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1280例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以前的1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中,有效应用护理干预机制,可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质量起到提高效果,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手术室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间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手术患者术后满意程度。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同时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更能控制手术室感染,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患者术后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武朝辉 《河北医学》2014,(4):675-677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于2012年1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进行手术的112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1056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护理质量、护理缺陷的情况、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及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机制后,观察组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仅为0.36%,明显低于未实施护理干预机制的对照组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因护理不当发生医疗事故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4%( 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有效减少护理缺陷情况发生,减少因护理不当而发生的医疗事故,有效保证患者生存机会,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成陶然  孙冬惠  万梅 《大家健康》2016,(10):279-279
目的: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对策。方法:对于该院10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将其依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接受不安全因素护理干预,记录对照组和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认知、自身行为意向差异以及不安全因素意识情况,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认知、自身行为意向差异以及不安全因素意识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明确不安全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15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 =150)实施细节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接受细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与手术室护理中,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介入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芳菊 《大家健康》2016,(4):217-218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8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调查和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护理过程及护理环境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的评分,每组数据的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的临床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静脉通道建立、体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等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是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理,能够缓减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不适,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治疗,显著的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以手术室为单位选择1-6号手术室,在1~3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A组,施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在4~6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B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施行护理标识管理。对全年在两组手术室里进行的所有手术进行统计,比较患者的投诉率和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护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抽查项目的缺陷率。结果B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较A组大幅度提高,投诉率显著下降,而差错率也明显下降(P〈0.01或P〈0.05)。B组所抽查项目存在缺陷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在手术室采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高效率,减少差错率。  相似文献   

10.
丁冬华 《大家健康》2016,(7):271-272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患临床护理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3例,A 组护理为常规方案,B组护理为常规+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观察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结果:A 组护理后 SCL -90评分与之前差异不显著(P >0.05),B 组差异明显(P <0.05),且护理后,B 组明显比 A 组评分高(P <0.05)。结论:护理人员配合健康教育为高血压病患实施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和效果予以分析和评价。方法:从我院手术室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为(95.24±3.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9±4.25)分,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细节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的安全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服务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蔡志琴 《大家健康》2016,(11):211-212
目的:分析脑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应对。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脑外科临床护理发生感染的46例患者,再选取同期脑外科进行临床护理无感染的46例患者,对比并分析发生感染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两组患者护理因素对比结果显示,切口感染和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以及是否主刀人员缝合有关,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自身因素对比,感染组均高于正常组,且进行主刀缝合、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并发症可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结论:脑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为繁杂,护理方面应从围手术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吴春秀 《大家健康》2016,(2):285-285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2.5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显著的提高手术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姚海英 《大家健康》2016,(11):221-222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手术室2014.1~2015.1接诊的手术患者440例,分析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并自2015年1月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统计2015.1~2016.1期间424例手术发生的护理缺陷事件,探讨防范措施的有效性。结果:2014.1~2016.1期间护理缺陷共发生42例,其中2014.1~2015.1发生率为5.9%,明显高于2015.1~2016.1之3.9%,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无外乎是护理技术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管理不到位等,需高度关注,严格防控,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骨科手术患者4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2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力度,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素琼  陈玉 《河北医学》2015,(6):1021-102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术后1d,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各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照观察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手术室各类择期手术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各类择期手术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8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工作效率评分、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反应心理状态的各项因子评分及医患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工作效率评分及医患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反应心理状态的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3%、4.6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充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医患的满意度得到提升,较常规护理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雄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72-72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一系列人性化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水平测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对医务人员信任感高、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也能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丽莉  郑自群  梁文 《中外医疗》2014,(19):151-153
目的 探讨细节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2013年11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单双号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行细节化管理后的护理,随后调查两组患者及手术医生对该次护理的满意度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0%,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1%;通过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8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190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在A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相较于A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更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注意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大大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