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娜 《四川医学》2007,28(7):784-785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作用。方法对5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在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2例均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符合率达100%,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宫腔镜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术后复发防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575例经宫腔镜诊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7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5例患者因异常阴道出血就诊者345例,占60%;全部患者均行宫腔镜诊治术及病理检查,其中功能性息肉159例,占27.7%;非功能性息肉375例,65.2%;腺肌瘤型息肉38例,6.6%;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0.34%;浆液性腺癌1例,0.17%;528例进行了随访,35例患者术后复发,有效率为93.4%,复发率为6.6%。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特别是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可引起女性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不孕等,还可能出现恶变;宫腔镜加活检是EMP诊断的金标准;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分别选用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和分析诊刮与宫腔镜对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阴道超声检查怀疑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诊刮组(66例)和宫腔镜组(66例),均行病理检查,将病理结果与诊刮、官腔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孕激素治疗3~6个月。结果诊刮检查和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75%,官腔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90.6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的手段;诊刮作为传统获取子宫内膜的方法,因其操作相对盲目,可能造成漏诊;官腔镜检查更准确、直观、全面,是目前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配合孕激素治疗可减少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妈富隆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价值,尤其是对复发的抑制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其中实验组114例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3~6个月,对照组102例为未服药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恢复、超声下内膜厚度及再次宫腔镜检查结果等,并作组间比较。结果服用妈富隆组患者超声或再次宫腔镜检查有3例(3/46)内膜息肉复发,服药组患者月经中期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同期接受宫腔镜治疗的未服药组,则有10例(10/40)内膜息肉复发。结论妈富隆可有效改善月经过多状况,减少内膜厚度及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完全一次性去除子宫内膜息肉,根据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病理类型不同,决定术后是否配合孕激素治疗。结果:16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95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单纯型增生,42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复杂型增生。8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术后给予配合孕激素类药物周期性治疗3个月~6个月(安宫黄体酮片6mg1次/d口服),经随访观察(12例失访),84例无复发;有5例因未按正规方案口服孕激素治疗,术后6个月~14个月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予宫腔镜复查,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42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复杂型增生患者,术后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36例随访观察(6例失访),无复发病例。因不孕症行宫腔镜检查的29例患者中,输卵管开口附近息肉者21例,术后成功妊娠23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盲目辅助孕激素类药物治疗没有必要;宫腔镜手术去除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提高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子宫异常出血、腹疼、不孕患者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 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60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高于阴道超声.结论 宫腔镜较阴道超声检查更准确、直观,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宫腔镜成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手段,然而,术后仍有一定复发,目前以激素类预防复发为主,而激素类药物的长期运用又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探究中医优势成为研究趋势,下面就中西医方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预防复发的有效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08年6月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并在宫腔镜下行息肉电切的患者38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术后月经的改善情况及息肉有无复发判断疗效.结果 所有贫血患者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1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消失.术前不规则阴道出血的34例患者,经手术后2例仍有出血现象,予以药物治疗,6个月后B超复查发现宫内占位,宫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视为治疗无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总有效率94.7% .结论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选择,通过宫腔镜彻底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素琴 《右江医学》2012,40(2):225-226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息肉(EP)行宫腔镜电切术(TCRP)后口服米非司酮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息肉者。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2.5mg治疗,1日1次,共3个月。对照组80例,接受宫腔治疗但未服药。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均闭经,超声检查有4例(4/80)内膜息肉复发,复发率为5%,而对照组则有18例(18/80)内膜息肉复发,复发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具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宫颈息肉、体检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359例妇女行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孕次、绝经、口服避孕药、近期激素治疗史、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将以上因素做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明显影响(P〈0.05),其OR值分别为8.38、0.19、8.79和2.94。结论绝经、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均为E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发性心肌梗死 (MI)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复发MI患者 70例与同期患有AMI、出院后无再梗死的 96例患者对比 ,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与AMI者比较 ,发生再梗死时 ,症状多不典型 (P <0 .0 1) ;多支病变者显著高于无再梗死者 (P <0 .0 1)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亦显著高于无再梗死者 (P <0 .0 1)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 :肥胖、脑力劳动、A型性格、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史是复发性心肌梗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结论 复发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多因素相关性疾病 ,避免或减少这些危险因素 ,才能减少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玉  史哲 《广西医学》2005,27(6):812-81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nlbryo transfer,IVF-ET)后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IVF ET后29例EP的临床资料.结果IVF-ET妊娠634例,EP29例,其中宫内外同时妊娠(hmterotopic pregnancy,HP)5例,双侧输卵管妊娠1例。5例输卵管破裂(2例为HP),23例输卵管未破裂(3例为HP)。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和下腹胀痛,发病因素主要是输卵管病变,其次为反复宫外孕和流产。结论输卵管病变、宫外孕、流产、盆腔炎是IVF—ET后EP的发病因素,阴道超声检查结合血HCG值测定是其最有效的诊断措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是治疗未破裂EP的较好方法,阴道超声介导下经输卵管穿刺抽吸可作为未破裂HP治疗的一种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引起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病因尚不清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可能促使这种疾病复发。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尽管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引起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病因尚不清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可能促使这种疾病复发。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博  杨冬萍 《中外医疗》2016,(27):137-13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放置曼月乐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EP)复发及减少月经量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1月一2013年1月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0例。按术后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术中放置曼月乐预防复发组(曼月乐组)45例;B组:术后口服妈富隆预防复发组(妈富隆组)45例;C组:仅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单纯电切组)50例。比较组间经量减少及EP复发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相同随访时段内,月经量由少到多依次为:A组(曼月乐组)<B组(妈富隆组)<C组(单纯电切组)(P<0.05);子EP复发情况比较,由低到高依次:曼月乐组2.2%(1/45)<妈富隆组6.6%(3/45)<单纯电切组8%(4/50)。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曼月乐月经量的减少程度较妈富隆明显,息肉复发率较妈富隆低。且对于患者使用方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后异位妊娠 (EP) ,包括宫内宫外同时妊娠 (HP)的发病率及好发因素 ,并评价其各种诊断和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IVF ET后EP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IVF ET妊娠 16 8例中 ,发生EP 9例 (5 .36 % ) ,其中HP 6例 (3.5 7% )。在 9例EP病人中 ,7例有明显的输卵管或盆腔疾患史 ;ET后 12dHP患者HCG值高于单纯EP患者 ;超声检查发现 8例 ,漏诊 1例。 3例输卵管破裂的患者 (包括 2例HP)行开腹输卵管切除术 ,2例HP术后宫内妊娠自然流产 ;5例输卵管未破裂的患者 (1例单纯EP ,4例HP)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4例HP术后宫内妊娠继续 ,1例流产 ;1例早期发现的EP患者在阴道超声介导下穿刺抽吸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既往输卵管或盆腔疾患、宫外孕、输卵管手术是IVF ET后EP发生的常见原因 ,超声检查结合HCG值测定是其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是治疗HP的较好方法 ,阴道超声介导下穿刺抽吸可作为未破裂EP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曾婷  李晓斌  曾晓娟 《海南医学》2016,(16):2640-264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经超声、宫腔镜以及病理检查的绝经妇女296例,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其中10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另193例绝经后EP患者为EP组,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以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EP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EP高发于40~60岁年龄段,单因素分析显示, BMI、肥胖、宫颈息肉、子宫慢性内膜炎、子宫腺肌症、高血压以及激素治疗史均为EP发病相关因素(P<0.05),孕次及产次为EP的保护性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宫颈息肉、子宫慢性内膜炎、子宫腺肌症及激素治疗均为绝经后E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OR=2.602、2.733、1.871、2.467、3.689,P<0.05)。结论肥胖、宫颈息肉、子宫慢性内膜炎、子宫腺肌症及激素治疗均为绝经后E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且高血压患者也具有较高的EP发生风险,孕产次可能是EP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彩娟  王秀丽  陈烨 《西部医学》2013,(4):505-506,510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并研究其预防对策。方法纳入医院消化科确诊的320例消化性溃疡病例为研究对象,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将其中89例溃疡复发者作为研究组,231例未复发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89例溃疡复发,复发率为27.8%,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发病季节、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服用损伤胃黏膜类药物等。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应针对复发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胆管结石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钊  王雪磊  储建 《医学综述》2012,18(11):1692-1694
胆石病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按胆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一期手术治疗可选择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等不同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结石可能复发,这将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伤害。胆管结石复发和以下因素有关:胆汁成分异常;胆管感染;胆管动力学异常;前期手术方式的选择;饮食因素;免疫因素等。了解胆管复发与残留结石的形成相关因素对于此类结石的预防和再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雷蓉蓉  汪清雅  张婷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1):1092-1095
目的 分析重庆市初治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复发流行病学特征及复发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复发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09年登记的成功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信息及其复发病案信息,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回归模型)对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导出2009年成功治疗的初治患者23 034例资料,在2009—2019年观察期间共有519例成功治疗后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5%(519/23 034),其中3年内复发患者和5年内复发患者分别占总复发患者的60.31%(313/519)和77.07%(400/519)。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25岁人群、少数民族、农民、病原学阳性、重症和肺部有空洞者复发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25岁人群、少数民族、农民、病原学阳性、肺部有空洞是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庆市成功治疗后的初治肺结核患者5年复发比例较高,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复发的发生,应重视复发高危人群,强化对成功治疗患者的随访工作,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复发,最终达到降低肺结核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