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15例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期间,部分患者一度出现肺部感染加重倾向,其临床表现是:间断出现黄痰、发热、中性粒细胞升高、X线胸片炎性浸润增多、痰菌培养以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主要原因是:经气管插管吸入各种污染物和呼吸器路系统G(-)杆菌迅速繁殖等。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早期给予常规吸痰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早期给予浅部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及气管切开后第2、3、5、7天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氧合指数;记录两组患者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Pa O2、Pa CO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后第2、3、5、7天Pa O2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后第2、7天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黏膜出血率为22.9%、肺部感染率为27.1%,低于对照组的44.7%、46.8%(P0.05)。结论浅部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法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抗生素的应用等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基础疾病、误吸、留置胃管、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抑酸药物的应用、机械通气以及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本组79例患者痰培养出致病菌11种共1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4株,占71.8%,对亚胺培菌及头孢他定较敏感,革兰阳性菌25株,占24.3%,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4株,占3.9%。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36例,控制19例,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2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气道管理及营养支持,稳定内环境等对防治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结核患者痰菌情况。方法随机选取1996年—2007年我院确诊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0例,痰培养出致病菌株或经纤支镜灌洗液、刷检培养出致病菌株进行分析。结果750例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排在前十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河生、产气、聚团、生癌肠杆菌,液化、黏质、气味沙雷菌。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结核合肺部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除真菌为首之外,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无合并症)两种菌株以上感染集菌(+)75.16%,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合并糖尿病单一菌株感染,集菌(+)69%,高于其他组。结论继发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菌群分布与综合医院菌群分布有其本身特点,为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选取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50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9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增加肺部感染的因素有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创伤前有休克、多发损伤以及合并基础疾病(P0.05)。调查390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320次,分离出细菌1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占71.0%;革兰阳性菌30株,占15.8%;真菌25株,占13.2%。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治疗,治愈294例,死亡60例,中途放弃治疗36例。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致病菌为革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针对上述危险闪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一次性防污染毛刷刷检结合细菌定量培养在重型颅脑创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病原学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创伤患者98例。先后予经支气管镜一次性防污染毛刷刷检和一次性吸痰管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定量培养,比较二者分离的致病菌阳性率。结果共采集196份标本,防污染毛刷分离的致病菌102株(57.0%),吸痰管抽痰法77株(43.0%)。致病菌检出阳性率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出的204株阳性菌中污染菌25株,防污染毛刷8株(3.8%),吸痰管抽痰17株(8.3%),防污染毛刷与吸痰管抽痰法比较,防污染性能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取样结合细菌定量培养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高,防污染性能明显优于吸痰管抽痰法,对致病菌的正确判断和敏感抗生素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改善重型颅脑创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药对难治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灌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2周后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灌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80.56%,致病菌清除率为75.86%,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33.33%,致病菌清除率为45.45%,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急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住的18例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及意识变化,术后复查血常规、血气、胸片及肺部CT等.结果 18例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急危重患症患者中,11例进行了纤支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100%;18例患者均进行了床边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有效率为77.78%;置管时间3~35d,平均5.3~8.5d.结论 纤支镜治疗技术是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急危重患者必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比较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谱差异和耐药强弱。方法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和血培养致病菌及药敏测定结果。结果494.例痰培养致病菌分布为:革兰阳性球菌73株,占16.7%;革兰阴性杆菌139株,占31.9%;真菌224株,占51.4%。CAP组和HAP组均以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两组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较高,HAP组明显高于CAP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CAP与HAP病原菌均以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多见,两组病原谱和耐药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临床应重视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充分排痰与气管内给药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为有效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我们自2005年3月以来对1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管套管口处进行药物喷雾护理,并与16例气管套管口处滴药护理对比,发现喷雾法预防肺部感染明显优于滴药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与综合重症监护室(GICU)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和昏迷程度;记录基础疾病>2种的患者数、肺部感染前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肺部感染前气管切开的时间以及ICU入住时间。对患者的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与GICU组比较,NICU组基础疾病>2种的患者数较少,肺部感染前气管切开的时间较长,ICU入住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1%vs 81.82%,P=0.178)。N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多于GIC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2组革兰氏阳性菌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耐药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普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  相似文献   

12.
呼吸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分析145例有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住院病人的病原菌分布。收集所有病人的痰或气管抽吸物进行病原菌培养,查出致病菌175株,医院外感染组(89例)培养出97株;医院内感染组(56例)培养出78株。对所有病原菌均进行氨基甙类、β-内酰胺酶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敏试验。氨基甙类中以丁胺卡那霉素体外试验为最好,第3代头孢菌素有耐药现象出现,以头孢哌酮为最多,氟喹诺酮类未出现耐药。结果提示,氟喹诺酮类及第3代头孢菌素可作为呼吸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时的经验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3.
《内科》2016,(4)
目的评估西吡氯铵含片含服及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后留痰对优化痰标本的效果。方法选取1 01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吡氯铵组、氯己定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三种方法留取患者痰标本,比较三组痰标本的合格率及致病菌检出率。结果西吡氯铵组痰标本合格率(75.28%)、复方氯己定组痰标本合格率(73.96%)高于对照组(6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吡氯铵组痰标本致病菌检出率(57.58%)、复方氯己定组痰标本致病菌检出率(57.99%)高于对照组(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吡氯铵组与复方氯己定组痰标本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痰标本检出病原菌类似,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以及真菌;革兰阴性杆菌中病原菌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含服西吡氯铵含片或含漱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后再留取痰标本,均能有效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和致病菌检出率,对临床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34例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34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4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护理后,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好转29例,好转率为85.3%;无变化4例,恶化1例。结论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缓解病情、确保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8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临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行痰液病原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18株,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咪康唑敏感。结论掌握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规律,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开颅术后≤24h行气管切开患者52例,另急诊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行气管切开或切开时间>24h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以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 65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26例,有18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4~12d;对照组39例,有24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9.6~26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而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未早期切开者.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并院内肺部感染(HAP)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现象,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分析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出现院内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4例(29.17%),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年龄、血糖、吸痰、慢性肺病、吸烟史、气管插管等;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当中,其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概率非常高,临床上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痰培养法对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Hi)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改良痰培养法将确诊为社会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接种于改良的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和血琼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划线两种培养基上分离培养,随机选择22例Hi阳性患者血清与自身Hi分离株作试管法凝集试验。结果:社会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痰中病原菌检出率为43.1%(98/227),其中Hi检出率19.8%(45/227),居病原菌首位;其次为肺炎链球菌9.3%(21/227)。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率为72.7%(16/22),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运用改良痰培养法和改良的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可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特别是Hi的检出率,自身Hi分离株的血清凝集试验时Hi肺部感染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十堰市东风汽车公司花果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根据气管切开时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行颅脑创伤术,对照组患者若未确诊肺部感染则不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颅脑创伤术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率、感染控制时间及肺部感染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颅脑创伤术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感染控制率,缩短感染控制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经积极对症治疗和严格、有效的全程综合护理,74例患者中只有12例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6.22%。结论严格、有效的全程综合护理可预防ICU气管切开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