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亚渝  童卫  郭立安 《医学争鸣》2005,26(8):682-684
目的: 研究变性蛋白质在高效疏水作用色谱(HPHIC)上的保留行为及复性效率. 方法: 分别用盐酸胍(GuHCl)、尿素(Urea)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将核糖核酸酶(Rnase)等10种标准蛋白质变性,然后在流动相为硫酸铵的条件下,用HPHIC对变性蛋白质进行复性,并测定其保留时间、Z值、质量及活性回收率. 结果: 在10种变性蛋白质中有5种在HPHIC上得到复性,其保留时间、峰形、Z值与天然蛋白基本一致,其中溶菌酶和核糖核酸酶的质量和活性回收率高,复性效果好. 结论: 用HPHIC对变性的标准蛋白质进行复性,得到较好的复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变性蛋白质在高效疏水作用色谱(HPHIC)固定相表面上的保留行为及活性回收率。方法用脲将标准蛋白质α-糜蛋白酶(α-Chy)变性,然后以硫酸铵为流动相,用HPHIC固定相(TSK)对脲变性α-Chy进行复性,并测定复性α-Chy的Z值、质量及活性回收率。结果Z值随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变性剂浓度在1.0~3.0mol·L-1范围内时,HPHIC对变性α-Chy有较高的活性回收率。结论HPHIC是变性蛋白复性的有效工具,蛋白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疏水作用是蛋白折叠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黄亚渝  童卫  郭立安  耿信笃 《医学争鸣》2005,26(15):1423-1426
目的:研究还原变性的核糖核酸酶(RNase)在高效疏水作用色谱(HPHIC)及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EC)上的复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二硫苏糖醇(DTT)存在的条件下用盐酸胍(GuHCl)和尿素(Urea)将RNase变性还原,先在溶液中加入氧化型谷胱苷肽(GSSG)进行氧化,然后在流动相中有低浓度变性剂存在的条件下,用HPHIC,HPIEC及稀释法对其进行复性并测定其生物活性及回收率.结果:HPHIC和HPIEC对RNase的复性效率均高于稀释法,两者的色谱固定相对RNase的复性均有所贡献.在色谱流动相中加入低浓度的变性剂可以提高复性效率,改变GSSG的浓度对复性效率也有影响.结论:用HPHIC,HPIEC对RNase进行复性,不仅复性效率高,而且快速、简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由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蛋白包涵体的复性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溶血活性进行评价.方法:表达、提取并纯化重组蛋白,并对其包涵体利用PBS透析复性、16种不同复性液透析复性和柱上复性方法进行复性比较,复性蛋白用溶血试验验证其活性.结果:利用三种蛋白复性方法,重组蛋白均不同程度得到复性,其中复性液中盐酸胍、助溶剂及盐离子作用显著.柱上复性效果明显,其复性率高达98%.利用兔红细胞溶血试验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具有溶血活性,其活性为0.2 μg/HU.结论:成功对重组蛋白包涵体复性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复性后蛋白质的溶血活性进行鉴定,为今后的免疫学活性和变性蛋白质复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由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的复性、纯化过程.比较先层析复性后纯化(工艺1)和先纯化后层析复性(工艺2)两种工艺的结果表明:工艺1所得rhES的收率和活性回收率分别为64.44%和213.19%,与工艺2相比分别提高8.70%和33.04%.工艺1中,研究了3种凝胶过滤柱复性及复性pH和上样蛋白浓度对复性的影响,并优化相关工艺.结果表明:在pH9.0,rhES浓度3.91 mg/mL的条件下,采用双梯度凝胶过滤Sephacryl S-100 HR进行层析复性,Sephadex G-25脱盐后,用SP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吸附纯化,获得活性回收率为213.19%,HPLC纯度为97.07%的rhES,其IC50为1.58 ug/mL.  相似文献   

6.
王骊丽  耿信笃 《医学争鸣》2005,26(15):1349-1351
目的:用脲梯度体积排阻色谱(SEC)复性并同时纯化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的人干细胞因子.方法:采用脲梯度SEC,根据蛋白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过程的迁移速度不同的原理,在色谱过程中通过脲浓度的线性梯度洗脱方式脱除变性剂脲而达到蛋白复性并同时纯化.结果:用脲梯度SEC复性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能够使复性蛋白的产率提高,色谱过程中洗脱长度、流速以及蛋白浓度的变化对蛋白复性效率都有不同的影响.结论:用脲梯度SEC复性rhSCF可以使复性产率提高,其质量回收率从35.2%提高到51.4%.  相似文献   

7.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的His-EGFP-CRP蛋白,通过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该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价.方法:用pET14b/EGFP-hCRP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通过亲和色谱纯化、梯度透析,获得复性的His-EGFP-CRP蛋白;并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对复性的蛋白进行检测,了解蛋白质的等电点及活性.结果:转化实验发现,该质粒pET14b/EGFP-hCRP在BL21(DE3)中能够被诱导表达;通过包涵体变性溶解、亲和色谱纯化可获得纯度较高的His-EGFP-CRP蛋白;HPCE分离发现复性后的His-EGFP-CRP蛋白峰为多个,其在电泳液pH值低于6时易检出,His-EGFP-CRP与THP-1细胞裂解物孵育后的检测峰增多.结论: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His-EGFP-CRP,通过包涵体变性溶解及亲和色谱纯化获得该重组蛋白,复性后的His-EGFP-CRP等电点接近于6,以单体或多聚体等结构形式存在,具有结合活性,能与细胞内相关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可应用于CRP功能和内化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溶菌酶为模型蛋白,通过活性测定比较了PEG修饰前后溶菌酶复性动力学的差异,同时利用圆二色谱、色氨酸荧光谱等方法比较了PEG修饰前后蛋白质折叠过程中构象变化。结果显示:PEG修饰改变了溶菌酶复性动力学过程,使溶菌酶在低浓度变性剂条件下快速折叠。色氨酸荧光谱结果显示,PEG修饰对溶菌酶折叠过程中疏水微环境的形成有明显影响,稳定了溶菌酶折叠过程中的"熔球态",从而提高了溶菌酶正确折叠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抗胃癌单抗3H0011的scFv.方法:利用PCR技术将3H11 scFv基因从分泌型表达载体转移至高效表达载体,获得3H11 scFv包含体的表达,经超声裂解、洗涤、变性后,尝试透析复性和凝胶过滤色谱柱上在位复性,结果:透析复性未能得到有活性的3H11 scFv,而柱上在位复性效果良好,获得有功能性的3H11 scFv.结论:成功进行了3H11 scFv的柱上复性,不同scFv在表达和复性中显示出明显差异,在基因工程抗体研制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诱导谷胱甘肽转移酶(GST)与Cavl.2钙通道片段CT1重组的易形成包涵体的大分子融合蛋白的提取与纯化的方法.方法 在E.coli BL21中转化入pGEX-6p-3/CT1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采用GST包涵体变性复性试剂盒和非离子去污剂B-PER分离纯化GST-CT1融合蛋白,用Pull down assay方法鉴定GST-CT1融合蛋白及其生物活性.结果 应用GST包涵体变性复性试剂盒和非离子去污剂B-PER能够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易形成包涵体的GST-CT1融合蛋白,且分离纯化的GST-CT1融合蛋白具有与钙调蛋白结合的生物活性.结论 操作简易的GST包涵体变性复性法能够针对易形成包涵体的GST-CT1融合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且得到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包含体中单链抗体的最佳复性条件,并探讨复性后单链抗体的保存条件。方法:将含抗胃癌单链抗体3H11(ScFv3H11)的包含体纯化后在不同温度、分批加入、不同的变性液和复性液体积比的条件下进行复性,用ELISA法检测活性。结果:在10℃复性的抗体活性是4℃条件下的3倍;变性蛋白的分批加入及变性液和复性液的体积比为1:50时,均可分别获得相对最佳活性;复性液是复性抗体的理想保存条件。结论:此复性条件可以应用于其他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复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求热变性蛋白质复性的可能性及其理论机制。方法 :8mol/L脲溶液中 ,用巯基乙醇将热失活菠萝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 ,使其酶分子转变成随机卷曲构象 ,除去变性剂 ,用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氧化菠萝蛋白酶分子 ,让已发生热失活的酶复性。结果 :在酶蛋白浓度为 0 .0 83g/L ,pH 8.0~ 8.5时 ,菠萝蛋白酶可以恢复原有活性的 44 %。结论 :证明了酶分子热失活机制的正确性 ,酶分子的天然活性构象为能量最低状态 ,由于动力学能障 ,热失活的构象不能自动回复成天然活性构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半胱氨酸对变性pS2融合蛋白复性的影响.方法:经半胱氨酸处理与不处理的纯化pS2融合蛋白与抗 pS2多抗血清及进口pS2单抗于37 ℃孵育1 h后,再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IHC).此二种pS2融合蛋白经15%(质量比)SDS-PAG E后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ELISA、IHC、 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用半胱氨酸处理pS2融合蛋白后,其抗原性明显提高,提示pS2 融合蛋白经剧烈变性复性后,pS2三叶草结构域二硫键绝大部分发生错配而导致其抗原性丧失.结论:在变性 pS2融合蛋白复性中半胱氨酸对二硫键正确配对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GDH)融合蛋白质的复性和纯化方法。方法将含有恶性疟原虫GDH全长基因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GDH/ pGEX-4T-1转化到宿主菌BL21,该GDH/GST融合蛋白在IPTG的诱导下获得高水平的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经超声酶解法、离心、变性剂/去污剂洗涤后获得包涵体。包涵体经8 mol/L尿素变性后分别采用分子筛柱层析、透析和稀释3种方法复性,并通过浊度分析、非还原SDS-PAGE等方法比较、优化复性方法和条件。复性后的GDH/GST融合蛋白经过不同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结果经SDS-PAGE分析表明,GDH/GST融合蛋白表达量可占到菌体总蛋白的25%左右;浊度分析表明:稀释复性法优于其它两种方法,同时20 mmol/L Tris-HCl、1 mmol/L EDTA、pH8.5及GSSG/GSH=1∶10为该融合蛋白稀释复性的最佳条件,其复性回收率可达90%以上。复性产物采用二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可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结论通过稀释复性,二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可获得高纯度、具有天然空间构象的重组GDH/GST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5.
用溶菌酶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NaOH裂解变性菌体,以醋酸钠沉淀变性染色体DNA和蛋白质,再经过Sepharose-2B柱分离RNA,得到凝胶电泳纯的质粒DNA。本法简单快速,没有细菌染色体DNA和RNA的污染,具有转化生物活性,可用于酶解分析,重组转化等试验。  相似文献   

16.
重组THANK诱导表达和变性、复性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较纯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 THANK蛋白。方法 :THANK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菌体超声破碎后 ,以洗涤剂反复洗涤包涵体。包涵体经 8mol/L尿素变性溶解后 ,再用 Sephacryl S- 2 0 0凝胶过滤层析初步纯化 ,对重组蛋白浓度、氧化还原剂等复性参数进行优化和选择 ,将蛋白稀释复性。复性后组分经 Q Sa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再次纯化 ,最后以 Sep hadex G- 2 5脱盐。 结果 :得到了纯度 >97%、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的 THANK蛋白。 结论 :THANK蛋白变性、复性及纯化方法的建立 ,为 THANK活性蛋白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体外复性和纯化技术获得具有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重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hCu,Zn-SOD),并研究复性蛋白的稳定性.方法 以透析法对在大肠杆菌中以包含体形式表达的rhCu,Zn-SOD进行复性,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对复性样品进行纯化,通过酶活性测定考查复性和纯化的rhCu,Zn-SOD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对变性剂的稳定性.结果 建立了体外透析复性的基本条件,其比活可达2 380 U·mg-1.该复性样品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结果得到纯度大于95%、比活5 000 U·mg-1、活性回收率大于100%的目的蛋白.复性和纯化蛋白在温度25~70 ℃和pH 5.0~10.5内活性稳定,并可耐受2~10 mol·L-1的尿素和2%~8%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更强烈的变性剂盐酸胍稳定性较弱.结论 确定了重组人Cu,Zn-SOD包含体的体外复性条件和复性蛋白纯化方法,且复性蛋白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为重组人Cu,Zn-SOD的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恶性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融合蛋白复性及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GDH)融合蛋白质的复性和纯化方法。方法 将含有恶性疟原虫GDH全长基因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GDH/pGEX—4T—1转化到宿主菌BL21,该GDH/GST融合蛋白在IPTG的诱导下获得高水平的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经超声酶解法、离心、变性剂/去污剂洗涤后获得包涵体。包涵体经8mol/L尿素变性后分别采用分子筛柱层析、透析和稀释3种方法复性,并通过浊度分析、非还原SDS—PAGE等方法比较、优化复性方法和条件。复性后的GDH/GST融合蛋白经过不同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结果 经SDS—PAGE分析表明,GDH/GST融合蛋白表达量可占到菌体总蛋白的25%左右;浊度分析表明:稀释复性法优于其它两种方法,同时20mmol/L,Tris—HCI、1mmoH,EDTA、pH8.5及GSSG/GSH=1:10为该融合蛋白稀释复性的最佳条件,其复性回收率可达90%以上。复性产物采用二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可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结论 通过稀释复性,二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可获得高纯度、具有天然空间构象的重组GDH/GST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9.
三种光固化复合树脂水溶解特性及对牙髓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龙兴  王昕  吕昕 《医学争鸣》2002,23(19):1787-1789
目的 比较 Durafill(Heraeus- Külzer) ,Z10 0 (3M)和Sculpt- It(J/ P) 3种材料在 10 wk内的溶解值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方法 溶解值测定参照国家标准 ;细胞毒性测定采用 MTT法 .结果  3种材料的溶解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而混合型调料复合树脂对水溶解的影响不明显 ;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均较底 ,毒性级别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Z10 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融合蛋白PTD-NFATminiDBD-eGFP纯化以及复性的条件,以提高其复性效率,为后续融合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做准备。方法:表达、提取并纯化包涵体形式的融合蛋白PTD-NFATminiDBD-eGFP,分别用稀释复性、透析复性、柱上复性的方法,对融合蛋白进行复性,分析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包涵体复性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融合蛋白的穿膜活性。结果:3种复性方法得到的融合蛋白复性率依次为:柱上复性得率最高,其次是透析复性,稀释复性得率最低。柱上复性后蛋白的穿膜效率最高,相对较低的是稀释复性,而未复性的融合蛋白穿膜效率极低。结论:3种复性方法均能对PTD穿膜蛋白复性,但以柱上复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