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崔英 《医药论坛杂志》2011,(14):129-130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商品名蒙诺,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安装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福辛普利组32例安装心脏起搏器后除继续应用治疗合并症药物外加服福辛普利,对照组30例未服福辛普利。随访两年,观察对照组安装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①对照组安装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后LAD、LVEDD较安装前增大,(P(0.05),LVEF明显下降,(P(0.05),心功能衰竭加重,(P(0.05)。②服福辛普利组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①VVI心脏起搏器可引起患者心功能恶化,福辛普利对VVI起搏器引起心功能恶化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滕凌 《黑龙江医药》2015,(3):560-56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后,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及心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20mg/d和螺内酯20~40mg/d.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心率、血生化指标、评定心功能,治疗前后检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耗氧指数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左室重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9例NYHA Ⅱ~Ⅳ级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8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5mg/d.疗程均为20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律失常、6分钟步行试验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47.05%,有效率43.52%,无效率9.41%,对照组分别为39.28%、41.66%和19.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心功能、LVEDD、LVESD、LVEF、6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及24小时室性早搏总数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01和P<0.05),治疗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钾浓度治疗后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CHF是安全的,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5.
钟惠德 《江西医药》2014,(4):322-323,32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将62例CHF随机均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及血生化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7.41%,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3.87%;对照组水肿减轻不明显,心功能改善有效率38.7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SD缩小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LVEF、FS比较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CHF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可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2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FE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代文(缬沙坦)和雅施达(培哚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防空兵学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代文(缬沙坦)80mg/d和雅施达(培哚普利)40mg/d,随访半年,观察治疗后的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及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代文(缬沙坦)联合雅施达(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CHF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福辛普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治疗前后采用PHILIPS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分级进行比较,并根据治疗前后NYHA分级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E及LVEF分别为(45.2±3.2)mm、(34.4±2.1)mm、(49.9±5.1)%,对照组分别为(50.3±6.2)mm、(37.8±3.2)mm、(40.5±6.7)%,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治疗CHF可逆转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提高心脏射血分数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螺内酯(治疗组)和不加螺内酯组(对照组)。以6 min步行距离为客观指标,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检查患者血压、电解质(K)、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肾功能。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K无明显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病死率下降,再住院率下降。结论:螺内酯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钾无明显增高,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8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每组各19例,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以及6min行走距离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6min行走距离明显增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卫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251-25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d和依那普利10mg/d,随访半年。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及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及坎地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两组患者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左室重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章琦  胡立群  尹长森 《安徽医药》2009,13(9):1105-110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用福辛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24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将CHF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缬沙坦80mg·d-1,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血压、血浆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陆备军 《中国药房》2012,(16):1488-1489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贝那普利组(对照组)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组(试验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测量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51/56)、75.00%(42/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LVESV、LVSDV均有所下降,LVEF均有所增加,但试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2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传统治疗,28例)。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心功能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6-MWT)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71.4%,对照组为53.6%;两组患者用药后LVEDD、LVESD下降,LVEF增加,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2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期为1年,治疗1年后测定心功能及左室内径指标。结果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联合治疗),每组各2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以及6min行走距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6min行走距离明显增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临床观察玄参配方颗粒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的治疗,治疗组给予玄参配方颗粒联合福辛普利,疗程均为90 d,评价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的浓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0%,但治疗组的显效例数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NP、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心功能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玄参配方颗粒联合福辛普利治疗CHF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廖荣华 《北方药学》2018,(4):151-152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由我院收治的8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3),两组入院后均应用卡托普利、地高辛、利尿剂等药物,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强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61.9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明显降低,LVEF均明显升高,LVESD和LVEDD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洛地平临床药学治疗服务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心功能及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