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后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口服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常规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T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降低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及提高胆汁引流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胆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有利于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残余结石排除,防治结石再生.  相似文献   

2.
张琦  梁久银  于庆生  潘晋方  王振  俞健 《安徽医学》2018,39(9):1043-104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指标、血常规、胆汁生化、肝功能胆汁引流量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5、7天胆汁引流量分别为(669.10±113.65)和(860.53±126.26)m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4.17%)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可提高腹腔镜胆道探查联合术中胆道镜手术的成功率,较好的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治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以ERCP治疗,术后常规抑酶、抑酸、抗感染;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观察比较2组患者右上腹部疼痛、发热和黄疸的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KP)、血淀粉酶(AMY)、血清胆石形成生化指标(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鼻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2组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能降低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和提高胆汁引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利胆冲剂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控制术后胆总管炎症、促进肝功能早日恢复、降低术后淀粉酶和增加胆汁引流量,防治术后结石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治疗的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肝部分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结石残留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方法:6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观察统计各项指标。结果:68例全部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内镜及腔镜微创技术,把握好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适应证,该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29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1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1例因术后1个月发现胆总管结石而行ERCP,其余2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肝外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技术效果。方法分析30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进行治疗(甲组)及30例同类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进行治疗(乙组)病人资料,对两组中患者所需总治疗时间,术后胆瘘出现数量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少于乙组。术后出现胆瘘的并发症情况,两组也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技术优于单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有推广普及价值,可做为肝外胆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技术效果. 方法 分析30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进行治疗(甲组)及30例同类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进行治疗(乙组)病人资料,对两组中患者所需总治疗时间,术后胆瘘出现数量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 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少于乙组.术后出现胆瘘的并发症情况,两组也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技术优于单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有推广普及价值,可做为肝外胆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联合疏肝利胆汤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生化血清直接胆红素的变化,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率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患者术后生化血清直接胆红素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结石复发0例,复发率为0,对照组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联合疏肝利胆汤治疗胆总管结石其疗效可观,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相对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其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同时在控制结石复发率方面其疗效相对于单纯手术治疗患者较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两种探查术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探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包括手术时间、结石数目、结石大小、出血量、开腹率、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结石数目、结石大小、术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开腹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两种探查术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自身临床经验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3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接受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6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和观察组(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vs97.0%),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 0.05)。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结果显示(15.6%vs3.0%),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胆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其术后行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分别设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老年患者肝外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肝外胆管结石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以及T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42例患者成功碎石、取石者38例,成功率90.48%,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例,胰腺炎1例,穿刺孔出血1例,1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对照组42例患者成功碎石、取石者31例,成功率73.81%,术后发高淀粉酶血症4例,胰腺炎2例,穿刺孔出血2例,3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从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来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优于单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目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赵保民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21-1922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实施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60例实施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取石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微创且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本研究相关标准在我院接诊的肝外胆结石患者中选取62例,经临床医师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完善各项检查后,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抽取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实施传统外科胆总管切开探查术(OCBDE)治疗,研究组则予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比较(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35%和3.23%,差异比较(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率分别为74.19%和93.55%,差异比较(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较为可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和T管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和进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彭智明  陈鹏  杨君 《安徽医学》2014,(12):1728-173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胆管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在满足一期缝合的条件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引流疗效优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20.
刘国庆  刘飞 《农垦医学》2010,32(5):448-44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实施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总120.0~240.0min,9例术中一次取尽结石,2例结石残留患者术后3月行胆道镜取尽结石。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