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道炎与慢性咳嗽的关系,并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慢性咳嗽并反流性食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慢性咳嗽并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西沙比利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咳嗽症状改善情况、食道炎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慢性咳嗽与反流性食道炎有关,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慢性咳嗽并反流性食道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增加镜下愈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福银 《四川中医》2004,22(2):35-36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86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采用配对分组法分为中药配合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组 (中西医组 )、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组 (西医组 )、纯中药组 (中医组 )各 6 2例 ,分别用中药配合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纯中药治疗 4周 ,评价其症状缓解情况和胃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 2周后中西医组、西医组、中医组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 6 8%、 4 8% (均为P <0 0 1) ;治疗4周后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 81%、 6 4% (均为P <0 0 1) ;治疗 4周后中西医组、西医组、中医组的胃镜下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 71%、 4 0 % (均为P <0 0 1)。结论 :中药配合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病变治愈率高 ,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和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用西沙比利缓解食管反流(GERD)症状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及其安全性。方法:86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联用西沙比利,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反流症状改善情况和胃镜下食道炎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5.46,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于反流性食道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埃索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观察组内镜下病变改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保障预后,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奥美拉唑加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西医组60例用中药联合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西医组60例用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中西医组、西医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0.00%(P<0.01),治疗4周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3.33%(P<0.01),胃镜下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1.67%(P<0.01)。结论:用中药联合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应用于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1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沙比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5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0%,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沙比利联合逍遥散加减应用于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口苦咽干、反酸、胃灼热及情志抑郁等症状,还可有效修复患者食管黏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药汤散并用辨治反流性食管炎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四川中医》2005,23(7):41-42
目的:观察中药汤散剂并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15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配对分组法随机分为中药汤散剂组、西药组、中药汤剂组各51例。分别用中药汤剂配合散剂、西药奥美拉唑和西沙比利、单纯用中药汤剂治疗8周,评价其症状缓解和胃镜下的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中药汤散剂组、西药组、中药汤剂组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82%、69%(均为P<0·01);胃镜下的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5%、59%(均为P<0·01)。结论:中药汤散剂并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明显、治愈率高,其疗效优于西药组、中药汤剂组。  相似文献   

9.
任禾 《江苏中医药》2014,46(5):38-40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经咽喉部检查及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咽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贝母瓜蒌散加减,对照组单纯应用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与返流症状指数和反流体征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合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合西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痊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复查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结论:与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能更快的缓解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3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奥美拉唑(40mg,qd)治疗,研究组则服用泮托拉唑(40mg,qd)联合莫沙必利(5mg,tid),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症状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达立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达立通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总有效率100.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观察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97.3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达立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8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于2017年1月17日—2018年1月14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即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胸骨后不适、食物返流、烧心、反酸)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观察组4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胸骨后不适、食物返流、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促进食管黏膜炎愈合,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配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庆义  樊庆民 《陕西中医》2007,28(9):1138-113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45例),2组均采用相同西药(奥美拉唑、西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上焦宣痹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湿热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上焦宣痹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症状和其他中医症状(烧心、泛酸、胸痛、上腹痛、咽部不适)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0%、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焦宣痹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咳嗽症状,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消噎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消噎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沙比利。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6.67%。结论消噎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道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全部采用纯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8例,口服奥美拉唑加吗叮啉治疗。治疗4 W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食道炎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9%,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到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和C三组,每组30例,A和B组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单一的西沙比利和奥美拉唑治疗;C组为观察组,采用西沙比利和奥美拉唑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6.7%,三组疗效比较,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比利和奥美拉唑综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与对照组(奥美拉唑)各45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病症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奥拉美唑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对比,观察2组的安全性以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治疗,2组的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参照组的降低程度低于研究组,P0.05。在治疗期间,参照组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低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P0.05。参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P0.05。结论将柴胡疏肝散加减与奥美拉唑联合用于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以明显改善,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较高,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