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胸部CT平扫图像中心室腔密度CT值与血红蛋白 (Hb)含量间的关系及左心室密度减低与贫血的相关性 ,探讨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贫血患者胸部CT平扫图像 ,与 2 4例非贫血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 ,测量其左心室及室间隔CT值 ,结合 72h内临床检查Hb含量及红细胞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室腔CT值与Hb含量及红细胞数间均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5 98和0 .5 715 (P值均 <0 .0 1) ;贫血组心室腔CT值低于正常组 ,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t =4 .2 5 5 ,P =0 .0 0 1,<0 .0 1) ,室隔差值明显高于非贫血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 .90 8,P =0 .0 0 2 ,<0 .0 1) ,贫血组中肉眼不能区分室间隔形态者 (A组 )Hb含量明显高于肉眼可以明确分辨室间隔及左心室形态者 (B组 ) (t =2 .82 2 ,P <0 .0 1)。结论 胸部CT平扫左心室密度减低 ,肉眼可以区分室间隔及左心室形态和密度差均可以大致判断贫血存在与否 ,并可以大致确定贫血者Hb含量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小气道疾病患者进行呼气相CT扫描 ,结合吸气相CT扫描 ,评价呼气相CT在诊断小气道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1例小气道疾病患者及对照组 12例 ,使用螺旋CT进行呼气末的胸部CT扫描 ,结合吸气末CT扫描 ,测量和计算肺横断面积衰减分数 (CLARS) ,肺密度衰减值 (LDAV)。同时 ,对 2组分别进行了吸气末和呼气末的高分辨率扫描 (HRCT) ,重点观察呼气末的空气潴留征象。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横断面积衰减分数分别为 2 5和 48,肺密度衰减值分别为 79HU和 186HU ,2组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呼气相HRCT扫描时观察空气潴留征象 (airtrapping) ,正常对照组中没有见到此征象 ( 0 % ) ,而 3 1例病例组中有 13例 ( 4 2 % )可见到空气潴留。结论 呼气相CT能够观察空气潴留征象 ,结合吸气相CT扫描 ,测量和计算CLARS、LDAV等指标 ,对小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定量有较大的帮助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胸部非增强CT评价贫血的准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腔血液CT值与血红蛋白(Hb)浓度的关系,评价胸部非增强cT诊断贫血的准确性。方法胸部(心脏)非增强螺旋CT扫描患者92例,分别测量左心室血液及室间隔的CT密度,测量患者血液中Hb的浓度,计算血液与室间隔CT密度比,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液的CT密度与Hb浓度呈正相关(r=0.571,P=0.000);血液与室间隔的CT密度比与Hb浓度也呈正相关(r=0.650,P=0.000)。该密度比男性〈90%、女性〈87%则提示患者贫血。结论左心室血液与室间隔的CT密度比可作为判断患者是否贫血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左心室心肌密度的特征性差异.方法 行64层MS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连续病例1130例中冠状动脉正常或狭窄程度<25%的患者共119例.回顾性分析其CT增强扫描重建层厚3mm的横断面图像,选取主动脉瓣下缘平面左心室心肌为测量评价目标,在室间隔后部、前部、心尖、左心室游离壁前部及游离壁后部划5个兴趣区,分别测量其平均CT值,用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比较其差异.结果 主动脉瓣下横断面图像中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密度值:室间隔后部、前部分别为(93.8±14.8)和(91.9±15.1)HU,心尖部为(69.9±15.5)HU,左心室侧壁前部、后部平均CT值分别为(79.7±16.9)和(88.0±14.3)HU,平均密度呈现为"U"字型.上述5个测量部位中,室间隔前部、后部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8,P=0.3339),室间隔前部与心尖部、心尖部与左心室游离壁前部心肌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60和4.639,P值均<0.01).结论 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左心室心肌密度有差异,以心尖部最低,因此,依靠心肌低密度判断心肌梗死时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头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头癌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不同CT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45例经临床、内镜超声等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成像中各种特异性表现的诊断敏感性 ,总结其CT扫描技术要点。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胰头癌最常见的CT征象有相对低密度瘤灶 ( 10 0 % )、胰周血管受侵( 86.7% )、胰头、体尾部比例失调 ( >1.2 ,占 80 .0 % )、胆总管扩张伴下端截断征 ( 4 6.7% )、双管征 ( 3 3 .3 % )、淋巴及脏器转移 ( 2 0 .0 % )等 ,螺旋CT动脉期 ( 2 5~ 3 0s)、门静脉期 ( 5 0~ 65s)动态双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采用适时的螺旋CT增强扫描时间能更好显示胰头癌的CT特征 ;综合分析各种CT征象对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螺旋CT肺部扫描对肺密度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剂量、层厚是否对肺密度有影响 ,以决定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测得的肺密度值能否适用于低剂量螺旋CT。资料与方法 对 2 0名志愿者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 ,采用 5种不同参数重复扫描 :低剂量 (5 0mA) ,层厚 8mm、5mm、3mm ;常规剂量 (2 0 0mA) ,层厚 5mm、3mm。分别在主动脉弓、气管隆突、下肺静脉干平面测量肺密度 (HU) ,计算不同剂量、层厚平均肺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剂量CT扫描 3种层厚中 8mm的肺密度值为 - 793± 4 5HU ,5mm为 - 80 0± 4 6HU ,3mm为 - 80 2± 5 1HU ,三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层厚 5mm的肺密度值 ,低剂量为 - 80 0± 4 6HU ,常规剂量为 - 80 1± 37HU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层厚 3mm的肺密度值 ,低剂量为 - 80 2± 5 1HU ,常规剂量为 - 80 5± 4 9HU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扫描剂量和层厚对肺密度没有显著影响 ,低剂量螺旋CT值可以参考常规剂量扫描测得的肺密度值来判断有无肺气肿等异常。  相似文献   

7.
孤立肺结节多层螺旋CT容积灌注成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灌注成像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85例孤立肺结节(直径≤4cm,57例恶性,15活动性炎性,13例良性)患者,在增强(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前、后采用ToshibaAquilionMarconi16层螺旋CT(采用4×i模式,i代表扫描层厚)及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采用8×i或16×i模式,i代表扫描层厚)进行同层动态扫描.11~41s,每1s扫描1次;90s扫描1次.16层螺旋CT:病灶直径3~4cm时,扫描层厚8mm;2~3cm时,扫描层厚6mm;1.5~2cm时,扫描层厚4mm;1~1.5cm时,扫描层厚3mm;<1cm时,扫描层厚2mm.64层螺旋CT:病灶直径3~4cm时,扫描层厚5mm;<3cm时,扫描层厚2.5mm.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分别计算肺结节有效层面的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有效层面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肺结节的容积灌注成像定量参数.结果 恶性(36.52±11.07)HU与炎性(37.69±7.1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7.02±5.85)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86>0.05).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增强峰值比(17.49±3.78)%明显高于良性(2.78±2.23)%与恶性(14.73±4.28)%结节(P<0.001;P=0.019<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增强峰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47.83±31.29)mlmin-1100g-1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3.03±3.01)mlmin-1100g-1与恶性(31.15±9.66)mlmin-1100g-1结节(P<0.001;P<0.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3.00±8.87)HU与恶性(40.45±7.03)HU结节平扫的CT值明显低于良性(50.51±10.87)HU结节(P<0.001;P<0.001).炎性低于恶性结节平扫的CT值(P=0.002<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容积灌注成像有助于结节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方法.资料与方法 将9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5组,第1组(18例),第2组(18例),第3组(19例),第4组(20例)及第5组(21例),每组采用不同的技术参数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及血管三维重组.支气管动脉三维重组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 肺癌1、2、3、4、5组主动脉强化后增加CT值分别为(183.43±19.65)HU、(218.64±18.20)HU、(269.69±42.21)HU、(326.11±77.19)HU、(328.61±62.38)HU;支气管动脉强化后增加CT值分别为(116.24±38.68)HU、(156.41±42.71)HU、(157.75±57.17)HU、(181.45±56.25)HU、(195.54±53.94)HU;肺动脉强化后增加CT值分别为(146.63±46.79)HU、(176.48±64.44)HU、(179.62±69.84)HU、(240.44±81.18)Hu、(115.10±36.13)HU;上腔静脉强化后增加CT值分别为(291.39±159.71)HU、(385.90±240.73)HU、(414.47±275.78)HU、(435.19±311.09)HU、(166.24±67.66)HU;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61.11%、72.22%、78.95%、80%及90.48%.结论 第5组采用较小剂量(60 ml)和高浓度非离子型对比剂(370 mg I/ml),适中注射流率(4 ml/s),自动跟踪(Bolus tracking)扫描技术,是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较理想的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增强螺旋CT腹部血管低灌注征象对严重创伤患者低血容量性休克评估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及螺旋CT影像学资料,根据螺旋CT检查后24 h内是否发生休克,将患者分为休克组(34例)和稳定组(2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压、心率、ISS评分、血pH值、血乳酸(Lac)及碱剩余(BE)等指标,并测量增强螺旋CT影像中主动脉、下腔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等腹部大血管的直径及增强早期和延迟期CT值. 结果 休克组ISS评分及Lac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而BE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休克组下腔静脉存在变形塌陷征象,在4个腹部层面最小直径均小于稳定组(P<0.01).CT增强早期,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CT值为(133.2±32.4) HU,低于稳定组的(186.3±23.3) HU(P <0.05);下腔静脉肝脏上缘层面CT值为(133.4±20.3) HU,显著高于稳定组的(112.0±21.9) HU(P <0.01).而增强延迟期各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部分增强螺旋CT腹部血管低灌注征象对严重创伤患者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256层螺旋CT低剂量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CTA资料.组1:心脑血管联合CTA(n=17),应用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一站式扫描;组2:冠状动脉CTA(n=20):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组3:常规颈脑血管CTA(n =20).分别测量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双侧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蝶鞍层面)图像CT值与图像噪声;采用4分法评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3分法评估颈脑血管图像质量;分别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图像CT值与噪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1与组2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组1与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结果 组1与组2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27±50)、(426±86) HU]、噪声[分别为(30±9)、(31±9)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58、-0.325,P值均>0.05);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组1与组2均满足诊断需要冠状动脉节段,优良分别达到98.1%( 202/206)、99.6%(244/245);两组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572,P>0.05).组1与组3颈总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74±70)、(348±81)HU]、椎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47±83)、(328±66)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43、4.869,P值均<0.05);颈内动脉(蝶鞍层面)CT值[分别为(370±92)、(367±97)H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05).组1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1分1例,2分14例,3分2例;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2分7例,3分13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6,P<0.05).组1、组2、组3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0±0.8)、(3.1±0.4)、(5.0±0.3) mSv.结论 256层螺旋CT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图像质量,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对比剂使用少、辐射剂量低、客观和重复性强的优势,是一种全新的评估冠状动脉与颈脑血管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比剂静脉注射后增强的时间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对比剂静脉注射后经肺循环在动脉中的时间状态与增强过程 ,为临床选择注射方法、确定扫描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使用螺旋CT和电子束CT检测增强扫描患者 5 0例 ,其中螺旋CT扫描 19例 ,电子束CT扫描 3 1例 ,年龄 2 3~ 73岁 ,平均 ( 4 0 .8± 10 .9)岁。根据年龄体重 ,注射剂量为 3 0~ 40ml;注射流率为 5~ 8ml/s。计算对比剂注射时限 (IT) ,并根据扫描曲线记录主动脉区对比剂开始时间 (SP)、上升时间 (AT)、上升CT值 (A HU)、峰值时间 (PP)、峰值CT值(P HU) ,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平均IT约为 5 .0 2s ,SP 9.0 6s ,AT 5 .84s ,A HU 183 .7HU ,PP 14 .97s ,P HU 2 3 5 .3HU。AT、PP与IT呈正相关。结论 :对比剂静注后在体内呈现r 曲线的动态变化 ,对比剂静注的时间 ,大致相当于r 曲线上升的时间 ;对比剂静注的时间愈长 ,强化峰值时间可能愈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技术在评价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52例经非手术治疗肺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以4 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分别在25 s及90 s行胸部螺旋扫描),记录肺癌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净增值,并与文献结果对照.记录25 s及90 s时肺癌的强化模式.结果 治疗后肺癌平扫CT值、增强后25 s及90 s CT值分别为(42.20±7.43)HU、(57.35±10.09)HU、(71.85±12.45)HU.平扫CT值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的肺癌平扫CT值(40.70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5,P=0.152>0.05).强化净增值(29.46±10.85)HU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肺癌的强化净增值(35.79 HU)(t=4.206,P=0.001<0.05).52例中32例90 8时表现为均匀强化;32例中25 s时21例表现为混杂强化,7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表现为中央强化,2例表现为周边强化.结论 治疗后肺癌有逐渐强化的趋势;肺癌强化净增值能反映肺癌的血供,可作为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CT增强扫描中纵隔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囊肿患者,对所有患者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数据测量。比较病灶平扫与增强动脉期CT值;根据强化后病灶CT值上升是否超过10 HU分为“低假性强化组”(A组)、“高假性强化组”(B组)两组,A组16例,B组23例。对两组患者病灶参数(平扫CT值、截面积)、距病灶最近纵隔血管或心腔参数(强化程度、面积、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增强程度最高的血管参数(强化程度、面积、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所有大血管或心腔总体参数(总面积、平均增强程度、与病灶的平均距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平扫与增强扫描所有病灶的CT值分别为(12.6±15.0)HU、(26.3±14.9)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病灶平扫CT值分别为(19.1±12.5)HU、(8.1±15.2)HU,病灶截面积分别为(5.1±4.0)cm^(2)、(3.0±1.9)cm^(2),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分别为(2.9±0.8)cm、(2.3±0.6)cm,病灶周围所有血管或心腔与病灶之间总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5.0±1.2)cm、(3.9±1.5)cm,两组间以上四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距离可以独立影响病灶的假性强化现象(P<0.05)。结论纵隔囊肿在增强扫描中存在假性强化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病灶平扫CT值、病灶截面积、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所有血管或心腔与病灶之间总距离的平均值等,其中距病灶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可以对假性强化现象产生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面积脑梗死首次CT征象31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分析大面积脑梗死首次CT征象改变。方法 对 31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 ,采用GE高速智能螺旋CT ,层厚 5mm ,连续扫描全脑。结果 发病≤ 6hCT等密度影者 9例 ,低密度影者 1例 ,二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7h均为低密度影 ;低密度影者侧脑室受压 1 1例 ,中线移位 5例 ,梗死后出血 3例。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过早检查 ,CT不易全部表达 ,应根据病人症状和体征适时复查CT ,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脾大的CT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脾肿大的CT表现及与其他CT征象、临床结果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 1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扫描脾容积的变化。全部病例均在发病初 (3d内 )行腹部CT检查 ,4~ 30d复查 1次 ,其中 5例为增强CT扫描。计算 2次CT扫描的脾容积及其增减百分率 ,并与其他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复查时脾容积 [(30 9.91± 2 0 9.5 8)cm3 ]与发病初脾容积 [(2 2 7.4 8± 14 4 .15 )cm3 ]相比增加 [(36±2 5 .9) % ](P <0 .0 2 )。其中脾容积增加显著 (≥ 5 0 % )的病例 ,CT严重度指数 (CTSI)评分较高 (P <0 .0 2 ) ,住院天数较长 (P <0 .0 1)。结论 脾大是急性胰腺炎的一个常见征象 ,常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对于临床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评价CT动态增强特性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s)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9例SPNs分为 3组 ,恶性组2 9例 ,炎性组 12例及其它良性结节组 8例 ,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 ,评价强化峰值 (PH)和强化方式在 3组间有无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CD3 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PH与MVD有无相关性。结果  3组SPNs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不同 ;恶性组和炎性组PH均高于其它良性组 [PH分别为 ( 4 5 .4± 19.0 6)HU、( 5 3 .7± 10 .98)HU、( 9.0± 4.77)HU ,P <0 .0 1] ,恶性组与炎性组PH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H与MVD呈正相关 (rs=0 .62 3 3 ,P <0 .0 1) ;3组SPNs的强化方式有极显著差异 (Ρ <0 .0 0 1)。结论 SPNs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管化程度、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 ,有助于对结节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根治性放疗不同阶段颅底骨髓腔CT值变化的趋势,为NPC患者放疗后CT诊断提供依据并为放疗后颅底骨质改变的长期随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30例NP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放疗前和完成20 Gy、60 Gy剂量治疗时行CT平扫,另70例在放疗前和完成40 Gy剂量治疗时以及完成治疗3个月后行CT增强扫描,在同一断层图像上以颅底骨枕骨斜坡髓腔勾画感兴趣区,并计算出平均CT值,统计CT值不同阶段的变化,动态观察枕骨斜坡骨髓腔对放疗后的急性反应.结果 患者在放疗前和完成20 Gy、60 Gy剂量治疗行CT平扫时,斜坡髓腔的平均CT值分别为(177.46±82.62) HU、(175.11 ±80.17)HU和(160.31±80.70) HU;患者在放疗前和完成40 Gy剂量治疗时以及完成治疗3个月后增强CT扫描时,斜坡髓腔的平均CT值分别为(191.68±82.25) HU、(166.44±77.92) HU和(152.30±80.87)HU;经Anova分析发现,放疗前后颅底骨髓腔的CT值急性期普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组与20 Gy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辐射导致颅底骨髓腔的CT值相应减低,提示放疗后短期内颅底骨质有骨质疏松的变化趋势,对于放疗后出现的放射性骨损伤和病理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为NPC患者放疗后颅底骨质的长期随诊观察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实验性闭袢性小肠梗阻肠壁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大白兔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打开腹腔后,取距回肠末端30 em处,选择10~15 cm长的小肠结扎远近两端成闭袢,同时缝扎闭袢的引流静脉,制造模型A组(1~1.5 h)、B组(2~2.5 h)和C组(5~6 h组)行MSCT多期扫描,采用对比分析CT表现与肠壁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A组8只、B组5只闭袢肠壁增强扫描出现持续强化,C组闭袢肠壁均无强化.CT值测量:增强前、增强后动脉期、静脉期和延佑迟期的CT值,A组分别为(37.38±6.16)HU、(91.03±10.48)HU、(104.00±4.04)HU和(69.50±7.70)HU;B组分别为(38.53±6.64)HU、(64.25±16.07)HU、(86.19±24.80)Hu和(84.13±18.99)HU;C组分别为(45.43±10.11)HU、(48.99±10.53)HU、(51.03±12.19)HU和(50.22 ±11.39)HU.A组、B组、c组闭袢肠壁之间的CT值在平扫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强后的同一时期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强前、增强后各期内,A组、B组、C组闭袢肠壁与对照肠袢之间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学对照,肠壁无坏死组(11/13)出现持续强化征象明显高于肠壁坏死组(2/11)(P<0.05).结论 MSCT多期增强扫描可评价不同时间下肠壁缺血状态,持续强化主要见于肠壁缺血的早期阶段,而坏死的肠壁在增强各期无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1例胰腺肿瘤(36例胰腺癌、5例胰岛素瘤)病例,均作了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测定各期瘤灶与正常胰腺组织CT值,并计算两者差值。结果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的肿瘤灶与正常胰腺组织的CT差值分别为(6.7±4.3)HU,(31.6±14.3)HU,(4.9±3.8)HU。两者差值在动脉期与平扫、门脉期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1.4,10.5,P均<0.001),平扫与门脉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和小瘤灶的检出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局灶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的双源CT表现。方法 :10例均行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运用冠状位、矢状位及MPR等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0例CT平扫均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孤立、均质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部分病灶可有分叶,伴钙化3例,伴裂隙样低密度2例。单个淋巴结肿大8例,平均直径(4.57±2.82)cm;累及1组淋巴结2例;平扫CT值平均(46.78±7.29)HU。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平均CT值(120.09±16.49)HU,静脉期及延迟期显著持续强化,平均CT值静脉期(110.58±12.11)HU、延迟期(101.86±8.21)HU;周边伴增粗血管影2例。结论:CD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