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入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后不同时间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11月确诊的PDR患者76例132眼,除外玻璃体积血眼底窥不清者,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5mg(0.05ml),据患眼注药后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时间间隔不同分为A组25例(42眼)注药后3~6d、B组25例(44眼)注药后7~10d、C组26例(46眼)注药后11~15d。记录注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A,B,C 3组注药后OCT显示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 CMT)明显降低(F=6.60,P<0.05),B,C两组明显优于A组(P<0.05),但B,C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减少或闭塞,荧光渗漏减少或消失,其中B,C两组优于A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视力B组优于A,C组(P<0.05)。结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腔注入抗血管生成药物雷珠单抗(Lucentis)7~10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廖凯  赵旭丽  袁安 《海南医学》2014,(8):1135-1137
目的评价晶体切除术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自内障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90眼)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42例(44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B组4l例(46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术前术后A组和B组视力总体平均值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且B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眼数和视力总体平均值明显大于A组患者(P〈O.05)。A组的虹膜新生血管(INV)发生率(20.45%vs2.17%)和囊膜混浊发生率(31.82%vs6.52%)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得以恢复。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PDR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效果优于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和INV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刚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32-1733
目的探讨不同预防措施对经皮肾活检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9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肾内科行经皮肾活检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术前3 d、术后3 d予维生素K1 10 m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术前60 min予血凝酶(立芷血)1 KU肌肉注射,术后予血凝酶1 KU立即静脉注射。B组术前60 min予氨甲环酸(捷凝)0.5 g静脉滴注,术后立即予氨甲环酸0.5 g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术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及术后尿常规红细胞计数有无差异。结果 A、B两组均未发生肾周血肿、动静脉瘘、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A组发生肉眼血尿1例,所占比例为2.5%;B组发生肉眼血尿3例,所占比例为7.5%。A组术后第1、2次尿常规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活检术前后肌注维生素K1和血凝酶或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术前后肌注维生素K1和血凝酶对预防出血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PDR)玻璃体切割手术(PPV)的影响. 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因PDR行PPV联合硅油注入手术的患者共53例(53眼),按是否进行术前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射,分为单纯PPV组(A组)28例(28眼)及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PPV组(B组)25例(25眼),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2组患者在术中累计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1周、1月及3月时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增殖及视力预后的情况. 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累计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术后1周时,B组视网膜出血例数少于A组,平均视力高于A组(P<0.05),而视网膜增殖方面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及3月时,B组较A组视网膜增殖少,视力预后更好(P<0.05),而视网膜出血情况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PDR患者行PPV手术中,术前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再出血、减轻视网膜增殖,并能获得更佳的术后视力,为PDR患者保留相对较佳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方法PDR患者54例62眼,行标准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2-12个月,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54例62眼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中,发生视网膜脱离8眼(12.9%),玻璃体再出血24眼(38.7%),并发性白内障46眼(74.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7眼(11.3%),视网膜血管病变21眼(33.9%),视神经萎缩9眼(14.5%)。结论PDR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变程度、手术技巧、术中术后是否正确彻底处理眼部每一个病灶有关。术中、术后正确处理眼部病变,同时术前、术后兼顾全身情况,可不同程度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vastin在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32眼)PDR患者,术前5~7d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0.1 mL/2.5 mg,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同时一期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发现术前活跃的新生血管膜明显消退,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且膜剥除难度明显降低。随访3个月,26例26眼(81.3%)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4例5眼(15.6%)无明显变化,1例1眼(3.1%)视力反而下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vastin可以显著降低PDR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难度,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视力。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长期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高速双线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增殖型PDR患者40例(46眼),其中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9例(31眼),采用高速双线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实施玻璃体手术,术中或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随访3~12个月(平均7.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8眼(82.6%),视网膜脱离术后均得到复位;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5眼,术后玻璃体积血6眼,持续性高眼压5眼,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结论采用高速双线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治疗PDR疗效明显,手术安全性更高、操控更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对37例(41眼)PDR患者(Ⅳ期10眼,Ⅴ期19眼,Ⅵ期12眼)行常规扁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根据病情分别行眼内光凝术、剥膜、气液交换、硅油填充。结果:术后35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占85.4%,5只眼视力术后无变化,占12.2%,1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略下降,占2.4%。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补充激光治疗,病变基本控制。结论:玻璃体切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积血手术治疗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合并玻璃体积血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的时机。方法:对37例(42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合并玻璃体积血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玻璃体出血时间分成三组,对各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程度及手术经过、术后并发症、术后和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出血时间小于3个月的,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明显轻于出血时间大于3个月组及大于6个月组。术后并发症以术前出血时间大于6个月组最高。术后视力〉0.3者,以出血时间小于3个月组的百分率最高,达60%,明显优于出血时间大于6个月组(13%)。结论:对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积血在药物治疗2个月无吸收,有玻璃体增殖性改变者,应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除术时联合与非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 年1月至2018 年2月期间行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根据其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将其分为联合手术组与非联合手术组,比较2 组患者的视力改变、总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共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PDR患者76 例(98眼),其中57眼行联合手术,41眼行非联合手术。当术前视力优于指数时,联合手术组较非联合手术组术后logMAR视力提高更多(0.6 vs. 0.3,Z =-1.991,P =0.047)。在初次手术中未填充硅油的患者(51眼)中,联合手术组的总手术时间较非联合手术组更短(Z =-2.368,P =0.018)。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的常见术后并发症为高眼压、眼底再次出血。结论:对于术前视力优于指数的PDR患者,建议在玻璃体切除手术时联合白内障手术,以减少手术时间、获得更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明目地黄汤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36例(21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3例(68眼)、激光治疗组42例(63眼)和中药治疗组51例(79眼).联合治疗组采用激光光凝并加服明目地黄汤治疗,激光治疗组仅接受激光光凝治疗,中药治疗组仅内服明目地黄汤.3组均治疗1~3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情况及视网膜的变化.[结果]视力改善程度联合治疗组显著优于激光治疗组(P<0.05)和中药治疗组(P<0.01),但中药治疗组与激光治疗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作用,联合治疗组和激光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中药治疗组(P<0.001),联合治疗组和激光治疗组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吸收时间的观察,联合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激光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中药治疗组的作用亦优于激光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明目地黄汤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较单纯激光光凝或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视网膜內界膜(ILM)剥离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及对眼压的影响。探讨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割及ILM剥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V,V期)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眼)。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眼。观察组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应用TA标记残留玻璃体后皮质、机化膜及ILM,剥离后极部ILM;对照组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应用TA标记玻璃体后皮质及机化膜。观察:2组术前视力与术后(4个月)视力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视力的变化;2组术前、术后2周内、术后4个月眼压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眼压的对照;术后4个月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及两组之间黄斑中心凹OCT值对照。结果:(1)视力:观察组术后4个月时视力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视力与术前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眼中有25眼(84.6%)视力有提高,对照组30眼中有17眼(56.7%)有提高,2组之间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黄斑中心凹OCT值:观察组术后4个月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眼中黄斑水肿消退28眼,有效率92.3%,对照组30眼中有20眼明显消退,有效率66.7%,2组之间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眼压:观察组术后14天内眼压与术前眼相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个月时眼压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14天内眼压与术前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个月眼压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天内,观察组有8例眼压超过21mmHg,对照组有7例眼压超过21mmHg,2组之间对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对黄斑水肿有效,ILM剥离能明显提高手术疗效;TA的标记作用使玻璃体切割及ILM剥离更加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13.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60 例2 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60 只眼睛(糖尿病组)以及60 例年龄匹配的非糖尿病棕色白内障60 只眼睛(对照组)接受MSICS。术前、术后1、6 和12 周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中央厚度。并且评估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糖尿病组(p <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均减少(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糖尿病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减少(14.19%, p<0.05)高于非糖尿病组(8.05%)。糖尿病组角膜中央厚度增加大于对照组(p <0.05)。糖尿病组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大于对照组(p <0.05)。组间变异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MSICS 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多。建议糖尿病患者接受眼内手术前,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玻璃切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同期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3例、62眼及非糖尿病患者的66例、67眼玻璃体切除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玻璃体出血、渗出及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分别为19%,48%,16%,术中应用激光治疗者术后出血率降低,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渗出反应减轻。结论: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糖尿病结膜松弛患者结膜组织及血清中的含量,探讨其在糖尿病结膜松弛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共收集结膜标本36份(糖尿病结膜松弛症6例9眼、单纯结膜松弛症5例9眼、糖尿病不伴结膜松弛症者9例9眼和正常人9例9眼),血清标本29份(每人静脉采血),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量测定其AGEs含量.结果 在糖尿病结膜松弛组、糖尿病组两组血清AGEs含量(ng/nl)分别为17.5525±4.1593和15.7092±3.1896,明显高于结膜松弛组和正常结膜组的12.0809±3.2551和9.0161±2.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结膜松弛组与糖尿病组、结膜松弛组与正常结膜组病组,血清AGE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结膜组织中AGEs含量在糖尿病结膜松弛组(0.4240±0.0903)、糖尿病组(0.3436±0.0780)、结膜松弛组(0.2682±0.0410)、正常结膜组(0.1895±0.0176)依次降低,各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及结膜中AGEs水平升高与糖尿病结膜松弛症密切相关,高糖环境和AGEs蓄积可能在糖尿病结膜松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的变化,探讨其术后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糖尿病患者32人(48眼),同时选取无糖尿病的患者36人(48眼)做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film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手术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泪膜状态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时糖尿病组BUT和Schirmei tes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1个月泪液分泌量低,泪膜稳定性下降,于术后3个月时逐渐恢复,提示临床治疗中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可以于术后早期给予人工泪液以缓解糖尿病患者术后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emusification,PHACO)与现代囊外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action,ECCE)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糖尿病患白内障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1年糖尿病患白内障66例和76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6例42只眼,现代囊外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0例34只眼,对两术前血糖,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66例76只眼糖尿病患包括术前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均安全完成手术,经统计分析,PHACO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ECCE组;术后裸眼视务≥0.5PHACO组占76.2%,ECCE组占26.5%,PHACO组优于ECCE组;角膜散光PHACO组低于ECCE组。PHACO组术后并发症低于ECCE组。结论:PHACO组有较高的血糖耐受水平,把握好手术时机,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多数糖尿病患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惠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56例(58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与62例(74眼)非糖尿病性自内障者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进行对照厦回顾性研究。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视力:糖尿病眼55.4%≥0.6,非糖尿病眼61.7%≥0.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只要经过适当控制饮食及用适量降血糖药物,使血糖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而无全身或眼部严重并发症,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疗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46眼),根据术前房角粘连关闭的范围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17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B组16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270°,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C组13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270°,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比较3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中全部无需用降眼压药物,B组需药物干预者1眼,C组需药物干预者10眼,A组和B组病人需要用降眼压药物干预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病人治疗效果最好,对于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270°的病人需要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当其角度>270°时,临床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