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规范手术室的管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培训;加强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服务;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手术室护士履行职责的能力,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团队凝聚力,为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规范手术室的环境和物品管理,为患者手术环节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用,通过强化基础和专科护理及手术室护士的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为患者手术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开展,不仅能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团队凝聚力,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文化,打造手术室护理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16人次外科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将调查表中医生对护理工作有意见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物品准备不当 巡回护士未能及时关注手术进展 器械护士配合欠熟练 护士长管理不到位 服务态度 手术环境欠佳等。结论:通过临床科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针对影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了解手术医生的反馈意见,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6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6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医师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的手术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后者为观察组实施6西格玛管理方法,两组从护士业务水平、手术器械仪器准备及清洁情况、手术室工作效率、麻醉师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施6西格玛管理方法后,观察组护士业务水平、手术器械仪器准备及清洁情况、手术室工作效率、麻醉师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西格玛管理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还可增加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起到良好的作用,6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与实际成效。方法在手术室对患者和医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定期对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增进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患者、医生满意度,规避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手术安全,达到了创优质护理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对我院116位临床手术科室医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满意度以及其中的不满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6位临床手术科室医生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度达到94.8%;其中护理人员的巡视频率及质量情况是不满意度最高的.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加大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协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人性化管理,创建一支团结和谐执行力强的护理队伍,促进医院文化建设.方法 以协调管理,以人为本、以管理出效益的服务理念,通过科室护理管理者的指导和鼓励,更新服务理念,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士对工作的热情.结果 医、护、患三者对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 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管理,为手术室、手术医生和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标志应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护理标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和 VAS 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手术时间显著缩短,降低 VAS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标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 VAS 评分,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模式对病区优质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方法:护理部明确规定病区护士长休息不在岗时,指定在班护士为负责人暂时履行护士长职责,进行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控制安全,形成病区从时间段而言的护理管理组织“无缝隙”化。通过对比实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即将护理质量检查、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对自我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方面列表比较。结果:实行“无缝隙”管理组织模式,病区日常护理工作在负责人的监管下仍持续、有序进行,一改过去护士长不在岗位时的混乱局面,有效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有效保证了病区护士管理、病人管理、护理工作的无缝隙性,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自我对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促进效能和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护理管理梯队的建设与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01月在肿瘤科住院的150例患者分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75例(对照组)和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75例(试验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能够更主动、有效、准确地实施各项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中外医疗》2009,28(3):132-132
目的探讨手术室的管理方法。方法采用人性化管理。结果全科护士爱岗敬业,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91%增加到98%,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起到积极、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运用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l1年12月接受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沟通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调查患者、患者家属、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在实施有效沟通的前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应用沟通办法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实施有效沟通后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对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良好、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以及同事之间的默契度,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的相关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1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9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手术室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本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各项评分水平均明显优于实施之前的对照组,(均P<0.05),且实施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生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更好的为患者和医生服务,促进患者以及医生满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林艳 《中外医疗》2014,(9):178+180-178,180
目的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全麻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改善护理服务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对护理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以及施行无缝隙护理和其他人文细节关怀等,对比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90%上升到98%,医生对护理满意度由80%上升到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实施安全文化管理前后手术纠纷发生率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施手术室安全文化管理前,2012年手术纠纷发生率12.1%,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85.07%;实施手术室安全文化管理后,2013年手术纠纷发生率降低至5.5%,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上升至97.01%。结论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手术纠纷发生率,提高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夯实手术室基础护理、为手术患者提供满意服务。方法:手术室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手术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更加和谐。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优质服务既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又能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韩冰 《吉林医学》2014,(8):1730-173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管理模式,试验组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综合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综合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对比中,因为有了护理组长的参与,整体护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要提高护理质量就需要发挥护理组长的核心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实施前24次手术室质控检查结果为对照组,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三级质控管理后24次手术室质控检查结果为观察组,对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配合满意度,护士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实施后,观察组术前访视、手术安全核查、消毒隔离、术中护理质量、设备维护、护理文书质量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手术室护理人员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均P<0.01),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配合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巩义市中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采取便利抽样法,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实施前,2018年10月—2019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环境合格率及空气洁净率显著增高,手术室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在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及手术室环境及满意度总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配合度、消毒麻醉、器械准备及设备管理等分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贯彻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夯实护理基础,提供满意服务。方法:手术室从护理质量、手术安全、满意度、手术风险等方面整改,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零缺陷、零投诉。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优质服务既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值得倡导。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欢萍  张玉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826-2827
目的:加强手术室与各科室医生的沟通,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全院95名外科系统手术医生就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的项目:敷料准备、值班护士应急能力;比较满意的项目:巡回护士配合、器械准备、护士长安排手术情况;不满意项目:洗手护士配合。结论:通过满意度的调查,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