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1999-2010年深圳市人民医院经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成像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收集病程≤14 d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统计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分析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式与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2例患者中,共有11例死亡,病死率为13...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急性期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D)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我院近10年A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0例AD患者中A型AD63例(45%),B型AD77例(55%),平均年龄(53.2±11.8)岁,男女性别比3.4:1,急性期院内病死率29.3%,A型AD并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低血压(休克)、主动脉瓣返流是AD急性期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开展腔内隔绝术后B型AD病死率从25.9%下降到8%。结论:A型AD胸腔积液、急性心包积液、低血压(休克)、主动脉瓣返流是导致患者急性期院内死亡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腔内隔绝术是治疗B型AD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心脏中心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确诊急性AD患者1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9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6.8±12.1)岁。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分为存活组(n=141)及死亡组(n=34),分析年龄、性别、既往病史、血压水平、症状、并发症及实验室指标与死亡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意识障碍和心包填塞比例增加,手术或支架治疗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325,95%CI:1.436~1.973,P=0.004)、伴意识障碍(OR=2.481,95%CI:1.302~3.203,P=0.003)、心包填塞(OR=7.726,95%CI:1.762~34.003,P=0.008)为AD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或介入治疗(OR=0.101,95%CI:1.762~34.003,P=0.044)为保护因素。结论 AD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并发意识障碍、心包填塞者病死率高,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依据病情采取手术或介入治疗有利于降低AD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AD120病例临床资料,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进行分组,分析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指标与死亡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1.120例AD患者中男女性别之比为2.0:1。平均年龄(54.7±10.3)岁,急性期院内病死率17.5%;2.死亡组与存活组中:女性、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意识障碍及心包填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多元回归分析(OR=2.052;95%CI=1.084~4.470;P=0.010)、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OR=1.436;95%CI=1.325~1.862;P=0.008)及合并意识障碍(OR=2.370;95%CI=1.290~3.192;P=0.04)是A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舒张压水平(OR=0.532;95%CI=0.262~0.843;P=0.030)为预后保护因素。结论:AD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女性、合并意识障碍,是导致急性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舒张压水平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205例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转归,分为存活组(n=175)和死亡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治疗方式以及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8例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8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17例(病死率10%)。两组单因素分析提示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及缺血并发症是住院期间死亡的高危因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数、D二聚体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肾功能不全、低血压、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为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为保护因素。结论:伴有低血压、肾功能不全、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的B型AAD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在内科治疗基础上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B型AAD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国人主动脉夹层(AD)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国内15家大型心脏中心的1015例AD患者资料。AD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并排除AD的92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白塞氏病、高血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资料。结果高血压、马凡综合征、白塞氏病、吸烟、饮酒、单纯性肾囊肿、主动脉二瓣化畸形、动脉粥样硬化、FFA、UA是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OR值为9.068,提示高血压与AD发病相关性较强。ApoA-I(OR:0.173,95%CI:2.56~12.79)及HDL-C(OR:0.122,95%CI:4.57~9.26)为AD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高血压、马凡综合征、吸烟、饮酒、单纯性肾囊肿、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动脉粥样硬化、UA和FFA是国人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I和HDL-C为AD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对危险因素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120例AD(AD组)和90例无AD(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根据其临床特征,分析AD的临床死亡风险因素。结果AD组急性期院内病死率17.5%;其收缩压、BMI、脂蛋白a、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女性、舒张压、hs-CRP及并发意识障碍、心包填塞症状在死亡与存活患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手术+支架治疗者病死率低。结论舒张压、hs-CRP、意识障碍及心包填塞是导致AD患者急性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支架治疗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寻找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搜索已发表的关于AD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2月1日。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41篇病例对照研究,死亡组3353例,存活组19 92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13,95%CI 1.04~1.24,P=0.005)、年龄(WMD=0.92,95%CI 0.19~1.66,P=0.01)、马方综合征(OR=1.51,95%CI 1.13~2.00,P=0.005)、胸腔积液(OR=1.47,95%CI 1.22~1.77,P0.0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反流(OR=2.65,95%CI 2.06~3.42,P0.001)、心率(WMD=4.55,95%CI 2.38~6.71,P0.01)、白细胞计数(WMD=1.99,95%CI 1.60~2.37,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WMD=8.42,95%CI 7.28~9.55,P0.001)、肌酐(WMD=57.74,95%CI 20.66~94.83,P=0.002)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OR=0.08,95%CI 0.06~0.11,P0.001)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年龄、马方综合征、胸腔积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反流、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识别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SAAD)术前急性肺损伤(ALI)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评估ALI严重性及探索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前瞻性单中心临床试验,选取99例进行手术治疗的ASAAD患者。干预指标选取术前临床变量和血清学的检测。主要观察指标用于评估ASAAD患者术前致ALI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ALI以Murray肺损伤评分来定义。结果:有51.5%的患者术前发生了ALI。与术前未患ALI者相比,ALI组患者年龄较大(P=0.037),术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较长(P=0.023)。结果显示,PLC[(193±72)vs.(165±65)ng/L,P0.05],IL-10[(103.4±72.7)vs.(75.1±53.9)ng/L,P0.05]的浓度ALI组明显低于无ALI组。血浆IL-6的浓度[(57.9±21.7)vs.(69.9±26.3)ng/L,P0.001)]ALI组明显高于无ALI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OR=1.022;95%CI:1.001~1.004,P=0.042)和年龄(OR=1.085;95%CI:1.021~1.152,P=0.008)与术前ALI有明显相关性。在这些指标中,IL-6与术前ALI呈正相关性,其临界值为64.76ng/L。结论:以Murray肺损伤评分为标准,51.5%的患者在术前患有ALI。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IL-6水平和年龄是ASAAD患者术前发生AL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患有ALI的患者年龄普遍较大。IL-6≥64.76 ng/L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并且对于术前发生ALI的ASAAD患者有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前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为AKI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A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术前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有254例患者入选,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178例,B型76例。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AKI的发病率是23%(41例),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发生AKI的发病率是36.8%(2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Stanford A型夹层AKI的发生与性别(P=0.0042),舒张压(P=0.0328),心包积液(P=0.0002),肾动脉累及(P=0.0344)存在相关性;Stanford B型夹层AKI的发生与收缩压(P=0.0357),肾动脉累及(P=0.0124)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tanford A型夹层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5.398;95%CI,1.497-19.468; p=0.01),收缩压(OR,0.961; 95% CI, 0.943-0.980;p<0.001),双侧肾动脉受累 (OR,5.392;95% CI;1.390-20.914;p=0.015) ;Stanford B型夹层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OR,1.023;95%CI, 1.003-1.044;p=0.0238),双侧肾动脉受累 (OR,19.076;95% CI;1.914-190.164;p=0.0120)。 结论:男性、舒张压和双侧肾动脉受累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和双侧肾动脉受累是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AAD)伴灌注不良综合征(malperfusionsyndrome,MPS)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更合理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广州临床医学院连续手术的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DIGO标准分为AKI组及非AKI组,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A-AAD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患者134例,未发生AKI患者68例;发生AKI患者66例(49.3%),其中24例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CRRT)。AKI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AKI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术前血红蛋白以及高血压疾病史、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及术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高血压疾病史、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TA-AAD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女性患者、高血压疾病史、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TA-AAD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 95%CI: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 95%CI: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 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n = 104),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n = 35)和感染组(n = 69)。 结果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术前体温明显升高(P<0.05);术中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 clamp,ACC)时间明显延长(P<0.01),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CU住院时间(OR = 1.503,95%CI:1.013~2.230,P<0.05)和SIRS(OR = 11.635,95%CI:1.515~89.336,P<0.05)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ICU住院时间的临界值为7.5 d,曲线下面积为0.865(P<0.01)。 结论 术后感染将明显不利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预后。ICU住院时间>7.5 d及术后出现SIRS是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出现术后谵妄共72例,发生率为41.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1.17,95%CI为2.61~43.08)、术后最低氧合指数(OR=2.86,95%CI为1.43~5.72)、机械通气时间(OR=4.52,95%CI为1.36~15.59)、高钠血症(OR=3.51,95%CI为1.03~8.37)、咪达唑仑用量(OR=1.48,95%CI为1.07~2.0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高钠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研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04年1月至2016月2月连续收治的20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氧合指数即PaO2/FiO2≤200mmHg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将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以及后续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41例,发生率2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左室收缩期末径、主动脉前向流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蛋白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全血血小板计数(PLT)、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有影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生低氧血症影响因素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038,95% CI:1.003~1.075,P=0.031),TP为保护性因素(OR=0.941,95% CI:0.893~0.991,P=0.022)。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304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30 d死亡率,按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ATAAD术后早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评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手术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2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各种临床资料。结果 5例(20%)住院期间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死亡率的术前危险因素是炎症和肾功能不良,手术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和最低肛温。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良(OR=1.020,95%CI 0.999~1.041,P=0.04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