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进行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存在护理风险和应对措施的探讨.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40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接受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开展风险管理,能够促进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安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探讨科学有效的安全防范对策。结果:研究组发生1例(1.32%)护理风险事件,对照组发生7例(9.21%)护理风险事件,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护理风险发生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对策,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肾内科收治的200例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风险管理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风险事件是10例,发生率是10%,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是2例,发生率是2%,对照组风险管理的护理发生风险的概率比观察组风险管理的护理发生率高出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是93%,观察组对风险管理护理的满意度是98%,观察组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8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97.06%vs82.35%,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其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预后佳。同时,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畅 《大家健康》2016,(2):252-25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3%(P <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介入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了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优质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优质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0%,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朱虹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20-121,13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药物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监测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前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袁桂芳 《大家健康》2014,(8):194-19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接收的外科老年患者作为观察资料,一共98例患者,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风险的认知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外科老年患者在护理时积极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禹斌 《大家健康》2014,(7):297-298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外科护理风险发生率。方法:收集380例外科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1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针对常见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最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基础评价评分、护理质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采取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介入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颖 《大家健康》2016,(4):279-280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内科的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98例,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诊中开展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88.7%(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病例资料,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血管患者增加舒适护理,有利于增加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增强医院的护理质量,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还可以减少住院的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缺陷和护理满意度影响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90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施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护理缺陷、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100%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具有80%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具有2.2%护理缺陷率,对照组具有15.6%护理缺陷率,观察组护理缺陷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45例患者中1例患者无效,对照组45例患者中9例患者无效、1例患者恶化,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心内科护理工作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者,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5%,对照组为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病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症状改善率较高,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5%(P <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良风险因素,探究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对照组56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方法,管理组56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了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的防护管理,对两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管理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护理投诉率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积极预防和应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是可行的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