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饥饿疗法"风靡世界上一些地区,在我国不少人心目中也成为时尚之举,特别表现在一些急于减肥的女性和追求长寿的老人身上.  相似文献   

2.
刘明 《科学养生》2011,(2):49-49
现在有很多人有个认识上的误区,一说起养生保健,就先谈如何"补",养生专家怎能说,接着就追问吃啥能养生,吃啥能长寿。而事实上,这个世界是否  相似文献   

3.
肖锋 《东方养生》2011,(4):56-57
这里自古有长寿岛之称。长寿的原因,是阳光沙滩、空气和水,但更是人们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陈永坚 《养生月刊》2007,28(10):926-928
最近读过署名"大隐"写的一篇文章《圆满人生论》,该文中有一句话至今念念不忘,并且常读常新,颇受教益。这句话是:"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于是乎有所思便有所悟,有所悟便有所得,再进而便有了以下这些文字。  相似文献   

5.
蒲昭和 《养生月刊》2007,28(11):991-991
有的人清晨醒来,不一会儿又感到睡意袭来,多数人靠硬挺过去的办法。其实,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人们不妨再睡一次"回笼觉"。特别是老年人,短时间的"回笼觉",能够满足生理需要,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人体身体健康,气化功能正常,气运行通畅,血与津液流通也通畅,精气充足,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叫有"神".如果五脏不调和,精气生成不足,循行不调和,必生凝滞,"石"乃产生.五脏六腑以通为用,五脏六腑条达,气血流通.人即有神,石乃自出.  相似文献   

7.
"小暑"节气一到,标志着夏季真正地来到我们身边,这时的气温大都升高到30℃以上,开始进入天气最炎热的时期.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您心脏的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护心".  相似文献   

8.
周德兴 《养生月刊》2008,29(12):1068-1070
人体是一部精密的神奇的生物机器,摄取水、空气、营养物质而产生能量,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同时,在这代谢的过程中亦会在体内留下大量的废气、废物等"垃圾"。由于以往人们"重外轻内、重进轻出、重补轻泻",从而小视了这些"垃圾"为自身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王法利 《北京中医药》2006,25(4):219-219
近读李永昌先生所著《中国按摩术》一书,获益匪浅.但书中在介绍"安神定志法"时,我认为作者有一个小小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明代学者崔铣在《听松堂语镜》中提到的"六然训",称得上是老年人保持心身健康的妙方良药,值得借鉴。自处超然%当一人独处的时候,应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忘掉那些  相似文献   

11.
“整体观”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辨证施护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是在整体观的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施。但无论是整体观还是整体护理,其实质都是对人的健康实施全面的护理,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及人文关怀。整体观与整体护理的理论有着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黄根柱 《养生月刊》2008,29(9):772-776
何谓“五福”?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康宁”,四是“修德”,五是“老而善终”。人生有这五福,自然会吉祥、幸福、美满。“五福”从何而来?活了一百零一岁的唐代大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做过精辟论述,他在《福寿论》中说:“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  相似文献   

13.
德国著名营养学家,《维他命圣典》的作者埃尔·敏德尔博士称:就日前而言,还没有发现任何可以与大蒜相提并论的天然药物。全蒜物质几乎对所有的“现代疾病”都有保健和医疗功效,未来百年,蒜及蒜制品将成为全世界首选的长寿保健品。  相似文献   

14.
药物与药物合用之后可能发生的关系,称为"药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而配伍则具有主观性。要使配伍的主观愿望得以实现,必须使药物符合"好的药际关系"。经方、时方产生的根源正在于是否符合"特别好的药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可由含糊的经方、时方的概念,推出"精确处方"与"模糊处方"的新概念。由此,方剂大致可区分为两大类,这样的区分,使方剂学教学和方剂学研究今后可以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而临床运用方剂也可以按不同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15.
浅话中医"补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古松 《光明中医》2007,22(11):10-10
"补法"是医门八法中一法耳.补阴阳气血之不足,使之归于平衡.为医者,临床用之,人所喜,然而,岂可投其所好而滥施?即所谓"进补必须识补".现略作浅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尊重并积极调动患者的潜能,给予患者个性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持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开展健康教育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结论:增强了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中风病防治论"治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即脑卒中,发病率高而治愈率低,常遗留神志、语言、肢体功能的残障,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风病的诊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其发病率却也逐年上升,出现了越治越多的怪圈.神奇的祖国医学似有先见之明,早已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治神"理论,为走出这一怪圈指点了迷津.《素问·宝命全形论》:"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病为真…….""治神"是针治疾病的第一法则,也是各科临床行之有效治病法则.中风病防治必须遵循"治神"理论,其内容有"明神"、"调神"、"全神"等.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意象思堆,古人运用"象"的概念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认识,凡是对天、地、人、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认识都离不开象,中医的这个"象"指的就是体征、症状;"意"是内在的、深屡次的,是一个大脑加工过程,它将汇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演绎、推理、判断和总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认识的思堆过程,它是在具有一定相通性...  相似文献   

19.
肖东 《养生月刊》2007,28(2):149-151
近来,社会上颇为流行“排毒养颜”、“洗肠排毒”、“淋巴排毒”等,所谓健康新概念。“排毒”对身体真的那么重要吗?身体毒素哪里来人体毒素的形成,一方面是从外界进来的,另一方面是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中医认为“排毒”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通道,排出体内毒素。人体通过粪便、尿液、出汗等途径能及时地把体内毒素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20.
"反佐"属中医反治法,是中医学处方配伍的一种法度,也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一种特殊方法.《景岳全书》是明末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所著.其中针对反佐法进行了专篇论述,篇名曰"反佐论".本文就其内容进行探讨,不当之处,请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