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汤旭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28-12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77%,对照组5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疗效明显,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疏血通注射液的降血脂作用与血塞通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50例脑梗死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同时选择50例脑梗死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作对照,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秋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33-134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中风回春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静脉滴注和中风回春丸口服,疗程14d。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其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塞通联合中风回春丸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以奥扎格雷钠等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的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86.70%vs58.3%,P〈0.01;95.0%vs75.0%,P〈0.01),并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疗效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芪联合疏血通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初发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3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予血塞通0.4g,1次/d,静脉滴注,14d为一疗程。观察其疗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0例,无变化4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81.4%。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13.94±5.60)分,与治疗前(19.83±8.23)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纤维素下降明显(P〈0.05)。结论血塞通对初发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可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75mg/d,1天1次共14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8mL,每日静滴1次。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统计治疗前后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效观察组27例(84.4%),对照组12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观察组30例(93.7%),对照组20例(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作用促进脑梗死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塞通合剂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复方血塞通合剂通过颈动脉加压灌注,Qd,10d为1疗程,并设静脉给药组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22%,对照组为82.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x^2=67.841);治疗组的疗效与梗死面积范围密切相关p〈0.01(x^2=81.731),以腔隙性脑梗死治愈率最高。结论颈动脉加压灌注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远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6mL溶于o.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同时使用脱水剂、自由基清除剂及脑保护剂等治疗2周。对照组除未用疏血通注射液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为68.42%,远期显效率为81.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89%和52.94%。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等明显降低,凝血时间延长(P均小于0.05),无出血及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措施,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给予营养脑细胞类药物等,同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31.8×2×14=890.4元;对照组成本=45.1×3×14=1 894.2元。观察组成本效果=974.2元;对照组成本效果=2 010.8。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获得一个效果单位时,观察组所需成本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两种药物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前者的用药成本低于后者,有利于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冰  潘德旺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88-188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即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硫血通组基本痊愈9例(23.0%),总显效率77.8%,总有效率89.6%,明显高于对照组(10.8%,45.9%,64.8%,P〈0.05),疏血通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疏血通治疗质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对急性脑梗死起治疗作用,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映松  张桂荣  张佳思 《重庆医学》2006,35(22):2065-2066
目的探讨碟脉灵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8例。其中治疗组39例,用碟脉灵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39例用雏脑路通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用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1)血液流变学改变: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显著下降,和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用药后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碟脉灵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急性期脑梗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世锋 《中外医疗》2011,30(4):122-12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用冠心宁注射液,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冠心宁注射液。  相似文献   

14.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塞通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ECG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0%,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ECG总有效率62.5%,对照组ECG总有效率36.8%,组间比较P<0.05;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显示,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7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予灯盏花素静点。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疏血通静点,连用15天,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缺失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为78.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倍通 步长集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丹红注射液加用常规药物治疗30例(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组3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兄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连用药物2周为一疗程。在一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黏稠度、红细胞压积。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疏血通总有效率:93.3%(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红血球压积、血液粘稠度,在治疗后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血塞通组,故疏血注射液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陈微 《吉林医学》2009,30(12):1183-118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5例和复方丹参治疗组35例。疏血通治疗组静脉滴注疏血通6ml/d,复方丹参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20ml/d,分别加入0.9%NaCl 250ml中静脉滴注,连续用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改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涛 《当代医学》2014,(16):44-45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药物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人民医院的脑梗死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100mg阿魏酸钠和250mL0.9%的氯化钠溶液,500mL0.9%的氯化钠溶液+三七总皂苷0.6g静脉滴注,1次/d,另给予常规治疗,疗程14d。对照组除不给予注射阿魏酸钠外,其余治疗条件与观察组相同,疗程14do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51/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42/5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4/56),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12/5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以用于治疗脑梗死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彩琴  于建刚 《现代医学》2003,31(6):374-375
目的 观察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12 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 60例 )应用疏血通 ;对照组 ( 60例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两组疗程均 10d。通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 ,观察两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1.7% ,对照组为 78.3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善 (均P <0 .0 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使用疏血通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