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2000年7月在34-35℃范围内亚低温综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例,并与同期常温下治疗同类患者20例作对照分析。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颅内压(ICP)、血糖、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7例(38.9%),死亡5例(27.8%),对照组分别为4例(19.6%)和7例(3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亚低温组伤后早期ICP、血糖显著下降(P<0.05)。两组病人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高颅压,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恢复良好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按照脑外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大剂量冰盐水诱导亚低温治疗。观察到达目标温度(肛温34℃)的时间,计算降温速度,颅内压并于伤后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疗效。结果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个月时治愈率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配合有效的护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治疗的87例由创伤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上选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分析亚低温对由于创伤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亚低温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良好,伤残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常规疗法)患者,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可明显降低颅内压,从而改善患者病情,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brain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ASB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ASBI)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根据检测结果,对颅内压进行合理控制,并指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43.75%)明显高于对照组(28.94%),观察组死亡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应针对不同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并发症。结果:亚低温组56例患者,存活率为77.3%,病死率18.2%(10/5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多。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尿、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值得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对照组42例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42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33℃~35℃亚低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42例患者,恢复良好率57.1%(24/42),病死率19%(8/4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并具有安全、显著降低病死率及癫痫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治疗时机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甲乙两组,各34例,甲组于伤后0.5~1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10天;乙组于伤后1~3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10天,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甲组34例痊愈率67.65%,死亡率17.65%;乙组34例痊愈率47.06%,死亡率38.24%,两组痊愈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伤后0.5-1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较伤后1~3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更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探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效,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二组:选择性脑来低温组22例,采用新型制冷剂为介质的密切贴敷式降温帽及降温带在眠状态下将脑温降至33-35℃,降温3-5d,另设常温对照组23例,予常规治疗,二组均予监测脑温,肛温,颅内压,血压,心率及静脉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结果:经治疗后选择性脑亚低温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4.5%(12/22),死亡率22.7%(5/22),与对照组相比较(良好率26.1%,死亡率47.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未见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吴全理  罗大山  韩方华 《广西医学》2001,23(5):1068-1070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激素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把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0例、对照组48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两组病例分别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血糖(BS)、颅内压(ICP)、预后等项目。结果:亚低温组的T3、T4、TSH、PRL等基因正常,而对照组的T3、T4、TSH、PRL、死亡率、恢复良好率等,显著低于或高于亚低温组(P<0.01或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保护和稳定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通路功能的作用,并显著地改善了预后,是临床救治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奇武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305-305,304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死亡率为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死亡率为50%,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 ICU监护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急救门诊接收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在进行紧急开颅手术之后,观察组患者立即入住ICU病房进行监护观测;而对照组患者则进入普通病房进行观察检测,当有剧烈不良现象产生时再转入ICU病房进行监护观察。统计2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32%相对观察组的死亡率16%,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恢复率为32%,而对照组恢复率为16%,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对病情早日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减少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量争取入住ICU病房以得到更好地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降温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全身降温伴冬眠疗法)和对照组(单纯性冰帽)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脱水、抗炎、降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即使肛温降至33~34℃,持续5~7d。结果亚低温组有效率76.67%,死亡率10.00%;而对照组有效率50.00%,死亡率23.33%,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控制体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者按数字随同法分为亚氏温组50例,对照组48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两组病例均测定血清淋巴细胞转化率(LTT)、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并观察呼吸道感染和预后,结果:亚低温组的LTT、CRP、IgA、IgG、IgM、等指标多数正常,对照组的CRP,病死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亚低温对急性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稳定和保护作用,并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疗法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3年来收治的73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亚低温治疗组(肛温控制在33-35℃)38例,常温治疗对照组35例。早期动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法评定其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伤后早期高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用于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go—A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入院后均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控制颅内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神经和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如有手术指征者及时予手术治疗。亚低温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伤后或术后6h予以亚低温治疗3~5d。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Nogo-A蛋白和MB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亚低温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亚低温组GC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X2=6.97,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GCS评分,促进患者意识恢复,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Nogo—A蛋白和MB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2)方法:总结我院1987-1998年间收治的162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的资料,其中亚低温治疗组96例,常规治疗组66例。(3)结果:亚低渐治疗组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患昏迷时间(入院后平均昏迷时间分别为4.8d和21.2d),加快颅高压征减退(7d内减退率为79.2%和30.3%),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致死率(16.7%和36.4%)和病死率(6.25%和30.3%)。(4)结论: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根据病情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50例)于伤后12 h内控制直肠温度在32~35℃,维持5~7 d。对照组(50例)除不行降温外,其余与亚低温治疗组相同。观察颅内压的变化,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患者颅内压明显降低,恢复良好率升高,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能降低颅高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颅内压监测,参考组患者接受心率、中心静脉压等常规术后监护,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GCS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给予患者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助于观察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及早发现病变,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86-8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及亚低温联合治疗重型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采取早期亚低温联合后期高压氧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亚低温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组织氧分压、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预后情况。 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组织氧分压、颅内压在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24 h、48 h、72 h,观察组的组织氧分压、颅内压均较入院时改善(P<0.05),其组织氧分压均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其颅内压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两组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入院时增高(P<0.05),而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预后方面,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早期亚低温治疗的疗效优于早期亚低温联合后期高压氧,不仅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缺氧状况,还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修复,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其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比较二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相似(P>0.05),治疗后患者颅内压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及术后切口疝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