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2.
目的利用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IL-10将外源IL-10基因导入肝星状细胞并观察其对肝星状细胞Ⅰ、Ⅲ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传至1~2代的大鼠肝星状细胞以2×105/孔接种于24孔板,按每组6复孔分为三组(1)单纯肝星状细胞培养组;(2)AdGFP对照组肝星状细胞培养24 h后取病毒AdGFP以感染复数50感染肝星状细胞;(3)AdIL-10组肝星状细胞培养24 h后取病毒AdIL-10以感染复数50感染肝星状细胞.3 d后分别收集各组肝星状细胞, .提取总RNA.结果与单纯肝星状细胞培养组相比,AdIL-10组的IL-10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而AdGFP对照组的IL-10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IL-10组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AdFP对照组的Ⅰ型胶原和置型胶原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AdIL-10感染肝星状细胞后可抑制肝星状细胞Ⅰ、Ⅲ胶原分泌.  相似文献   

3.
TGF-β1 siRNA对肝星状细胞Smad3、Smad7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表达转化生长因子(TGF)小干扰RNA(siRNAs)的siTGF质粒,对肝星状细胞激活信号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表达TGF之siRNAs的siTGF质粒,将6μg siTGF转染HSC-T6细胞质粒后,分别在d1,d3,d5提取细胞总mRNA,并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RT-PCR检测其Smad3、Smad7的mRNA的表达变化,放射免疫法测上清液Ⅲ型前胶原含量变化。【结果】smad3s、mad7的mRNA在d1,d3,d5分别下调为0%、61%、70%和0%、15%、16%,上清液Ⅲ型前胶原含量为0%、(42±5)%(、55±7)%。【结论】TGF-β1siRNA下调肝星状细胞激活信号,减少胶原合成,表明TGF-β1siRNA有望成为抗肝纤维化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背景:既往的动物实验已多次证实了肝复康对肝纤维化组织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目的:观察中药肝复康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Ⅰ、Ⅲ型胶原、a-平滑肌肌动蛋白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7/2006—07在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完成。材料:清洁级SD大鼠25只,体质量300~350g,用于制备含药血清;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徐列明教授惠赠;中药肝复康由柴胡、当归(补血合血)、黄芪(益气)、赤芍、白芍(活血化瘀)、丹参(活血化瘀)等组成。方法:按肝复康高、中、低剂量(8.32,4.16,2.08mL/只)灌胃制备药物血清。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加含体积分数0.1正常对照血清的DMEM;模型对照组:加含体积分数0.1正常对照血清+60ug/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DMEM;肝复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含体积分数0.1低、中、高剂量药物血清+60ug/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DMEM;各组均培养24h。主要观察指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肝复康药物血清干预后Ⅰ、Ⅲ型胶原、a-平滑肌肌动蛋白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肝星状细胞T6细胞各指标表达呈相对低水平,而模型对照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肝复康各剂量组则均具有能明显抑制这种升高的作用(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干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中药肝复康对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Ⅰ、Ⅲ型胶原、a-平滑肌肌动蛋白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RNA的转录,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以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向颖  李军  贾茜  阳宏  李孝生 《中国临床康复》2012,(40):7533-7538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阻抑p38MARK信号通路、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等多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一般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促进纤维化发生最重要的细胞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介质,siRNA靶向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方法。目的:观察川芎嗪及化学合成的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从3条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中筛选一条有效的基因沉默片段,然后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共同转染培养24h的细胞作为转染组,并设计空白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川芎嗪组、联合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下调(P〈0.05)。在转染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均降低(P〈0.05)。结果表明,siRNA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减少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川芎嗪也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但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提示川芎嗪抗肝纤维化可能是多种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阻抑p38MARK信号通路、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等多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一般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促进纤维化发生最重要的细胞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介质,siRNA靶向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方法。目的:观察川芎嗪及化学合成的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从3条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中筛选一条有效的基因沉默片段,然后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共同转染培养24h的细胞作为转染组,并设计空白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川芎嗪组、联合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下调(P<0.05)。在转染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均降低(P<0.05)。结果表明,siRNA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减少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川芎嗪也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但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提示川芎嗪抗肝纤维化可能是多种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性的病变,及时地干预肝纤维化的病程能够减少肝硬化及其致命并发症的发生.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目的:采用舒肝颗粒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观察其是否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跨膜信号转导有影响,以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细胞学实验,于2008-06/2009-02在泸州医学院分子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肝星状细胞株HSC-T6购自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其表型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舒肝颗粒由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物研究所提供,批号:20071120.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不同质量浓度(0.01,0.02,0.04,0.08 g/L)舒肝颗粒对HSC-T6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选择对细胞增殖无影响的剂量(0.01 g/L).再将HSC-T6细胞种板培养后,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其他处理因素.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培养液中加入5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液.舒肝颗粒组培养液中加入前面选择的0.01 g/L舒肝颗粒药液;联合用药组培养液中同时加入舒肝颗粒药液与转化生长因子β1液,剂量同上.主要观察指标:①肝星状细胞的形态.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星状细胞表达Smad3和Smad7.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跨膜信号转导结果.结果:①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细胞形态类似于对照组,且伸展更明显,联合用药组,细胞形态更接近于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各组均未见核固缩或凋亡现象.②免疫组织化学法测Smad3和Smad7在对照组分别表达较高;转化生长因子β1能轻度上调Smad3和Smad7的表达(P<0.05):而舒肝颗粒组和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Smad7表达上调更为显著,为对照组的1.99倍(P<0.01).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舒肝颗粒组上调Smad7mRNA表达(P<0.05),而Smad3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5μg/L)作用后,Smad3和Smad7表达均上调(P < 0.05).联合组作用的影响是Smad7上升1.01倍(P < 0.05),但Smad3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P > 0.05).结论:① 转化生长因子β能刺激smad3和smad7的基因表达,使R-Smads/I-Smads之间的反馈调节机制重新达到平衡.②舒肝颗粒可能通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抑制程度与药物剂量呈一定依赖关系.③舒肝颗粒可能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抑制TGF-β/smad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与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甘草酸与HSC共同孵育。用m法、LDH测定法检测甘草酸对HSC增殖及活性的作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1-1000 μmol/L甘草酸对HSC中α-SMA、Ⅰ型、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显示1-1000μmol/L甘草酸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但,不同浓度甘草酸并不影响肝星状细胞的活力。1~1000μmol/L甘草酸逐渐抑制α-SMA、Ⅰ型、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结论:甘草酸可能通过干预大鼠HSC增殖、活化、减少胶原合成,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铁调素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特点,评估铁调素对肝星状细胞(H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氯化碳与橄榄油混合物诱发肝纤维化,于第0、4、8、12周后处死大鼠,动态观察铁调素在血清和肝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用不同浓度的铁调素-25多肽刺激大鼠星状细胞系(HSC-T6) 48 h,检测纤维化相关指标如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I型胶原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ukey检验。结果 成功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铁调素的检测发现,随着纤维化进展,肝组织中铁调素的基因水平在四氯化碳注射后逐渐降低(P 0. 05);四氯化碳混合物注射后第4、8、12周铁调素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 75±0. 12、0. 52±0. 20、0. 20±0. 10。血清中铁调素在四氯化碳混合物注射0、4、8、12周分别为(351. 45±51. 12) pg/ml、(254. 24±49. 41) pg/ml、(211. 45±42. 28) pg/ml、(189. 23±30. 24) pg/ml。体外实验表明,外源性补充铁调素(10 ng/ml、100 ng/ml)可以直接抑制HSC中纤维化相关基因(α-SMA,TIMP-1和I型胶原)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进一步我们发现铁调素可以通过抑制TGFβ1信号中SMAD4的表达阻断TGFβ1诱导的星状细胞活化和I型胶原的分泌。结论 铁调素水平与纤维化进展负相关,体外补充铁调素能够抑制HSC的活化并减少I型胶原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有望成为治疗肝纤维化新的种子细胞,但目前相关的体外实验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培养液上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纤维化形成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将肝星状细胞以1.0×108L-1接种于六孔板内,无血清培养24h后,加入2mL脐带间质干细胞培养液上清处理肝星状细胞,设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加入等量完全培养基处理肝星状细胞;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collagen-α1、TIMP-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中肝星状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collagen-α1、TIMP-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mRNA表达的下调程度亦随之增强(实验组72h〉实验组48h〉对照组);实验组肝星状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调,同时具有时间依赖性(对照组〉实验组48h〉实验组72h,P〈0.05)。提示脐带间质干细胞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纤维化形成的生物学活性,并可能是通过针对转化生长因子β靶点及其下游基因产物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86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内钙浓度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对象为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增殖采用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人法,细胞内钙浓度测定用Fluo-3/AM(乙酰氧甲基酯)标记后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定荧光光密度值。培养上清液中I型胶原(CoL—I)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浓度用放免法检测。HSC-T6细胞CoL—Ⅰ及Ⅲ型胶原(CoI一Ⅲ)mRNA的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 AngⅡ可促进HSC-T6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复方861可阻断这些变化。复方861也可降低HSC—T6细胞CoL—Ⅰ及PⅢP的分泌和CoL—Ⅰ及CoL—Ⅲ mRNA的水平。结论 复方861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内是否存在功能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阻断该信号通路对HSC活化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在HSC-T6细胞内的表达。通过转染T细胞因子(T-cell factor,TCF)依赖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TOPFLASH)测定HSC-T6细胞内的Wnt/β-catenin信号。将TCF的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TCF,dnTCF)表达质粒转染HSC-T6阻断Wnt/β-catenin信号的转导.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变化。结果:HSC-T6细胞的核内有β-catenin的表达,转染pTOPFLASH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dnTCF的HSC-T6细胞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活化的HSC中存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HSC的活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mad3,7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 用放线菌酮(CHX)种放线菌素D预处理KFB,以分别阻断KFB内源性蛋白质的合成及mRNA合成。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3,7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经CHX预处理后,KFB的Smad3 mRNA表达轻度上调,并完全抑制了TGF—β1对KFB Smad3 mRNA的下调作用,而CHX预处理对KFB的Smad7 mRNA表达及TGF—β1上调Smad7 mRNA的作压并无明显影响。经放线菌素D预处理后,随TGF—β1作用时间延长,KFB的Smad3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 TGF—β1对KFB Smad3 mRNA表达的调控过程可能还需要细胞合成其他蛋白的参与;但对Smad7 mRNA表达的调控则不需要细胞合成其他蛋白参与,KFB细胞中的Smad7可能也是活化的Smads的直接靶基因。  相似文献   

14.
4种莪术有效成分对肝星状细胞-T6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莪术4种有效成分(莪术油、莪术醇、β-榄香烯、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T6(HSC—T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基因库中查询50种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mRNA序列,用寡核苷酸探针设计软件设计探针,在PE8909DNA合成仪上合成寡核苷酸,用OGR-04点样仪及醛基化玻片制备成基因芯片。以秋水仙碱、莪术油、莪术醇、β-榄香烯、姜黄素不同浓度含药培养液培养HSC—T6细胞。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确定细胞存活率在50%以上的药物浓度作为实验所用浓度,每组设空白对照组,分别按1、6、12和24h4个时间段收集细胞。按操作步骤提取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荧光标记、杂交和洗涤,用Genepix4000B扫描仪扫描芯片和Ima Gene4.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归一化处理,使用看家基因和阳性对照对Cy3和Cy5扫描结果进行校正。结果:秋水仙碱6.25μg/ml作用HSC—T6细胞12h,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l)表达下调220%;莪术油78.125μg/ml作用HSC—T6细胞24h,可使基因TIMP2、白细胞介素-6表达分别下调230%和220%;莪术醇1.5625μg/ml作用HSC—T6细胞12h,可使转化生长因子-β1、P450a基因表达下调230%和210%。结论:本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莪术有效成分莪术油、莪术醇的抗肝纤维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嚷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阻断Ⅰ,Ⅲ胶原的合成,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等,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小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以及p38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5 μg/L转化牛长因子β1诱导活化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用川芎嗪和p38MAPK特异阻断剂SB203580进行干预,以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经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后.肝星状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用川芎嗪和SB203580干预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川芎嗪和川芎嗪+SB203580混合干预对这两者的基因表达抑制作用比单独的SB203580干预更强.川芎嗪和SB203580对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也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但SB203580和川芎嗪+SB203580对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抑制作用更明显,而SB203580与川芎嗪+SB203580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推测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 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阻断Ⅰ型胶原合成,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同时认为川芎嗪抗纤维化可能是多重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期研究表明,阻断smad传导通路可能成为一个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新的靶点.目的:验证Smad4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Ⅰ型胶原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9/2008-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完成.材料:肝星状细胞HSC-T6体外培养,siRNA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Lipofectamine试剂转染,以含巨细胞病毒-β-半乳糖苷酶质粒作为转染阳性对照.方法:根据不同处理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mad4 siRNA转染组;转化生长因子β处理组:Smad4 siRNA转染后转化生长因子β处理组,将Smad4 siRNA转染入肝星状细胞后行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各组分别于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Smad结合转写因子(4XSBE)的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Smad4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变化.结果:Smad4 siRNA有意义的抑制Smad4蛋白表达;Smad4 siRNA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4XSBE转录报告基因的活性:Smad4 siRNA从mRNA和蛋白水平有效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Smad4 siRNA能够有效地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Ⅰ型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β-arrestin1(ARRB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阐明ARRB1和p38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选取C57BJ/6L背景的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小鼠,采用浓度为20%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并于临床收集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及健康对照志愿者的肝组织样本。采用HE和天狼星红染色来评估肝纤维化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RRB1、p38、磷酸化p38(pp38)及纤维化相关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人肝星状细胞LX2中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因子诱导其活化,并分析ARRB1的表达水平;进而利用小干扰RNA和质粒沉默或者过表达ARRB1,同时配合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揭示两者的调控关系。结果 在肝纤维化组织中ARRB1表达升高,p38信号活化增强(P均<0.05)。在肝星状细胞LX2中,TGF-β可以激活肝星状细胞并表达ARRB1和增强p38信号。ARRB1表达的升高或抑制可以相应地影响p38信号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以寸步明确TGF-β1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用RT-PCR法分别检测TGF-β1不同含量(0,5,50,500pmol/L;Smad3 mRNA 24h,Smad7 mRNA90min)和TGF-β1(500pmol/L)作用不同时间(Smad3 mRNA:1,2,4,24,48h;Smad7 mRNA:0.5,1,1.5,2,4,24h)对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含量TGF-β1刺激KFB后,随TGF-β1含量的增加,Smad3 mRNA水平逐渐下降,并呈含量依赖性。与Smad3相反,5pmol/L TGF-β1就能使Smad7 mRNA水平明显升高2.6倍(46&;#177;7,对照组13&;#177;7,t=6.150,P=0.0005),并随TGF-β1剂量加大面略有改变,说明KFB的Smad7 mRNA表达对TGF-β1的刺激非常敏感。用TGF-β1刺激细胞后,Smad3 mRNA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到作用48h后下降到最低(53&;#177;9,对照组18&;#177;8,t=6.011,P=0.0005),显示出时间依赖性;而Smad7 mRNA在细胞受到TGF-β1刺激后120min即达到对照组的2.5倍(73&;#177;11,对照组53&;#177;9,t=5.215,P=0.003),24h后回幕到正常对照水平。结论 TGF-β1能使KFB细胞Smad3 mRNA发生配体依赖性的下调,而使Smad7 mRNA表达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对人肝星状细胞(H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及透明质酸(H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液中加入PAI-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人HSC株LX-2的增殖变化,确定PAI-1的最佳干预浓度.将LX-2培养液中加入PAI-1分别培养12、24、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TIMP-1及HA的变化.结果 阴性对照组A492为0.473±0.035;PAI-1浓度为5、10、20、40、80μg/L时,A492分别为1.249±0.440、1.636±0.315、1.283±0.413、0.938±0.263、0.303±0.125,PAI-1浓度为10μg/L时刺激作用最为明显(F=11.697,P<0.01).加入PAI-1培养12、24、48 h组较阴性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1、HA及TIMP-1表达增加(F=1566.752、P<0.01,F=235.632、P<0.01,F=67.359、P<0.05).结论 PAI-1可促进肝星状细胞TGFβ1、TIMP-1及HA的表达,从而影响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 ( PAI-1 ) 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 TGFβ1 ), hyaluronic acid ( HA )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 Methods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PAI-1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LX-2 ,and to determine the perfect intervention concentration of PAI-1. After incubation with PAI-1 in LX-2 culture solution for 12 h,24 h,48 h,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GFβ1 ,TIMP-1 and HA was observed wit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A492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was 0. 473 ± 0. 353, and 1. 249 ± 0. 440, 1. 636 ± 0. 315,1.283 ± 0. 413,0. 938 ±0. 263 and 0. 303 ±0. 125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AI-1 was 5,10,20,40 and 80 μg/L,respectively,a concentration of 10 μg/L of PAI-1 showed the strongest stimulation remarkablely ( F = 11. 697, P < 0. 01 ).After incubation with PAI-1 for 12 h,24 h,48 h,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A,TGFβ1 and TIMP-1 in the LX-2 supernata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negative control (F = 1566. 752,235. 632 and 67. 359,respectively,P < 0. 01 or < 0. 05 ). Conclusion PAI-1 ma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through promoting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A ,TGFβ1 and TIMP-1 of HSC.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ⅡA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不同程度抑制Ⅰ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结论:丹参酮ⅡA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