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侯红艳 《吉林医学》2011,(31):6702-6703
<正>1概况出生体重<1 500 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VLBW)。VLBW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2周的早产儿。早产儿的发生率约占全部新生儿的5%~10%,国内报道体重<1 000 g病死率高达80%~100%。极低出生体重儿中主要并发症依次为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为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小于1 500 g的婴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标志着医院的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者,不论胎龄大小、成熟度如何,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不满42周的足月小于胎龄儿,以及胎龄在42周以上的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正常新生儿高,属于高危儿,因此诊断为低出生体重儿者应进一步确定为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或过期产儿,以便根据其解剖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治疗和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500 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1000 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世界上有1500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早产儿人数位居第2,高达117万余。早产儿死亡已成为威胁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2种早产儿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家庭护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身体各器官尚未成熟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不管胎龄如何,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伴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逐年提高,其中营养条件的改善起重要作用。在工作期间2003—2007年收治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合理喂养54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指胎龄满28周但不满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以下的早产儿定为超低出生体重儿。随着近年围产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临床上出现了更多胎龄小、体重低的早产儿,向儿科医护人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管春梅 《吉林医学》2010,31(14):2083-2083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h内测体重,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不论胎龄大小、成熟程度统称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于胎龄儿及胎龄在42周以上的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均未成熟,生理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差,死亡率较正常新生儿高,只有给予科学的护理.才能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1]。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科学合理喂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1临床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9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男  相似文献   

9.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 500 g、胎龄<33周的早产儿[1-2].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功能未成熟,常伴有各种胃肠疾病和并发症,造成喂养困难.因此,喂养已成为影响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3].为提高患儿的喂养耐受性,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笔者对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喂养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安晓玲  于秀卿 《广西医学》2000,22(6):1344-1346
随着围产医学不断发展,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已有了明显增高.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并发疾病常常又是促发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情况做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0年1月~1993年12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647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50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数的23.03%.出生体重<1500g16例,<2000g46例,<2500g88例.男78例,女72例.胎龄最小26+3周,最大43+4周,早产儿89例,(59.3%)足月低体重儿61例(40.7%),包括过期产儿5例,其中双胎妊娠1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