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18例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PE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成功实施PEG18例,平均耗时15 min.经造瘘管饲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2例患者造瘘管局部出现红肿和脓性分泌物,l例患者造瘘管周围肉芽组织过度生长.此外未出现造瘘管脱出、坏死性筋膜炎、腹膜炎、胃肠穿孔及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EG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护理干预,对7例吞咽障碍及2例食管癌晚期不能进食而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胃造瘘术,无气腹、胃肠道出血、感染及造瘘管滑脱等并发症。结论:PEG术是肠内营养的非手术途径,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风险低、创伤小等优点,而及时充分的护理干预是PEG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林荣凯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990-99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6月—2009年12月对需要胃肠营养而无法进食的21例患者行PEG治疗。结果 21例共行PEG 23例次(2例造瘘管阻塞置换),均成功,3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置入瘘管后营养迅速恢复。21例患者随访1个月~1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EG作为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是内镜治疗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PEG和PEJ共治疗18例病人,其中14例行PEG胃肠营养,4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18例共行PEG,PEG加PEJ4例次,其中PEG16例次(2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3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8例病人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1999年9月~2008年2月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经口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需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116例,在本院内镜中心行PEG治疗。其中男性72例,女性44例,年龄16~94岁,平均年龄48.5岁。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胃造瘘术,平均耗时15min。术后跟踪随访,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造瘘管最长留置时间1.5年。116例病人中共4例发生造瘘管周围皮肤感染,6例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经对症处理均显著改善。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EG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应用内镜放置造瘘管建立肠内营养的一种内镜下治疗技术.笔者近年来对32例不同原发疾病造成的经口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需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了PEG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均造瘘成功。有2例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经消毒换药处理后恢复正常。无堵管,均顺利实施肠内营养,营养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 PEG是一项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是PEG成功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总结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临床应用 ,强调PEG是内镜治疗学中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剖腹胃造瘘术的成功典型。方法 :采用非剖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38例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 :PEG成功率高 ,38例中 37例成功 ,并发症少 ,放置时间较长。结论 :PEG安全、便捷、有效、经济 ,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不需剖腹手术旋转胃造瘘管的新方法 ,颇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合并吞咽困难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ICU收治的23例合并吞咽困难并行PEG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均在10~25 min,其中22例一次成功,1例因心血管反应中止手术,出血量15~25 ml,术后并发返流性/吸入性肺炎2例,造瘘口旁皮肤感染5例,胃内容物漏出1例;导管堵塞/脱落2例。9例因原发病加重死亡,造瘘口管最长留置时间10个月,最短留置时间2个月。结论合并吞咽困难的危重患者,PEG提供了一个可靠,经济的胃肠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肠内喂养,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鼻胃管(NGT)肠内喂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如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SFT、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吸入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显著加厚,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并且较对照组更优。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造瘘术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中具有显著疗效,其效果明显优于鼻胃管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空肠置管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或(和)空肠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2009年行PEG或(和)空肠置管术者23例,23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操作,其中1例发生切口局部皮肤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例发生小肠喂养管堵塞,经疏通后可恢复输注。结果 23例患者营养状况在术后得到改善,随访2年均未发生管断裂、脱落,出血,误吸,内垫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PEG或(和)空肠置管术具有创伤小、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前心理护理及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管道护理是造瘘管长期留置,进行肠内营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和(或减压)的目的。其操作简单易行,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具有经济实惠、安全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自1980年Gauderer和Ponsky首次报告以来,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美国每年行20多万例PEG,  相似文献   

13.
胃肠功能正常但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应行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给予营养。鼻饲管常引起食管糜烂、出血和狭窄等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普遍推广应用的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采用PEG方法重建消化道营养通路,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快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为6例患者施行PEG.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应用胃镜经皮放置胃造瘘管,用于吞咽困难,吞咽功能丧失或食管退行病变而不能进食的患者。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费用低等特点,临床应用不断增多,目前已成为长期肠内营养首选治疗途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造瘘是合并营养障碍的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之一,但外科手术行胃造瘘手术创伤大,危重患者往往难以承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并发症少的特点,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推广。本研究拟探讨PEG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和空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危萤病人进行了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总结其手术指征、相关并发症、操作过程和临床疗效.结果:25例病人经皮胃和空肠造瘘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与PEG及PEJ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带管时间为2~8月,4例(16%)出现造瘘口处皮肤感染和渗漏,经局部换药、引流后治愈.3例(12%)出现PEJ导管阻塞.结论:对于危重病人,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是建立长期胃肠道营养途径的安全、微创、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分析27例患者行PEG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一次置管成功。所有患者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输液,7例恢复饮食,拔管,14例置管1年以上,5例因原发病死亡;并发1例瘘管脱落,2例PEG瘘管旁渗血,2例瘘口周围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PEG是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胃肠道营养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鼻胃镜下胃造瘘术的优点及护理。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2009年3月10例患者进行用鼻胃镜行胃造瘘术(PEG),建立肠内营养支持及开展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鼻胃镜行PEG及护理,患者得到了良好的营养支持。结论用鼻胃镜行PEG,与传统的胃造瘘术相比,此项操作更安全、并发症少,患者较舒适.更换瘘管简便、快捷。经皮鼻胃镜下胃造瘘术是不能张口或张口困难患者的首选管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均造瘘成功。有2例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经消毒换药处理后恢复正常。无堵管,均顺利实施肠内营养,营养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 PEG是一项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是PEG成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危重病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并发症防治的相关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30例危重患者,行PEG术PEG肠内营养,采用规范、有预见性的包括从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准确配合、术后严格做好PEG导管的护理及喂饲护理的综合整体护理方式。结果 30例患者PEG均一次置管成功,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有2例术后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经换药及整体护理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PEG管堵塞,经疏通恢复正常输注,所有患者营养状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正确、规范、有预见性地进行综合整体的护理能有效降低PE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