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板蓝根是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在防治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板蓝根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论述,为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及理论依据。同时,根据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板蓝根质量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板蓝根相关制剂的工艺改进和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蓝根是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在防治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板蓝根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论述,为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板蓝根质量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板监根相关制剂的工艺改进和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有效部位的抑菌解热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后抑菌以及解热方面的活性.方法 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有效部位的抑菌活性;采用干酵母及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板蓝根不同有效部位的解热活性.结果 抑菌方面,板蓝根多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药效,其中以中药提取物Ⅱ组效果最佳;解热方面,板蓝根各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药效,其中以中药提取物Ⅱ组效果最佳,中药提取物Ⅲ组效果较差,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板蓝根作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其抑菌及解热作用较佳.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清热解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板蓝根在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力、抗内毒素、抗氧化、解热及抗炎6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国内学者对板蓝根的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的作用研究比较多,而对是何种成分起到清热解毒作用以及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板蓝根发挥清热解毒药效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面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检索近10年来板蓝根研究相关文献,引用文献45篇,按照现代中药药理学关于中药清热解毒作用的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板蓝根在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和相关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途径多组分研究板蓝根清热解毒作用的思路。结论:目前对于板蓝根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是对于板蓝根在中医理论中的清热解毒作用的相关药理及物质基础认识还不完善、不统一。建议采用多途径多机制多组分的思路对板蓝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性中药。以落叶松脂素为代表的木脂素类成分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综述板蓝根木脂素类成分生源途径解析、关键调控基因筛选和次生代谢工程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板蓝根抗病毒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提升板蓝根药材品质及促进板蓝根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热解毒口服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可军  庄严 《河南中医》1997,17(5):280-281
清热解毒口服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周可军庄严郑州市中药制药厂(450052)主题词%清热解毒口服液/药效学免疫活性/药物作用动物小鼠清热解毒口服液由石膏、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龙胆草、板蓝根、知母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临床用其治疗流感、...  相似文献   

8.
受各媒体对禽流感的报道以及一些专家预测今冬明春可能出现大流感的影响,一批清热解毒类中药走动加快,如:板蓝根、连翘、苍术、金银花等品种,价格多数转升。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露 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的功效,可治疗小儿暑热口渴、痱子、疖肫及感冒等。可将药液倒出一部分,对温开水一起饮用。 板蓝根冲剂 可以凉血解毒,清热利咽,消肿止痛,可治疗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肿痛等。 双黄连口服液 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感染、支气管炎咳嗽、暑湿泄泻、小便短少或见.尿黄等。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广西、台湾等地。其地下部分称为板蓝根(Radix Isatidis),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1]等。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已有大量研究,已报道的化学成分有吲哚类生物碱、喹唑酮类生物碱、芥子苷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等[2]。为了寻找其抗病毒的活性成分,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板蓝根醋酸乙酯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板蓝根(Isatidis Radix)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的干燥根。作为清热解毒的代表中药之一,板蓝根与其制剂广泛用于各类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流和新冠疫情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可全面查询所有化合物信息的数据库、网站或文献,不利于相关研究的开展,因此需要建立板蓝根化学成分信息库。方法 本研究按化学成分类别,对板蓝根中近400个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式、参考文献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构建了板蓝根化学成分信息库。结果 截至2020年9月,研究人员共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鉴别得到17大类392个化合物。结论 构建的化学成分信息库可为该药材及制剂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质量控制、物质基础挖掘、网络药理学研究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板蓝根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为板蓝根的等级划分、标准研究、市场监管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收集61批次不同产地的板蓝根原药材,应用体式显微及光学显微等技术对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进行观察、数字化表征和比较。结果 61批次的板蓝根分成6个不同的类型。结合药典标准和相关文献,初步建立板蓝根的等级划分标准。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可以为板蓝根的等级划分、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板蓝根的现有研究基础,多角度阐明应用生物检定法控制板蓝根质量的可行性,即通过控制板蓝根物质群的整体疗效控制其质量,期望能够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物检定与板蓝根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该文结合板蓝根的现有研究基础,多角度阐明应用生物检定法控制板蓝根质量的可行性,即通过控制板蓝根物质群的整体疗效控制其质量,期望能够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979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于CNKI)收录的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疣文献的中药进行分析,寻找其用药规律。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用药,按照标准术语收集整理归类,采用SPSS 17.0对药物使用频次分布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用药物196味,分为18类,清热药最多,活血化瘀药次之。其中内服药物151味,前15味药依次为薏苡仁、板蓝根、红花、牡蛎、大青叶、紫草、甘草、马齿苋、赤芍、黄芪、木贼、香附、当归、莪术、夏枯草;外用药物有146味,前15味药依次为板蓝根、薏苡仁、香附、木贼、红花、大青叶、紫草、马齿苋、牡蛎、苦参、鸦胆子、白矾、莪术、黄酒、桃仁。结论:对近30 a中医临床治疗疣用药的分析结果可为该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活性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板蓝根活性部位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Vero细胞活性程度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和DNA多聚酶的影响。结果板蓝根提取部位在病毒感染早期抑制了单纯疱疹病毒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和DNA多聚酶的复制。结论板蓝根活性部位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的早期阶段可以降低病毒即刻早期基因——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和DNA多聚酶的mRNA,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琴  李寒冰  鄢丹  李远  胡晓燕  姜黎  肖小河 《中草药》2012,43(2):259-264
目的对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中抗菌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板蓝根颗粒制备工艺,分别对药材→水提浓缩→醇沉→干燥这4个制备环节所得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并采用管碟法检测各样品的抗菌效价。结果板蓝根颗粒在4个环节的制备过程中,成品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有峰数下降了32%,腺苷、尿苷的量也呈递减趋势,同时抗菌效价也下降了60%。结论目前板蓝根颗粒在满足纯化、成型工艺要求的过程中,药效可能损失较大,应以药效或效价作指导,加强其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