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膀胱全切后两种尿路重建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芳坚  秦自科  熊永红 《广东医学》2001,22(12):1133-1134
目的 探讨肠道原位膀胱术在下尿路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对6例肠道原位膀胱和11例非可控性尿流改道的控尿、排尿、血电解质和肾功能等进行随访和对比。结果 6例原位膀胱术后随访1~16个月(平均10.7个月),排尿通畅,残余尿量0~220ml。5例无尿失禁,另1例仅夜间偶有失禁。6例肾功能正常,1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1例出现单侧上尿路扩张积水;4例性功能恢复,5例恢复工作,无肿瘤复发。11例非可控性改道中回肠导管术9例,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随访2~14个月(平均10.7个月)。均需佩带人工尿袋,肾功能、电解质和上尿路形态均正常,性功能恢复2例。造瘘口狭窄1例。3例术后半年病情进展。结论 肠道原位膀胱术是膀胱全切后尿路重建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8年~ 2 0 0 0年 3月行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 1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年龄41~ 6 7岁 ,平均 5 5岁 ;多发性肿瘤 6例 ,单发性肿瘤 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 ,其中移行性上皮细胞乳头状癌 7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2例 ,腺癌 1例。所有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 6个月经随访 ,未见肿瘤复发 ,疗效满意。2 术后护理2 .1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留置多根引流管 ,应妥善固定 ,防止折叠、滑脱 ,并做好标签。2 .1.1 回肠代膀胱段放置可冲洗的Fol…  相似文献   

4.
膀胱Ca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报道,近20年来膀胱Ca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在工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仍是膀胱肿瘤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膀胱Ca复发都应首选全膀胱切除术,膀胱全切后选肠襻替代膀胱是目前治疗膀胱肿瘤的最好方法,但以往的膀胱全切、回肠代替膀胱术需尿流改道,对患者生理、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大影响。我科在2002年开始行6例膀胱全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Bricker)膀胱术与原位回肠(Hautmann)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该院2010~2014年施行腹腔镜Bricker膀胱术74例,Hautmann新膀胱术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中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阳性共8例(7.8%),合并前列腺癌3例(2.9%),无切缘阳性病例。Bricker膀胱术组、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2±1.4)、(5.3±2.2)d ,P=0.00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9%(23例)、53.3%(16例),P=0.043。 Hautmann新膀胱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76.9%、57.7%,术后12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90.9%、81.8%。 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2例(7.7%)复发转移,Bricker膀胱术组术后9例(14.1%)复发转移。结论 Bricker膀胱术和Hautmann新膀胱术具有相似肿瘤根治效果,但Hautmann新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6.
膀胱全切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4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除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其中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2例,回肠膀胱术(Bricker)41例,原位新膀胱术(Studer)11例,Sigma直肠膀胱术9例。对4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回肠膀胱术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其它组多,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新膀胱术组与Sigma直肠膀胱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4种尿流改道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膀胱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角度,评估采取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原何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输尿管皮肤造瘘、可控腹壁尿流改道术的疗效,为膀胱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埭状况洲查问卷(MOS36一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201041-实施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81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原位尿流改道术组在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评分上明显高于非原位尿流改道术组(P〈0.05)。原位㈨肠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组间,输尿管皮肤造瘘组和可控腹壁尿流改道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患者能够获得比非原位尿流改道术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膀胱全切除术也在增加。我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回肠原位代膀胱术,克服了尿流改道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就术前、术后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为实施膀胱根治性全切手术的患者选择术后的尿流改道方式的标准与不同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以根治性的膀胱全切手术治疗的7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划分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分别接受回肠膀胱术、回肠新膀胱术的尿流改道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明显地少于观察组,但愈合与住院的时间则明显地多余观察组,两次比较P均小于0.05,同时,两组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两种尿流改道方式配合膀胱全切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可根据具体条件与患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根治陛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标准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2年11月在该院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70例,行回肠膀胱术39例,行回肠新膀胱术31例,分析两种尿流改道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结果70例围手术期无死亡,回肠膀胱术后见并发症7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见并发症6例。术后复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生活质量高于非可控性尿流改道术患者,但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尿流改道术,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方法很多,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我院于1996年至今,对2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了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及输尿管回盲肠乙状结肠吻合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谢小燕  李雪梅 《重庆医学》2003,32(3):383-38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膀胱切除行Bricker术尿流改道 ,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T2 T3期 )较安全、应用较广泛的术式。由于手术范围大 ,涉及的器官多 ,术后易发生并发症。本文对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防护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2年至今本中心共收治膀胱肿瘤 5 34例 ,行全膀胱切除加Bricker术 73例 ,占同期各种膀胱肿瘤手术的13.6 7% ,其中男 5 9例 ,女 14例 ,年龄 5~ 75岁。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 6 8例 (Ⅱ级 5 3例、Ⅲ级 15例 ) ,鳞癌 3例 ,腺癌 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 33例 (4 5 .2 % ) ,死亡 1例…  相似文献   

14.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从2003年05月至2009年12月间126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其中行回肠膀胱术45 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1 例)的临床资料、手术近、远期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回肠膀胱术组的尿瘘、不全肠梗阻、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上尿路的损害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都是较好的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但回肠膀胱术因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应为高龄及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观察18例改良的乙状结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6~18个月随访,术后尿控满意。本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低压,可控,是患者和泌尿外科医生容易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患者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膀胱全切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的是尿流改道的方法,但由于该手术创伤大且改变了正常的排尿方式,术后留置的各种引流管比较多,对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可产生较大影响,给护理工作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科学的、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亦可为患者的转归打下良好的基础。山西省人民医院泌尿科从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膀胱癌患者共30例,经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作为回肠膀胱组,40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作为新膀胱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2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90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回肠膀胱组手术时间为(298.86±31.7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5.34±5.18)d,与新膀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中度、重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C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荐的膀胱替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史彦彬  陈志文  诸禹平 《重庆医学》2015,(6):755-757,760
目的:比较膀胱全切术后行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与传统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术后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治疗42例及传统回肠膀胱术46例),对比分析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肿瘤进展情况。结果两种术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远近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组术后控尿生活质量较之传统手术组明显提高(P <0.05)。结论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对于不适合原位新膀胱术且要求控尿者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9.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分析5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行回肠膀胱术35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22例,对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回肠膀胱术组的手术出血量l000(650,1400)ml较原位回肠薪膀胱术组500(300,6001ml为多,而在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方面,回肠膀胱术组则少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分别为25d和39d,21078.74(18840.13,28140.02)元和36483.13(33496.01,45464.16)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在手术时间[(393±74与416±113)min】、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62.9%与63.6%)、围手术期死亡率(2.9%与4.6%)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都是目前较好的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二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膀胱全切Sigma直肠膀胱术(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决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术后贮尿和排尿问题。方法:9例膀胱癌患者,采用Sigma术式,U形折叠乙状结肠25cm左右,沿结肠带全层切开肠壁,缝合成贮尿袋,固定在腹后壁,顶端固定在右骶岬处。结果:Sigma新膀胱功能满意,尿控力强,排空良好,上尿路积水、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少。结论:Sigma术式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