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密度(BMD)与骨矿含量(BMC)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DEXA进行腰椎、股骨BMD与BMC检测,同时按年龄、性别分组调查身高、体重、进入MHD时间等资料,进行血生化及IPTH检查。结果不同性别老年组股骨及腰椎BMC、BMD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性别中青年组股骨及腰椎BMC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女性股骨及腰椎BMC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股骨及腰椎BMD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及腰椎BMC、BMD均与年龄及校正总钙、KT/V呈负相关(P<0.05),与身高、体重及透析前血磷呈正相关(P<0.05)。与进入MHD时间及血清IPTH、血镁、血清清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血液透析患者随增龄骨量丢失较男性明显。低体重、矮身材是骨密度低的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是影响骨密度与骨矿含量的重要相关因素,其特点与健康人群及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06~2013—06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8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住院原因,比较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年龄、透析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血钾、血浆白蛋白(Alb)、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氮下降率(URR)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4个月中,85例患者中33例有住院记录,共住院79次。住院的主要病因是心血管疾病、感染和脑血管疾病。住院组患者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住院组[BMI:(20.91±2.10) vs (22.95±2.80)kg/m^2;Hb:(94.94±12.95) vs (108.51±7.80)g/L;Alb:(29.91±3.48) vs (36.88±2.25)g/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体重指数和低白蛋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β=-0.323和-0.736)。结论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其次感染和脑血管疾病。低体重指数和低自蛋白是住院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08年 6月-2011年 6月 3年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旨在为提高终末期肾 衰竭(ESR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 者共计 116例,其中男 64例,女 52例,年龄为(61.88± 15.61)岁,经正态性检验,年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脉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行MHD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冠脉钙化积分(CACS),分为非冠脉钙化组(CACS≤100,n=36)和冠脉钙化组(CACS>100,n=64),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肌酐、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镁(r=-0.394,P<0.01)、肌酐(r=-0.232,P=0.020)与冠脉钙化呈负相关,年龄(r=0.343,P<0.01 )、透析龄(r=0.203,P=0.043)、糖尿病(r=0.230,P=0.022)与冠脉钙化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糖尿病是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镁是冠脉钙化的保护性因素(P<0.05)。年龄、透析龄、糖尿病和镁诊断冠脉钙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0.622、0.617、0.737,四者联合诊断冠脉钙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850。结论在积极钙磷管理的基础上,年龄、透析龄和糖尿病是老年MHD患者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镁为保护性因素。四者联合对老年MHD患者冠脉钙化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再入院原因,探讨MHD患者再入院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浦江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再入院的75例MHD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同期70例门诊MHD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比较2组MHD患者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空腹血糖、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血钙、血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透析充分性等临床指标,统计患者再入院原因,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MHD患者住院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75例MHD患者再入院原因前3位分别为各类感染(18例,24.00%)、心血管并发症(17例,22.67%)、血压控制差(6例,8.00%);2组患者在年龄、BMI、透析龄、尿素清除指数、糖尿病、血红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透析龄、低白蛋白、Kt/V、高血糖是MHD患者再住院危险因素。 结论 感染疾病、心血管疾病、血压控制不理想是MHD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原因,年龄大、营养状况差、透析不充分、血脂异常、糖尿病史是导致MHD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好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MHD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病因,为提高老年MH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及北站医院血透室接受MHD治疗的70例老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生存时间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老年MHD患者的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疾病。男性进入透析的平均年龄小于女性〔(71.6±8.9)岁vs(76.0±8.1)岁,P<0.05〕,但透析生存时间短于女性〔(34.1±53.9)月vs(63.2±65.1)月,P<0.05〕。透析生存时间与性别、清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心血管事件呈负相关,与脑血管事件及感染无相关性。结论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等并发症,适时开始血液透析可能有助于提高老年MH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心血管并发症组(74例)和无心血管并发症组(5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差异,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比较,心血管并发症组年龄、透析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较高,而前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镁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透析龄长、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高水平的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41,P=0.029;OR=2.212,P=0.019;OR=1.384,P=0.030;OR=5.056,P<0.001;OR=3.163,P=0.013;OR=3.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以死亡患者(23例)为研究组,存活患者为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原发病、合并疾病情况和死亡原因,临床指标包括透析前及透析3个月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结果(1)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主要病因。(2)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存在合并症的比例更高,尤其是有3种及3种以上合并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透析开始时BUN和Scr、P^(3-)、C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b、TC、TG、透析3个月时BUN和S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透析龄、Hb、HCT、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龄、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普通血液和生化指标中寻找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 TRH)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174例,其中病例组TRH患者69例,对照组非TRH患者10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TRH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肌酐水平和透析时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平均年龄、尿酸、血白细胞、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ce,AST)、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病例组血清钙和白蛋白(albumin,ALB)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0岁(OR:3.350,P=0.010)、GGT<20 U/L(OR:2.554,P=0.024)、10 U/L≤AST<15 U/L(OR:2.499,P=0.011)、ADA<12 U/L(OR:2.259,P=0.044)是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ALB< 41 g/L是保护因素(OR:0.298,P=0.002)。逐步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水平与TRH呈正相关(OR:1.130,P=0.002),ADA水平与TRH呈负相关(OR:0.900,P=0.027)。结论:年龄<40岁、血清GGT<20 U/L、10≤AST<15 U/L和ADA<12 U/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而血清ADA降低和血清ALB升高是TRH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00例MHD患者。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将MHD患者分成非睡眠障碍组和睡眠障碍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集两组患者在接受调查当月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比较两组患者各个临床指标的差异及其与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00例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为66.5%(133/200)。两组患者年龄、合并便秘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皮肤瘙痒比例、血红蛋白、血磷、i PTH、hs-CRP、BMI、Kt/V及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HD患者的年龄、hs-CRP、血红蛋白、Kt/V、25(OH)D3、合并便秘及合并皮肤瘙痒与睡眠障碍的发生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高水平hs-CRP、低水平血红蛋白、低水平Kt/V、低水平25(OH)D3、合并便秘及合并皮肤瘙痒是MHD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身骨密度(BMD)动态变化的情况,分析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MHD患者观察18个月,观察前后使用双能X射线(DEXA)测定患者髋部BMD,并收集两个时间段的血生化指标。观察前后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BMD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BMD变化的关系特点。结果:观察前后对比,BMD的T值、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有显著性变化(P<0.05);BMD变化值(△T)与透析龄呈正相关(Z=0.288,P=0.015);与BMD基础值呈负相关(r=-0.437,P=0.001);与基础血清肌酐呈负相关(r=-0.318,P=0.007)。结论:MHD患者骨量流失、钙磷PTH代谢障碍持续加重;透析龄、BMD的基础值、血清肌酐水平与BMD降低具有相关性;MHD患者透析早期BMD减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医学综述》2020,(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指骨骨密度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73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其中MHD患者根据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31例)和非骨质疏松组(42例)。采用美国Metriscan骨密度仪进行指骨骨密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Ⅰ型前胶原N端肽(PⅠNP)、Ⅰ型胶原β交联C端肽(βCTX)及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的水平,同时检测MHD患者血清中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指骨骨密度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HD患者指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骨代谢指标AKP、1,25(OH)_2D_3、PⅠ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两组患者的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骨质疏松组[(61±12)岁比(51±13)岁],透析月龄长于非骨质疏松组[43.0(22.0,68.0)个月比19.5(12.0,37.5)个月],指骨骨密度低于非骨质疏松组(-3.55±1.08比-0.76±0.93),AKP、血磷、PTH、PⅠNP、βCTX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127.0(85.0,171.0)IU/L比89.5(77.0,109.3)IU/L,(2.17±0.52)mmol/L比(1.85±0.67)mmol/L,849(473,1 158)ng/L比521(369,875)ng/L,(2 033±334)ng/L比(1 812±334)ng/L,(224.7±37.3)ng/L比(204.0±44.0)ng/L](P<0.05或P<0.01);经相关性分析,指骨骨密度与患者年龄、透析月龄、AKP、PTH、PⅠNP呈负相关,钙、磷、1,25(OH)_2D_3及炎症指标hs-CRP与指骨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 Metriscan指骨骨密度仪可用于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筛查;MHD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其指骨骨密度与年龄、透析月龄、AKP、PTH、PⅠNP相关,应早期联合检测指骨密度和血清学指标,及早对MHD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筛查,及早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C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行MHD的患者115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应用国际公认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价基础量表(MoCA-B)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分别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CN)组和认知功能障碍(CI)组。同时应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量表(SG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分析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及其和CI的关系。结果 采用2种评分结果均显示:和CN组相比CI组年龄大,教育龄短,透析前后脉压和脉压变异系数大,患糖尿病、动脉钙化、营养不良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B评分显示CI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较CN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MSE评分显示CI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较C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1.07)、教育龄(OR=0.82、0.79)、动脉钙化(OR=3.98、14.92)、营养不良(O...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1~2007—12在该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和血液透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死亡56例,占45.9%,其中因心血管病死亡31例(55.38%),严重感染9例(16.07%),脑血管病7例(12.50%),全身衰竭6例(10.71%),消化道出血3例(5.36%)。其他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等也是与血液透析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和严重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透析,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脑血管事件住院的48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透析前后高血压以及透析龄、血尿酸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透后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为MHD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血尿酸为其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透后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可能是MHD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l血尿酸可能是MHD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主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性肾囊肿(ACK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查阅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分析48例ACK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ACK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β=1.068,OR=2.910)、透析龄(β=2.148,OR=8.568)、周平均透析时间(β=-1.418,OR=0.242)与ACKD发病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年龄、透析龄、周平均透析时间为ACKD发病的危险因素;血液透析患者随着年龄及透析龄的增加,ACKD发病率升高;周平均透析时间越少,ACKD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特点及规律,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预防及治疗。方法将维持性血透患者58例随机分为透析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年龄、透龄、合并糖尿病及心脏损害等情况。结果相关分析显示:透析性低血压与年龄(r=0.223,P〈O.05)、超滤量(r=0.378,P〈0.05)、合并糖尿病(r=0.363,P〈0.05)、左心室肥厚程度(r=0.357,P〈0.05)呈显著正相关。低血压组与非低血压组相比,两组间性别构成、透龄、体重增长率、血红蛋白、透前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2小时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5.71%,占总发生次数84.48%,与透析3~4小时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压降低的发生时间多为透析2个小时内,其中老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脏损害患者血压降低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在临床治疗中积极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4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原因。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高血压最高,其次为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感染。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占46%)和脑血管疾病(占30%),其次为重度感染(15.4%)和严重营养不良(7.7%)。结论: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充分透析,积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可提高老年患者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