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金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3,(17):124-124,126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平扫成像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均于伤后及时行CT平扫。结果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及时CT平扫充分显示颅脑重型损伤的影像特征,有助于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手术处理方式探讨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518001)潘凯夏利刚陈小春黄维华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严重腹部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血肿内常伴有腹内脏器和大血管的损伤,病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术中是否切开血肿探查,不易把握,常有争议[1],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共治愈48例,治愈率96%,死亡2例,1例为73岁胸腹严重复合损伤,就诊时间晚,术中死于肺功能衰竭,1例肾破裂合并颅内血肿,术后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快速、准确、有序地应用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愈后至关重要;腹部外伤治疗中,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正确解决好出血,组织感染与器官修复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科成功救治的1例职业性喉外伤伴颈段气管离断患者的救治经过,提示闭合性喉外伤视诊不易发现, 诊治时应注意气管损伤情况,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相似文献   

5.
黄康贵  林飞鸿 《现代保健》2011,(15):148-149
目的 提高对环杓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分析21例环杓关节半脱位的症状体征;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行环杓关节拔动复位术,同时服类固醇素和消炎痛2周.随访1-5年.结果 患者症状为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声嘶,检查见声带固定,声带突高低不一.伤后一个月内就诊治疗20例,拔动复位后杓部对称,声门闭合良好,嗓音恢复正常.1例伤后4个月就诊者,多次拔动失败后,行甲状软骨板成形术Ⅰ型,嗓音得以改善.结论 病史及纤维喉镜检查可早期诊断环杓关节半脱位.关节复位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类固醇激素及消炎痛在治疗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腹联合伤的特点,为迅速诊断和及时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29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1例,闭合性损伤8例.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胸和(或)气胸,其中13例合并休克.经胸部手术17例,开腹手术6例,开胸+开腹5例,胸腹联合切口1例.结果 全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40.16±15.23)分,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包填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胸腹联合伤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及呼吸衰竭.抢救及治疗措施应视具体伤情而定,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关键是及早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抢救措施和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6月,收治创伤性膈疝47例,其中闭合性损伤31例,穿透伤16例,急性期膈疝43例,慢性期膈疝4例。结果 47例创伤性膈疝患者,除4例择期手术外,其余均急诊手术,治愈45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结论创伤性膈疝易被误诊,应提高认识,严格查体并结合X线以及CT等影像学检查,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王强  张庆泉  柳忠禄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58-1559
目的研究喉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4例喉气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喉狭窄25例,颈段气管狭窄19例,其中外伤引起的7例,经口插管后狭窄8例,气管切开术后狭窄10例,喉癌手术后狭窄17例,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1例,甲状腺癌术后气管前壁部分缺损1例。1例行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术,1例行支撑喉镜下声门下疤痕切除,2例行喉裂开喉成形术,2例行舌骨肌瓣修复术,38例行T形管置入术。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2年,3例T形管取出后憋气,无法拔管,1例T管置入后疤痕形成,再次行喉裂开喉成形术后拔管,其余35例T形管取出后效果良好,顺利拔管,2例喉裂开喉成形术者,其中1例外伤后反复疤痕形成,后行激光切除仍无法拔管,1例恢复好,顺利拔管,其余术式的病人均顺利拔管。结论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应根据病因、狭窄的性质、范围、部位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才可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对于较小的喉及声门下气管肉芽,可行支撑喉镜下切除。喉及颈段气管狭窄行疤痕切除后T型管置入术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例1:男,45岁,住院号156673。渐近性声哑8年,伴有呼吸困难2年,于1967年2月7日入院。来院前曾在某医院因喉内肿物性质未定,行喉裂开术,并作气管切开术,取喉活检,病理诊断:喉纤维肉瘤,术后行深部放疗3000Y,效果不佳而来诊。喉检查:颈部皮肤深部放射治疗伤,Ⅰ度反应。喉外部触诊,喉体肿大,左右活动度差,间接喉镜所见,双側假声带肿胀,真声带固定,声门不能外展,喉內正常标志不清,右侧梨状窝可见有假膜性溃疡。于1967年2月13日行全喉切除术,5月29日痊愈出院,随访5年仍健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腹腔镜诊治5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在全麻下,脐下做1.5cm小切口,建人工气腹,置1-2个穿刺鞘进腹探查;若明确诊断,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操作孔位置2-3个。根据病情再做相应处理。结果57例经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脾破裂15例,肝破裂10例,小肠破裂8例,肠系膜损伤7例,腹膜后血肿6例,胰腺损伤3例,腹内多脏器损伤8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32例,19例中转开腹,6例诊断为腹膜后血肿无须处理。术后1例合并特重型脑外伤1周后死亡,其余56例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可明确诊断闭合性腹部外伤,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法选择于2009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因颅脑外伤行手术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61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可见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与患者术前GCS评分、颅脑损伤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治疗次数、切口脑脊液漏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气管是否切开等因素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6项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切口脑脊液漏、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及低蛋白血症是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痊愈49例(80.33%),治疗无效死亡12例(19.67%)。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众多,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及时给予合理的抗菌药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的临床特点及救治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18例严重胸外伤并发ARDS的原发病、临床特征、人工气道的建立、使用呼吸机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18例ARDS患者除1例因胸部挤压伤严重,重度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创伤的严重程度、休克、感染、急性肺损伤是并发ARDS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气管插管或切开,尽早使用机械通气,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抗感染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闭合性腹部伤合并颅脑伤的认识,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35例闭合性腹部伤合并颅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存活28例,死亡6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率17.14%。结论根据闭合性腹部伤合并颅脑伤的发生特点,应全面考虑,早期诊断,对于伴有意识障碍、昏迷的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外伤患者,一定要积极的常规腹腔穿刺,减少漏诊、漏治。手术顺序需先治疗危及生命的损伤,注重围术期处理,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The results of acute laryngeal trauma sustained by 44 patients are reported. Three major aetiological groups are identified: road traffic accidents, blunt injury and penetrating injury. Road traffic accidents appear to produce severe injury, but the 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ose laryngeal injuries which were not recognized initially and who developed a chronic stenosis. The blunt injury group sustained less forceful trauma; 14 of the 18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 and all patients had a good result. The majority of the penetrating injury group developed good breathing and a good voice following operation. Some of the technical expertise normally used to treat chronic laryngeal stenosis has been included in this series to good effe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的临床特点及救治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18例严重胸外伤并发ARDS的原发病、临床特征、人工气道的建立、使用呼吸机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18例ARDS患者除1例因胸部挤压伤严重,重度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创伤的严重程度、休克、感染、急性肺损伤是并发ARDS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气管插管或切开,尽早使用机械通气,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抗感染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126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及早期观察要点。结果 闭合性单纯腹腔脏器损伤87例,伴发腹外脏器损伤39例,非手术治疗106例,手术治疗20例。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1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护理观察有无伴发内脏损伤及腹外脏器损伤,为医生及时动态地提供有效的观察结果,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0例重症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吻合率100%,治愈151例(84%),死亡29例(16%)。结论:大部分重症胸部闭合性损伤可以诊断并经非手术治疗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治愈;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及早剖胸探查预后好,有效治疗多脏器复合伤等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合并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126例颅脑损伤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2.22%,培养出致病菌10种共52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为主,共35株,占67.31%,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为,共11株,占21.15%,另6株为真菌,占11.54%。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2例,控制3例,死亡13例,死亡的13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单纯前壁损伤11例,十二指肠前后壁均损伤41例,52例中合并其他脏器损伤6例;全部手术治疗。治愈45例,死亡7例。手术探查漏诊5例,再次手术发现均有后壁对冲伤。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多发生于车祸或腹部闭合性撞击伤,前壁的损伤常伴有后壁相应部位的对冲伤,由于后者损伤程度较前音为轻且隐蔽,甚至是非全层损伤,容易探查时漏诊和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漏。对可疑病例及早进行全面细致的手术探查、减少漏诊、误诊率、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1~2005年间143例经超声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腹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3例中,经CT或手术证实,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130例,超声诊断与其结果相符者为112例,诊断符合率为86%.非实质性脏器损伤13例,超声疑诊与其结果相符者为5例,诊断符合率为38%.结论: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