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药材海南牛耳枫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给药海南牛耳枫提取物后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浓度变化,用DAS2.0药动学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海南牛耳枫提取物后槲皮素在大鼠体内动力学参数为Tmax=(0.195±0.155)h,Cmax=(35.00±15.30)ng/ml,AUC0-t=(66.82±21.77)ng/(ml·h),t1/2=(5.736±2.513)h。结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药材及制剂中槲皮素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林玮玮  王长连 《医学综述》2008,14(9):1394-1397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PK)在西方国家已有将近40年的发展和应用历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合理用药和个体化给药中。本文简要介绍了PPK基本原理,求算PPK参数的有关方法,重点阐述了目前较常应用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并列举了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在常规治疗药物监测、个体化给药以及上市前新药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方法学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药学新领域。中药药物动力学主要是研究中药单体、单方、复方在体内过程动态变化的规律,用数学方程式和药物参数来表达应用,指导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单体不明确,血药浓度低,检测方法欠缺,单体成分的药动学参数难以完整地表达中药复方药物的体内作用规律,中药复方药物药动学研究受到限制。中药复方药物药动学研究主要以在实验动物药物动力学水平上的单药和复方药物中的单一成分研究为主。中医药理论提倡整体观念,临床用药以复方为主,中药复方药物能体现中药配伍的整体性,发挥综合性作用,临床疗效好;因此,探讨中药复方药物的药动学规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自1994年以来,研究提出各种假设和学说,如黄熙等提出“辨证药动学”新假说,新学说有时辰药动学、群体药动学、中药复方药动学、临床药动学等。  相似文献   

4.
陈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21-2022,2033
癫痫是临床常见疾病,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频繁。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复杂,个体差异大,体内代谢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用药时需建立个体化给药方案,而个体化给药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患者理想的药动学参数。综合比较各种研究方法,用NONMEM法建立的药物群体药动学模型有着突出的优点,国外用此法研究抗癫痫药的群体药动学相对较多,而国内尚较少。为提高癫痫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5.
拉莫三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莫三嗪是新一代抗癫痫药物,本文综述近年来其传统和群体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的研究现状,基因多态性和联合用药对其药动学的影响,并阐明其在特殊人群的药动学特点,为临床更科学地制定给药方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谈药物动力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即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学科[1]。药物动力学系统地介绍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合理用药与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其广泛应用在药物治疗、临床药理、分子药理、生物化学、生物药剂、分析化学、药剂、药理及毒理等多领域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双隔室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药动学参数的计算,掌握药动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并熟悉相关实验技能,为从事制剂研究和应用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依诺沙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研究口服单剂量依诺沙星片后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单剂量口服依诺沙星片0.4g,分剐于服药后24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以HPLC法测定血浆中依诺沙星的浓度。以DAS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结果:依诺沙星片在(0.05—6.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相对回收率均在85%-115%范围内,绝对回收率大于75%;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5%。依诺沙星浓度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为(1.350±0.580)h;Cmax为(3.029±0.671)mg·L^-1;T1/2为(5.835±0.908)h:AUC(0-24)、AUC(0-inf)分别为(17.678±2.899)mg·L^-1和(18.685±3.172)mg·L^-1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佳,可准确测定人血浆中依诺沙星的浓度,适合药动学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PPK),评价奈必洛尔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显著影响因素。收集25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试验,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5 mg后,以LC-MS/MS法测定奈必洛尔血药浓度,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M)建立奈必洛尔PPK模型,并用自举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奈必洛尔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可用二房室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符合乘法模型。奈必洛尔中央室分布容积及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84×103 L和7.68×102 L/h。体重、舒张压、血尿素氮和代谢表型均对奈必洛尔的PPK参数有显著影响。自举法的验证结果与模型计算值相符。所建立的PPK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奈必洛尔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显著的原因,为奈必洛尔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代动力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徐长卿与丹皮酚注射液中丹皮酚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将家兔随机分组分别灌胃徐长卿水煎液6mg.kg-1,肌肉注射丹皮酚注射液0.96mg.kg-1;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3P8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灌胃给药后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1/2(α)=0.174h,t1/2(e)=0.796h,Tm ax=0.489h,Cm ax=0.225μg.mL-1,AUC=0.395μg/(mL.h);肌注后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1/2(α)=0.112h,T1/2(β)=1.417h,Tm ax=0.179h,Cm ax=0.439μg.mL-1,AUC=0.546μg/mL.h,CL=8.832L.h-1。结论丹皮酚在家兔体内能快速分布并消除,两种给药途径丹皮酚的体内药动学过程不同,肌肉注射明显优于灌胃给药。  相似文献   

10.
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作者介绍了PPK/PPD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模型确定和参数验证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 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是药动学的一项重要参数。精确估算Ka,有助于推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了解体内过程。本文就Ka的各种计算方法作一综述。模型依赖性方法药动学理论的建立,有助于测定某种剂型中药物被吸收程度或相对程度,但并不要求测定药物吸收速率。结果分析,通常依赖于药动学模型。合符一级动力学药物体内过程,一般用一室或二室模型进行描述。 (一)一室模型一室模型简单地把人体描述为一个动力学上均匀单元,假设给药后  相似文献   

12.
阿糖胞苷纳米粒冻干针剂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糖胞苷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ra-C-PBCA-NP)冻干针剂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规律。方法以阿糖胞苷(Ara-C)溶液剂为参比,采用HPLC法测定Ara-C-PBCA-NP冻干针剂和Ara-C溶液剂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Ara-C-PBCA-NP冻干针剂和Ara-C溶液剂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Ara-C-PBCA-NP冻干针剂在家兔体内的t1/2β和平均滞留时间(MRT)延长,清除率(CL)降低(P〈0.05)。结论Ara-C-PBCA-NP冻干针剂可显著延长Ara-C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现代质谱法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现代质谱法在药物代谢物的结构鉴定与定量分析、体内药动学高通量筛选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测定等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进行了综述 ,指出现代质谱法在药动学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动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借助于动力学原理和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中药单体、单方、复方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和规律,并将研究结果用数学方程和相关药动学参数来表达,以阐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调经祛斑胶囊有效成分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灌胃给予调经祛斑胶囊后不同时间血浆中芍药苷的浓度,DAs2.0药动软件计算芍药苷的药动学参数并拟合平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结果:大鼠给予调经祛斑胶囊后,芍药苷在大鼠的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结论:调经祛斑胶囊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建立的血浆中芍药苷的分析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茶碱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分成四组:静脉给药对照组、静脉给药葛根素处理组、口服给药对照组和口服给药葛根素处理组,每组各6只,采用尾静脉注射或灌胃方式给予茶碱5 mg/kg,用HPLC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运用DAS 2.1.1拟合药动学参数,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和静脉给药条件下,茶碱的药动学参数AUC0-24 h、AUC0-∞、CLz(或CLz/F)、MRT0-24 h、MRT0-∞和t1/2z在对照组和葛根素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Cmax,Tmax,Vz(或Vz/F)在对照组和葛根素处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在大鼠体内代谢受葛根素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健康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6只成年健康家兔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应用DAS 2.0药动学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拟合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吸收模型,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代谢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权重系数=1/C2),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0.25h、Cmax=95.44mg/L、t1/2(α)=0.73h、t1/2(β)=2.70h、AUC=82.44mg/L*h、Vd=45.65L/kg。结论:与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家兔肌肉注射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的Tmax、t1/2(β)均缩短,表明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体内起效迅速且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18.
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和芳  黄春新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42-1344,1375
时辰药代动力学是指不同时间给药可能产生药物不同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导致药物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等存在着昼夜节律差异。本文综述了近年对体内过程药物浓度一时间相关性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异产生的机制、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及在药剂型设计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马钱子碱脂质体静脉推注给药后,家兔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游离马钱子碱溶液进行比较,评价马钱子碱脂质体药动学特性.方法 建立HPC检测家兔血浆中马钱子碱含量的方法,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马钱子碱脂质体家兔耳静脉单次给药符合三室模型,而游离马钱子碱溶液符合二室模型.马钱子碱脂质体的消除半衰期(T1/2β)是同剂量游离马钱子碱溶液的6.6倍,AUC较游离马钱子碱溶液增长了2.5倍.结论 马钱子碱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性与游离马钱子碱溶液比较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已建立的不同多西他赛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对国内乳腺癌群体的适用性,从而为建立合适的国内乳腺癌病人最终PPK模型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中多西他赛PPK模型的文献,提取文献基本信息,收集国内乳腺癌病人应用多西他赛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Phoenix非线性最大混合效应模型软件进行拟合,根据模型拟合的观测浓度-预测浓度诊断图与可视化预测检验评估已有模型对乳腺癌病人血药浓度的拟合效果。结果共收集39例乳腺癌病人108个血药浓度数据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进行多西他赛PPK模型验证。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有6篇。对建立的PPK模型进行拟合后发现LAUNAY-ILIADIS模型拟合效果最佳(-2LL=933.34,AIC=993.34),BRUNO模型次之(-2LL=945.13,AIC=1007.13),其余模型拟合效果较差。结论国内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血药浓度数据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多西他赛PPK模型拟合效果不佳,为研究国内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病人的药动学特征,有必要建立多中心、大样本的国内乳腺癌多西他赛PPK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