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荣世 《中医杂志》1991,32(8):14-15
《外科启玄》说:“托者,起也,上也。”补托法是应用补益托毒的方药,扶助正气,使邪毒移深就浅,由扩大而局限,托毒外出,以免邪毒内陷。《外科精义》云:“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补托法体现了祖国  相似文献   

2.
“托法”又称“内托?或“托里法”。查诸医学文献,早在《鬼遗方》中即有“治痈疽初起高肿,发痛不定,喘息气粗”用“托毒散”的记载。《河间六书》谓:“治疮之大要,须明托里、疏导、行荣卫三法。”乃置“托法”为三法之首。宋·齐德之《外科精义》更明确指出:“凡为疮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可见“托法”在外科内治法中的重要地位。薛已,明代著名医家,出身世医,尤精于外科。所著《外科发挥》(据《薛氏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下同)八卷,列外科主要病症31种。症后列举临床治验425条,附内服药176方。其中论及“托法”者21种,治验  相似文献   

3.
《神农本草经》中最早记载黄芪功用“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以祛病为首,尚未强调补虚作用,历代学者不断深入,张元素归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去肌热,三也;疮疡排毒止痛,四也;壮脾胃,五也”;张介宾概括“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张锡纯秉承东垣之意,创立大量应用黄芪治“大气下陷”及诸多杂症之名方“升陷汤”。从黄芪功用演变过程可清晰地看出,最初确定功用侧重祛病,治疗外科痈疽疮疡等,逐渐过渡到补虚,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元阳虚损、大气下陷、生津、长肌肉、固表止汗等。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科治法首推消、托、补三大法则,而托法又为三法之中坚,历代中医外科医家皆极为重视。正如《外科精义》所云:“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且托法之中又以补托法最为常用。所谓补托法,是应用补益托毒之方药,扶助正气,使邪毒移深就浅,由扩大而局限,继而托毒外出。常用于疮疡日久、过服寒凉清解之品、失治误治而致患者正气不足、无以托毒外出,毒邪内陷,而见疮疡迁延不愈、久不收口、流脓淌水之症。  相似文献   

5.
《外科精要》是宋代著名旴江医家陈自明所著,该书总结痈疽的病因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病机为热毒之气熏蒸,令肉腐血化为脓.治疗上内治以消、托、补为法,善用宣热拔毒之法使毒势消散,不致内攻,且在悬痈预后成漏论治中,首次提出冷漏的概念,主张以温法治之;外治强调脓成宜切开,善用膏方贴敷及灸法治疗.通过对痈疽之悬痈证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黄芪为“疮家圣药”,有“补气之长”,从古至今在医学界占据重要作用。随着黄芪功用的不断演变,其补诸虚劳损治小儿百病之功日趋凸显,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主治痈疽久败疮之功效逐渐淡化。事实上,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现代医学药理作用研究,均表明黄芪在痈疽及难愈疮面诸疾方面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阴疽在外科书中均称“无头疽”,现代医学谓是“深部脓疡”。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治法总论第二说:“痈疽虽属外科,用药即同内伤。脉虚病虚,首尾必行补法;表实里实,临时暂用攻方……。”清王洪绪《外科症治全生集》的痈疽总论篇说:“既患寒疽,酷暑仍宜温暖,如生热毒,严冬尤喜寒凉。”祁广  相似文献   

8.
孙建峰 《国医论坛》2003,18(4):41-43
《洞天奥旨》为清代名医陈士铎的外科专著。其对外科疮疡辨证精当 ,用法神妙 ,为清代外科上乘之作。其论治首重补法 ,其方配伍精妙 ,其疗效屡试屡验 ,且对当今临床尤多启迪。1 温补治阴证陈氏认为疮疡阴证以虚为主 ,必须用补法。《卷三·疮疡随证用药论》指出 :“阴症初起便虚 ,即当用大补之药 ,不比阳证因脓溃而始虚也。故内疏亦必大补以疏之 ,内托亦必大补以托之 ,不必待其脓血已溃而后补之也。”具体治疗方法陈氏在《卷一·疮疡阴阳论》中说 :“知是阴证 ,可多用金银花化毒之药 ,而重佐之补气补血之味。”陈氏喜用金银花 ,也与他重视补…  相似文献   

9.
<正>消、托、补三法为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总则,分别用于疾病发展过程中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的阶段。补托法以补为主,以托为次,用补益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适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正如《外科精义》所载:"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近年来笔者以益气托毒法治疗粉刺、脓耳、阴疮属正虚邪恋证者取得  相似文献   

10.
黄芪小方中黄芪配伍效应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河南中医》2008,28(6):67-68
黄芪,被尊为补药之长,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称戴糁,被列为上品,谓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后世通过临证,将黄芪的功效归纳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本文以历代方剂中5味药以内的黄芪小方为研究对象,收集了黄芪小方375  相似文献   

11.
“内托法”(以下简称托法)是中医外科清、托、补三大治疗法则之一,在外科内治法中处于重要位置。《外科精要》指出:“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法,”“脓未成使脓早成,脓已成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者托里调之。”托法一直为历代外科医家所重视,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探讨。1 托法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神农本草经》中最早记载黄芪功用"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以祛病为首,尚未强调补虚作用,历代学者不断深入,张元素归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去肌热,三也;疮疡排毒止痛,四也;壮脾胃,五也";张介宾概括"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张锡纯秉承东垣之意,创立大量应用黄芪治"大气下陷"及诸多杂症之名方"升陷汤"。从黄芪功用演变过程可清晰地看出,最初确定功用侧重祛病,治疗外科痈疽疮疡等,逐渐过渡到补虚,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元阳虚损、大气下陷、生津、长肌肉、固表止汗等。  相似文献   

1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补十宣散,是痈疮内治的代表方剂。用于“一切痈疽疮疖,未成浓者速散,已成脓者速溃,败脓自出,无用手挤,恶肉自去,不犯刀杖,服药后疼痛顿减,其效如神”。由黄芪、人参、当归、桂心、芎蒡,厚朴、甘草、防风、白芷、桔梗组成。明代徐用诚撰《玉机微义》称本方为局方托里十补散,笔者研究有关文献,认为内补十宣散并非源于《和剂局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载;“内补散,治痈疽发背已溃,排脓生肉方”。内补散比内补十宣散仅少一味黄芪,而且用药  相似文献   

14.
浅论托法及现代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荐  潘立群 《光明中医》2004,19(5):20-21
托法是传统中医外科疮疡疾病中最具有特色的内治方法。关于托法的含义 ,一般认为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 ,扶助正气 ,托毒外出 ,以免毒邪内陷的治疗方法。适应于外疡中期 ,正虚毒盛 ,不能托毒外出 ,疮形平塌 ,根脚散漫 ,难溃难腐的虚证。历代医家对托法的论述很多 ,代表性的有 :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认为疮疡“经久不除 ,气血渐衰 ,肌寒肉冷 ,脓汁清稀 ,毒不出 ,疮口不合 ,成聚肿不赤 ,结核无脓 ,外证不明者 ,并宜托里。”以达到“脓未成者 ,使脓早成 ;脓已溃者 ,使新肉早生”的目的。明代李《医学入门》谓“毒因外感发者 ,内无便溺阻…  相似文献   

15.
托法是疮疡内治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而托里解毒法又是托法中一种法则,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是一种补正祛邪法则。此法常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汁稀少,坚肿不消。并出现身热绵绵,精神倦怠面色少华,纳差运迟,脉数无力等证。最常用一个代表方是《外科正宗》中托里消毒散,其方组成: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白芍、当归、川芎、银花、白芷、甘草、桔梗、皂角刺。功用是补益气血、托毒消肿。用来治疗疮疡体虚邪盛、脓毒不易外达者。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医外科内治总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考证和梳理,将其过程分为起源、形成、发展与成熟四个阶段,而金元以前,历经了起源、形成与发展阶段。中医外科内治法则起源于秦汉以前的《五十二病方》痈疽施治。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寒热虚实、阴阳及内外治则治法,对外科疾病的治疗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尤其对"内消"与"补法"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神农本草经》为外科疾病的内治奠定了药物学基础;《金匮要略》"肠痈"证治中已有了消法的具体应用、禁忌及托法方剂的雏形。至晋《刘涓子方鬼遗方》所载方论中已经体现出了消、透及补法的治疗观点与应用,说明中医外科内治总则初步形成。隋唐五代时期,外科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无新的内治理论出现。进入宋代,北宋时期外科内治强调辨证论治,方法丰富多样,《圣济总录》明确提出了消、托与补法的名称、适应证与作用,标志着"消、托、补"法的外科内治总则正式确立;南宋时期外科专著渐多,外科及内治总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外科正宗》系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所撰,他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主张内外兼治,刀针药物配合,见解独特,自成一法。①倡导在外之症必根于内,认为百病皆由火毒而生,痈疽必出于脏腑乖变,深化膏梁厚味、劳欲所伤认识。②结合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邪正消长的趋势,确立消托补三法。③提出开户逐贼,使毒邪外出为第一的论点,首创、改革了许多外治手术方法。④强调内治需顾护脾胃,调理气血。  相似文献   

18.
“内消散”方名,最早见于《外科正宗》,此后《外科大成》、《医宗金鉴》均有此方剂,而药物组成各异,其功用主治,《金鉴》、《正宗》谓治“痈疽发背,疗疮乳痈,无名肿毒,一切恶疮,能令痈疽内消,使毒内化……从小便而出”。  相似文献   

19.
黄芪性味甘,微温。其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本经》日:“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大明本草》又日:“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以上充分说明了黄芪的具体的功效。故笔者用重黄芪,临床应用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消、托、补”为中医外科常用三大治疗法则,大多数医生将其应用于体表疮疡的外治之中。曹吉勋教授从事中医肛肠专业六十余年,认为“消、托、补”理论不仅是体表疮疡的外治法则,还可以将其广泛运用于胃肠脏腑疾病的内治之中。随着放射性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曹吉勋教授认为该病本虚标实,证候虚实转化。初期“火毒侵袭、肠络受损”,治以“消”为先导;中期“正邪交争、虚实夹杂”,治以“托”为转折;后期“久病耗伤、脾肾两虚”,治以“补”为根基。本文从消、托、补三法溯源与新释、精准分期论治两方面浅析曹吉勋教授于放射性直肠炎中对消、托、补三法的涵义扩充认识和精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