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诸多体质学说的论述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其体质学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体质形成与居住环境及饮食有关,临证分析宜考虑体质因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须兼顾体质因素,服药剂量、剂型、煎煮方式、用药原则兼顾体质因素等。《伤寒总病论》的体质学说思想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蕲水处士庞安时,字安常,为北宋医学家。生于宋庆历三年(公元1042年),卒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享年58岁。宠氏世业从医,自幼聪颖不凡,才思敏捷,少年时好游荡,中年方闭门读书。其父授以脉诀,所讲课程,他感到浮浅,不能满足求知的要求,即以为不足取。 相似文献
3.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是一部较早研究《伤寒论》而有一定影响的医学著作,该书在理、法、方、药方面对《伤寒论》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并有相当的补充和发辉。庞氏毕生致力于《伤求论》的研究,阐《伤寒论》理论之未发,补《伤寒论》证治之不足。所著《伤寒总病论》设专篇研究温病,别温病于伤采,独树一帜,在冶疗外感热病方面,他大胆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以“羽翼伤寒”,为促进温病治疗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庞安时是创立温病学说的杰出代表,其医学思想与学术成就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宋医家庞安时精究医术,钻研伤寒,妙得长沙遗旨.其学术思想,上承《内经》,《难经》,旁涉诸家,阐发伤寒,推论温病,每多灼见.现仅存《伤寒总病论》一书.《伤寒总病论》是庞安时研究《伤寒论》的结晶,是对张仲景《伤寒论》注释性的著作.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相当的补充和发挥.此外,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也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挥,开辟了门径. 相似文献
5.
《伤寒总病论》是北宋医家疣安时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结晶,该书不仅系统论述仲景伤寒六经病证的证治,而且阐发了时行温病之概念,发病特点,证候治法及方药。补仲景之未备,对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电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9):66+68-66,68
庞安时字安常,北宋蕲州年蕲水县人(今湖北省浠水县),约生活于公元1042~1099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医学家。他精研《黄帝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伤寒论》诸古典医著,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北宋医家庞安时所处时期即公元ll世纪后半叶到12世纪的气候进行归类研究,结合运气学说。分析其著作《伤寒总病论》中的学术特色,探讨了当时的气候环境因素可能对庞安时学术思想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庞安时所处时代气候转寒,是中国古代四个寒冷期中的一个时期,而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中首倡的寒毒病因学说、针对温毒重用寒凉的表里双解治法以及用圣散子方以辛温散毒等学术思想,均与当时自然气候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庞安时,末·扶州袂水(今湖北稀水)人。少时即喜医方,名顾谁甫请医。担研伤寒,炒得长沙遗旨。其学术思想,上承《内》、《难》,分涉诸家,阐发伤寒,推论温病,每多灼见.其著述有《伤寒总病论》及《难经群》,后者已快.今据《伤寒总病论》浅论其温病学术思想,以就教于贤达之士。且对江病病国的认识庞氏对温病病因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1.1庆气致病《素向·生气通天伦》“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乃湿病伏气病因学说之滥施。《备急于金要方》载列、品》文:其毒成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至更变为暑病……是以辛苦之… 相似文献
13.
14.
《伤寒杂病论义疏》为民国初年湖南名医刘世祯述义,由刘仲迈执笔,秉承师说,述义成疏,是对湘古本《伤寒杂病论》的注释本。文章从平脉辨证、见病知源,相体制方、活法一贯,知常达变、见微知著,脏腑交合、意深旨宏,少厥并病、其势更剧,审时度势、把握病情,升降失常、正虚邪填,厥证分阴阳、误判祸即至,释文精当、高屋建瓴等9个方面,对该书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探讨,旨在唤起有识之士重视这一典籍,从而找到学用经方的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在《国医论坛》2014年第1期发表了“《伤寒杂病论义疏》的学术思想”一文的上半部分,今再从5个方面浅探如下,是为续篇。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杂病"之说概念未清。"杂病"与"伤寒"并非清晰而相对的分类,"杂病"是对《金匮要略》篇目方式的形容,因其内容较为繁杂、凌乱、多样,而不如《伤寒论》中具有三阴三阳的系统,故言其为杂病。以"杂病"之说解释仲景书的特点,概念不清,不如以"卒病"概念释之。"卒病"是张仲景的写作重点,但不代表其中不可讨论"痼疾",因"痼疾"基础上所出现的"卒病",其诊治的原则更为复杂,故篇中不少内容即从此角度进行论述。张仲景以"卒病"为写作重点,而痼疾则作顺带讨论,以《卒病论》作为书名,更能显出其写作目的,亦能够打破《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分属"外感"与"杂病"的错误概念,恢复本为一书的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7.
雷丰,清代著名医学家,其医学理论精深,临床经验颇丰,所著的《时病论》,崇尚《内经》之学、群览诸家之书、引申触类、渐有心得,现举要试探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庞安时,字安常,宋·蕲水(即今湖北省稀水县)人(公元1042~1099年)。自少时喜医方,博读《灵枢》、《太素》、《甲乙经》诸书,并能努力钻研,融会贯通。尤精于《伤寒沦》,深得仲景大意,以善治伤寒名闻江淮间,淮 相似文献
19.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的专书 ,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 ,比较完善 ,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 ,它的核心是辨证施治 ,经历代运用不衰 ,究其内容 ,新解几点如下 :1 辨证核心 六经新解 《伤寒杂病论》的核心是六经辨证 ,那么六经究竟应当怎样理解 ,它同现代医学有何联系呢 ?六经之经 ,与经络之经殊异 ,经 ,即部 ,如六部之部 ,是将身体的各个部位 ,内在体质统分为六个部位 ,其手足之分上下 ,犹宰职传列左右也 ,名为三阴三阳 ,各列为纲 ,以此囊括万病 ,立法较之思邈用脏腑统令百病 ,无择括三因为病纲 ,丹溪以气血痰郁… 相似文献
20.
内科疾病采用外治法,早在东汉末年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就有论述。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可将仲景外治法归纳为药塞法、熏洗法、外敷法、针灸法四种方法,以便指导临床。一、药塞法仲景用药塞法有肛门、阴道、鼻中三补给药途径。如《伤寒论》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