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CP及肝胆断层MR检查并行PTCD介入治疗的1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MRCP的指导下,一次胆管穿刺成功率87.5%,二次成功率100%,留置引流管单纯外引流6例,内外引流8例,放置胆道支架2例,所有患者均引流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RCP可指导梗阻性黄疸患者的PTCD介入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皮穿刺胆管引流(引流组)或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胆红素、肝功能变化,以及患者的生存率。结果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低位梗阻14例中10例患者放置支架,高位胆道梗阻10例中3例放置胆道支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黄疸指数和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中位随访时间为120 d,随访期间经皮穿刺胆管引流组11例死亡7例,联合组13例死亡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联合支架治疗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方法可行,低位胆道梗阻更适合胆道支架植入,与单纯PTCD相比,PTCD联合胆管支架植入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对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预后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恶性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25例单发肝脏囊性病变患者,首次成功穿刺23例,成功率为92.00%,二次全部穿刺成功,二次成功率为100%,其PTCD首次置管成功率为88.00%;5例多发囊性病变者首次穿刺与置管成功率均为80.00%。随访结果提示,单发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88.00%;多发者,临床控制1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下PTCD方案,有其较高的治疗效率,预后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朱璟祺  雷志锴 《浙江医学》2017,39(14):1219-12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后随访时引流管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PTCD术后引流管移位,胆汁引流不畅或对阻塞性黄疸降黄效果不满意而接受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58例,经PTCD引流管注入对比剂(六氟化硫)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引流管走行、引流管末端位置及有效引流范围。结果本组患者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均清晰显示引流管走行及引流管末端位置,引流管末端显示率为100%。依据超声造影结果,7例(12.1%)患者因引流管引流范围不足放置了2条胆道引流管,5例(8.6%)患者因引流管位置不佳调整了引流管位置,以利于充分引流。结论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检查用于患者PTCD术后随访时引流管的评估,可准确提供引流管信息,对引流效果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68例急诊 PTCD 治疗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 AOSC 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超声引导下 PTCD 穿刺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2例(91.2%)患者 PTCD 置管后2-7d 感染性休克症状消失,梗阻症状明显好转,胆红素明显下降。6例(8.8%)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其中22例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根据梗阻病因行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不能手术的40例患者带管生存,带管时间1~18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对合并感染性休克的 AOSC 患者进行急诊 PTCD 治疗不仅能及时退黄,同时有助于休克的改善,并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9例AOS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在DSA引导下行PTCD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59例患者共穿刺成功57例,总有效率为96.6%。2例穿刺失败的病例中,1例为反复穿刺引起出血和胆漏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另1例患者因引流不畅,继发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死亡。穿刺成功的患者每日平均引流量为(85±150)mL,治疗前后比较血象、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磷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VFCD治疗AOSC简单有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袁士翔  王楷  周正南 《广东医学》2021,42(11):1378-1382
目的 研究用两点定位法及自行设计的定位穿刺仪作脑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并结合颅内压监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脑内血肿患者30例临床资料,均使用两点定位法及自制定位穿刺仪进行微创血肿穿刺,同期自入颅内压监护探头,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5)min,术后立即复查CT,引流管置入方向准确,22例(73.33%)的患者血肿清除大于50%,术后2~3 d内血肿清除超过95%的患者达28例(95%)。术后 1 个月,GOS 5~4 分 20例 (66.67%),无一例死亡;术后 6个月, GOS 评分 5~4 分 25 例 (83.33%)。结论用两点定位法及自行设计的定位穿刺仪作脑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配合颅内压监护的使用,思路简洁、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恢复好,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15,(25):140-14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对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预后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恶性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25例单发肝脏囊性病变患者,首次成功穿刺23例,成功率为92.00%,二次全部穿刺成功,二次成功率为100%,其PTCD首次置管成功率为88.00%;5例多发囊性病变者首次穿刺与置管成功率均为80.00%。随访结果提示,单发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88.00%;多发者,临床控制1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下PTCD方案,有其较高的治疗效率,预后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机置入胰管支架对双导丝法插管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胰酶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9年9月—2021年6月行双导丝法插管ERCP术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置入胰管支架组和晚期置入胰管支架组,每组43例。早期置入组在胆管插管成功后即沿胰管导丝置入胰管支架,移除胰管导丝后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扩张)及取石,结石取尽后留置鼻胆管;晚期置入组在胆管插管成功后保留胰管导丝,先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扩张)及取石,结石取尽后沿胰管导丝置入胰管支架,最后留置鼻胆管。统计并对比二组手术时间、术后胰腺炎、高胰酶血症、出血、消化道穿孔、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置入组胰腺炎及高胰酶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晚期置入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双导丝法插管行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早期置入胰管支架能更好地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治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5例,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死亡2例,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死亡2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死亡1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治疗,运用影像介入、现代内镜等微创手段,结合常规手术进行多层次的治疗,可以减少本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在治疗高龄患者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自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8例高龄胆道梗阻患者,采取超声引导联合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穿刺左叶胆管10例,穿刺右叶胆管33例,同时穿刺左右叶胆管5例,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有效率。结果:4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均未出现出血、胆汁血管漏等并发症,术后显效3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STB、r-GT、ALP)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方法,创伤小、安全经济、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宝南  魏治鹏 《海南医学》2010,21(16):50-5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透视下行PTCD术并行胆道支架植入术。结果胆道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右叶胆管19例,穿刺左叶胆管12例,左右胆管均穿刺9例,胆道支架植入28例,其中有5例行2次支架植入术,引流管留置时间最短7d,最长达10个月。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在100-700ml,术后2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5.4μmol/L。其中有31例患者胆红素下降至80μmol/L以下,有32例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术解除胆道梗阻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9例胆道梗阻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立即行PTCD,将导丝引入十二指肠,与ERCP对接后,行胆道支架植入或行梗阻物理因素解除,实施英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结果8例获得成功,1例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仅放置外引流管.PTCD与ERCP对.接获得成功后的患者,术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主要并发症为发热和血清淀粉酶升高.结论PTCD与ERCP对接术是解决ERCP失败后的另一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ERCP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在肝胆外科疾病的治疗中使用日益普遍,尤其对改善重症胆管炎(AOSC)、梗阻性黄疸等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胆压及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此类疾病的急诊手术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在PTCD/PTGD治疗急性胆道炎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患者实施PTCD/PTGD治疗,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灶,避开肝内大血管,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超声引导下穿刺进针于扩张的胆管内或胆囊内,依次导入导丝,置入引流管,体外接引流袋,治疗过程中均实时超声引导,术后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置管引流,其中2例在重症监护室床旁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下PTCD/PTGD治疗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PTCD与ERCP对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方法对8例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ERCP治疗失败患者,超声引导下PTCD成功后,经引流管进入导丝,与ERCP对接后,行胆道支架植入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7例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5例,左侧肝管2例;一次性对接成功6例,分次进行1例;植入金属内支架5例,塑料内支架2例。7例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患者3天后查血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结论PTCD与ERCP对接术在梗阻性黄疸ERCP不成功时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B超及大型C臂机精确定位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及胆管支架置入,微创、有效缓解胆管梗阻.方法 在B超精确定位下,将穿刺针经皮屏气下穿入胆管,拔出针芯,引入导丝及导管鞘,然后在大型C臂机透视下,以导向胆管引流管置入和(或)胆管支架置入,解除或缓解患者胆管梗阻.结果 我科采用此种技术治疗16例患者,其中胃窦部腺癌转移至肝门区3例,胰头癌9例,胆管结石术后3例,肝癌1例.1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 运用B超及大型C臂机微创,减轻或解除黄疸效果肯定,可作为治疗胆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PTCD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69例,成功率90.79%;7例首次穿刺失败重新选择穿刺点及路径后置管成功,其中4例引流管脱落而行再穿刺成功。46例为姑息治疗,患者带管生存。30例黄疸消退、肝功能改善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并发少量腹腔出血。结论PTCD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微创等特点,对患有严重合并症及复杂的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可作为紧急抢救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为后期施行根治性手术创造机会,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伟  袁贵斌  刘灿  陈磊  汪永平  叶云 《微创医学》2009,4(6):616-618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术(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超声定位,确定合适的进针部位和进针路径,观察进针点与靶胆管的距离,确定好穿刺点后在X线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右叶胆管26例,穿刺左叶胆管8例,同时穿刺左右叶胆管3例。结果本组37例行引流术的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穿刺一针成功率为94%;未出现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1周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X线结合超声引导下PTCD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的优点,能明显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经皮肝穿刺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黛青 《华夏医学》2000,13(1):102-102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PTCD)作为一种微创的诊疗方法 ,在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治疗中使用日益普遍 ,尤其对于改善重症胆管炎 (AOSC)、阻塞性黄疸等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胆压、降低血清肝红素水平 ,从而降低此类疾病的急诊手术率及死亡率 ,提高其治愈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将我科近 2年来行 PTCD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 6例。男 1 0例 ,女 6例。年龄 2 3~ 85岁 ,平均年龄 5 8岁。1 6例患者中 ,其中 AOSC7例 ,胰头癌 4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1例 ,肝门部胆管癌 1例 ,阻塞性黄疸 3例 ,均为胆管结石 ,肝火器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