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合并骨盆和其它部位损伤。据报道,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为22%-60%。骨盆稳定性决定于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往采用骶骨棒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因过度压缩加重骶神经损害。本院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GSS系统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的骶骨纵形骨折患者通过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进行固定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骶骨纵形骨折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其中19例选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进行固定,在手术前后做好相关的观察护理工作,并行预防恢复指导.结果 患者均符合临床愈合标准,在护理期间无一例产生并发症,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未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结论 骶骨纵形骨折患者选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进行固定可获得小创伤、快愈合的效果,联合有效的护理可避免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髂腰固定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DenisⅢ型骶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骶骨DenisⅢ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20例,采用后路手术复位及神经探查、骶管减压、髂腰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盆畸形、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17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Gibbons评分由术前(5.36±0.72)分恢复至术后(2.26±0.74)分;Mjeed疗效优15例,良2例,中2例,差1例。结论髂腰固定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DenisⅢ型骶椎骨折疗效确切,可重建腰-骶-骨盆关节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雷建存  郭超 《天津护理》2021,29(5):577-579
总结30例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患者访视和心理护理、机器人物品及器械准备,合理摆放机器人及其他设备,固定线路并进行系统自检;术中巡回护士做好患者手术体位和手术皮肤准备,协助手术医生建立机器人无菌屏障及系统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提醒麻醉师注意患者全麻状态;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生,规范准确传递及更换机器人器械。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王虹  张慧凤 《天津护理》2010,18(4):207-208
骶骨呈三角形,由5块骶椎和退化的尾骨融合构成,它通过附着的韧带在维持骨盆环的稳定性上起重要作用。移位骶骨骨折(displaced sacral fractures,DSF)常与骨盆损伤并存,由于骶骨的解剖形态复杂加之骨折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高达25%~50%,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时45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5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2~3个月后骨折均达临床愈合,随访6~34个月45例均已恢复正常工作.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入路下腰骶丛减压术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疼痛及LSICS评分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8例不稳定性骶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经腹直肌旁入路下腰骶丛减压术)及B组(骶骨后正中入路腰骶丛减压术)各3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手术指标、腰骶...  相似文献   

8.
9.
王爱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36-3436
目的探讨U形骶骨骨折的固定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5-01-2009-12骨科收治的U形骶骨骨折患者12例其固定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经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躯体及生理功能基本正常,无严重后遗症。结论 U形骶骨骨折是一种极少见、多变异的损伤,早期的固定和康复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前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4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结果46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5年,平均2.2年。X线片提示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6°恢复到3°,畸形得到纠正,植骨均已融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94.5%,未出现钉棒松动、断裂。神经功能ASIA分级恢复A级2例,B级2例,C级4例,D组10例,E组8例(χ^2=16.327P〈0.01)。结论对于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前路减压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Ⅰ期内固定植骨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骶髂螺钉、前路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对治疗合并骶骨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5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均合并骶骨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C”臂引导下行中空骶髂螺钉内固定,同时行3.5mm前路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联合固定可达到最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36个月,Majeed骨盆骨折评分:优9例,良6例。结论:骶髂螺钉与前路重建钢板联合固定适用于骶骨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12.
骶骨脊索瘤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是中轴骨的一种原发性骨肿瘤,虽然恶性程度低,但是毗邻脊髓与马尾神经,治疗不易彻底,容易复发,长期预后不佳。复发性骶骨脊索瘤患者再次住院手术,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且患者心理压力大,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23例骶骨脊索瘤术后复发的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入路加脊柱矫正器内固定重建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麻下CT导引骶髂螺钉固定治疗DenisⅡ型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1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接受局麻下CT导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辐射剂量、静脉镇静剂和局麻药的用量,评估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对腰骶神经丛的监测能力。结果 11例患者中共置入17枚骶髂螺钉,所有螺钉位置满意。在先期的3例患者中,使用传统的CT扫描参数设定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每枚螺钉置入接受辐射剂量(DLP)平均为825.75mGY.cm。随后的8例使用CT低剂量扫描方式,每枚螺钉置入DLP平均为105.86mGY.cm。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手术时间为(30.20±12.51)min,术中疼痛VAS评分平均为6.52±1.80。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能有效避免腰骶神经丛损伤。结论局麻下CT导引骶髂螺钉固定治疗DenisⅡ型骶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可行,提高了骶髂螺钉固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否需要减压,采用何种复位效果较为可靠,尚缺乏临床对照研究.目的:对比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8例,其中23例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25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观察固定后并发症、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椎管占位复位和神经损伤恢复程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20~25个月,随访期间,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远期残留背痛及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均低于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的患者;固定后1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纠正程度优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固定后1年,两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纠正程度、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应优选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5.
顾红霞  夏群  王基 《天津护理》2004,12(6):323-324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采用国际脊髓神经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6周及6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3个月至3年多的随访,28例患者脊髓功能有明显的恢复.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注重心理护理、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段骨折的手术配合要点和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腰段骨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手术配合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并分析其手术配合要点和作用;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调查,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具有针对性的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应用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段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康复情况,通过实验总结出的手术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具有临床护理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春媛 《天津护理》2004,12(3):135-135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行前路减奢Zplate钢板固定的手术护理。方法:对86例行胸椎前路减压Zplate固定的患者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术中的主动配合。结果:本组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无特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准确熟练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解除骨髓前方压迫物 ,恢复骨柱正常高度及稳定性。方法 :行脊柱前路减压 ,椎体间植骨融合Kaneda内固定。结果 :2 3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获得成功 ,直接切除致压物 ,充分解除脊髓受压 ,受损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 ,植骨融合率高。Kaneda装置短节段固定牢靠。结论 :脊柱前路减压。直接、充分、植骨融合率高 ,Kaneda内固定装置能有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及腰髂间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19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行腰椎-髂骨间固定,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前后联合入路肿瘤病灶清除,3例行单纯后路切除肿瘤.为避免肿瘤切除时大量出血,预先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3例行单侧髂内动脉结扎,4例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3例术前1天行DSA栓塞双侧髂内动脉,1例病变范围小较局限的患者没有对髂血管进行特殊处理.结果 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大小便障碍无明显改善,1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1例尾端切口皮肤坏死,1例在术后18个月肺转移死亡;其他患者术后1~3周下床活动,效果满意,腰骶部疼痛基本缓解及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及内固物松动,腰椎稳定性好,未见下沉现象.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内固定及植骨重建腰骶稳定性,有利于保持腰椎和骨盆稳定性,术后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远期可明显减少由于腰骶-骨盆间不稳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及两侧髂骨借骶髂关节面和主要的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髂骨间韧带、骶结节和骶棘韧带、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连接而成。骶髂关节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占整个骨盆功能的60%。高能损伤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多伴有骨盆其他部位骨折和髋臼骨折,如复位固定不佳,会出现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