BMD与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腰椎和Ward’s三角可能为诊断OP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16.
卢泳雪 《华夏医学》2014,27(4):82-85
目的:对早产儿校正胎龄足月后骨矿密度(BMD)、血钙磷、血碱性磷酸酶(ALP)检查及后期追踪探讨早产儿骨骼发育。方法:选择≤31周早产儿在校正胎龄37周后行双能X线吸收测定术(DEXA)测定BMD,测定血钙、血磷、ALP,与足月儿对照,并后期追踪。结果:BMD:早产儿30例,腰椎I。1~。(0.10±0.04)g/cm。,左、右前臂均为(0.11±0.04)g/cm2;足月儿20例,腰椎L1-4(0.18±0.09)g/cm2,左、右前臂均为(O.23±0.03)g/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ALP值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追踪至6个月,身高头围均达到同龄儿标准。结论:本组BMD检查可发现早产儿足月后骨量仍相对不足,需重视矿物质的补充,但远期的头围身高发育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50例健康老年妇女,年龄60~69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已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急、慢性病及治疗干预。1.2方法准确记录受试者性别、出生年月日、身高、体重,输入微机内。用美国Lunar公司的DPX-L型观能X线骨密度议,测定被检个体腰椎(L2~L4)及双侧股骨颈、Ward三角、股骨粗隆的骨密度值g/cm2。2结果2.1本文50例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粗隆的骨密度值见表1,两侧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粗隆t检验分别为0.2286(P>005)、0.2752(P>0.05)及0.0242(P>0.05),两侧以上部位差异皆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密度(BMD)与骨矿含量(BMC)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DEXA进行腰椎、股骨BMD与BMC检测,同时按年龄、性别分组调查身高、体重、进入MHD时间等资料,进行血生化及IPTH检查。结果不同性别老年组股骨及腰椎BMC、BMD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性别中青年组股骨及腰椎BMC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女性股骨及腰椎BMC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股骨及腰椎BMD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及腰椎BMC、BMD均与年龄及校正总钙、KT/V呈负相关(P<0.05),与身高、体重及透析前血磷呈正相关(P<0.05)。与进入MHD时间及血清IPTH、血镁、血清清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血液透析患者随增龄骨量丢失较男性明显。低体重、矮身材是骨密度低的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是影响骨密度与骨矿含量的重要相关因素,其特点与健康人群及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LunaProdigy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健康体检的绝经前女性22例、绝经后女性62例进行腰椎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①绝经前组股骨各部位、腰椎(L1—L4)和全身BMD,以及全身和躯干肌肉显著高于绝经后组(P〈0.05,或P〈0.01);②绝经前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肌肉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身棒成分与腰椎和股骨BMD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绝经后组全身和躯干的脂肪、肌肉分别与L3、L4、股骨大粗隆、股骨干和全身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全身脂肪、肌肉,躯干脂肪分别与L1、L2和股骨颈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干肌肉与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左大腿成份与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前女性全身BMD与肌肉成分密切相关。绝经后女性全身和躯干脂肪、肌肉与腰椎、股骨和全身BMD密切相关,但脂肪成分似乎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63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和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股骨(total)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股骨颈(neck)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P<0.01);50岁以上男性2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骨密度与对照照比较升高,而股骨及股骨颈骨密度较对照组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依性别不同而不同,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密度下降,特别是股骨颈部位骨密度下降更明显,应引起重视以防病理性骨折;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较政党人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