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动脉栓塞(PE)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研究较多,目前CTPA已被作为PE诊断的首选方法而广泛采用。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于PE诊断价值的较多,而单或双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PE诊断价值研究并不多,特别是溶栓治疗效果的观察还极少涉及。现将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3月15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浆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诊断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分析40例经螺旋CT或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栓塞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栓塞患者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敏感性为100%,阳性率为96%,阴性预测值为90%,检测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7,(3):425-426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重症监护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2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系统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中,8例溶栓成功,1例病情无显著改善,2例死亡;试验组中,9例溶栓成功,2例病情无显著改善,1例死亡;所有溶栓成功患者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应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并配合系统化的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肺栓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宁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955-195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80例,分别对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肺栓塞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栓塞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溶栓和单纯抗凝治疗肺栓塞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1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凝治疗,两种方法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溶栓和单纯抗凝治疗肺栓塞均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快速定量检测D-二聚体(DD)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VIDAS 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进行检测,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了解是否有肺栓塞或深部静脉栓塞的症状。结果 共有98例患者参加检测,31例患者(31.6%)的DD检测值〈494 ng/ml,67例患者血浆中的DD检测值〉494 ng/ml,其中有14例患者通过肺通气-灌注扫描(V/Q)证实为肺栓塞。VIDAS DD法的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期值为100%。结论 VIDAS DD法可作为排除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PE)致休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本院住院期间发生PE致休克的14例患者,采用尿激酶快速静脉注射及其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溶栓后48h,14例均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治疗10d后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尽早较大剂量尿激酶快速溶栓治疗PE致休克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栓塞(APE)作为一种非常危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称为心血管系统疾病。APE是致死性胸痛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在过去临床工作中由于其症状不典型,缺乏经验及检查手段,以及对其重视不够,造成其漏诊率、误诊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尽早明确疾病诊断并及时诊治非常重要,可以挽救更多危重症患者生命。现在临床医师对该病越来越重视,使本病的漏诊率逐年下降。本文详细介绍了APE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包括疑似诊断,及进一步确诊的各种方法。最后讲述该病的治疗方案,从轻症患者抗凝治疗,到危重患者溶栓治疗,详细展示了APE的最新诊断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是特异性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肺栓塞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笔者综述了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应用导管导丝碎栓及团注尿激酶接触性溶栓行介入肺动脉溶栓术。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之后予经上肢浅静脉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7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肺动脉血栓清除情况、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术后10 d内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复查,根据综合情况考虑是否在滤器置入后10~12 d取出滤器。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溶栓术及联合静脉溶栓,6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SpO2及PaO2明显升高;CTA复查肺动脉内血栓完全清除或大部分清除。53例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43例于术后10~12 d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无严重手术及溶栓相关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安全易行、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晋齐  邵华强 《现代保健》2011,(33):133-134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收治的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和溶栓治疗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通过对比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是多样的,但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改变对它的诊断却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危害极大的心肺血管疾病,因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漏诊和误诊,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肺栓塞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及评价溶栓效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栓塞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患者37例,对其分别采取X线、CT以及超声等放射性检查进行诊断,对比分析诊断结果,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溶栓治疗,总结诊断经验和治疗效果.结果 X线检查发现有23例患者存在明显异常,CT平扫证实有30例存在异常,CT肺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37例患者全部存在异常.经溶栓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目前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而言,放射性诊断为理想手段,其中以CT肺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最高,能够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并提供可靠信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21例经临床、影像学诊断的肺栓塞患者行平扫及增强CT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 结果 21例中5例肺血管纹理改变为肺少血"缺血区",13例表现多发小片斑片、浸润或肺不张影,4例出现马赛克征.增强CT半月形、环形或不规则充盈缺损(12例),完全梗阻(6例),轨道征(3例).结论 螺旋CT扫描对肺栓塞诊断是可靠、无创性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学军  何平  闫吉霞 《现代保健》2011,(10):133-133
1 病例介绍任某某,男,40岁,以突发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及后背部痛半小时为主诉入院.半小时前因右下肢疼痛在一私人诊所给予按摩治疗.回家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短暂意识丧失,约1分钟后缓解,醒后自觉剧烈后背疼痛,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呼吸急促,家人拨打120送急诊科抢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几种肺部疾病患者血浆中的含量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15例不同肺病(包括28例肺栓塞)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Sysmex CAl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中DD含量.[结果]28例肺栓塞患者体内DD与对照组比较(t=6.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肺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核性胸膜炎与肺癌之间DD水平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栓塞患者DD含量明显升高,阳性率100%,阴性预期值为100%,DD检测是肺栓塞诊断的首选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极易被误诊的急危重症疾病,可见于各个临床科室,在老年人群中,PE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65—69岁的患者中年发病率为1.8%.在85~89岁的患者中年发病率为3.1%。我国于2001年制定了PE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对提高PE的诊断与治疗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该领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血栓塞诊疗认识,减少肺栓塞漏、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螺旋CT、核素影像等临床资料。结果易发生肺栓塞的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发心肺疾病、恶性肿瘤、内科手术及创伤。长期卧床1w者,在诊断过程中,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筛查疑似肺栓塞的高度敏感但非特异的方法,诊疗时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减低病死率,肝素与华法林重叠3~5d有绝对的必要性。结论临床医师只要对疑似肺栓塞病例有高度警惕性,规范化诊断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急性肺栓塞心肺复苏中进行溶栓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因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治疗的2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12例给予了溶栓治疗,11例未溶栓。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及存活情况。结果溶栓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8例,存活5例,最终死亡7例;非溶栓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2例,存活1例,最终死亡10例。溶栓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及存活率均高于未溶栓组(P<0.05)。结论对发生心脏骤停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心肺复苏同时行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此类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及存活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D-二聚体测定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38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标准排除8例,共有30例符合标准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D-二聚体(D-D)检测,对比两组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D-D水平、计算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右室前后径(RV-ap)、右室左右径(RV-b)、肺动脉内径(PA)、肺动脉收缩压(PASP)、D-D均大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左右径(LV-b)、肺动脉前向血流加速时间(ACT)小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联合D-D诊断APE的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而三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当(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D-D在A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对APE的诊断效能,利于指导临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