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靳三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结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疗法.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的简化Fug...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A 30例单纯采用化痰通络解痉汤进行治疗,治疗组B 30例单纯采用泻阴补阳针治疗,协同治疗组30例采用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协同治疗组有效率为90.0%,治疗组A和B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6.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协同治疗组与治疗组A、治疗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都得到明显改善,且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A、治疗组B和协同治疗组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I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阴阳经穴对刺与传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阴阳经穴对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改良型Ashworth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价两组评分。结果:观察组肢体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达93.3%,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结果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阳经穴对刺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结合克痉方熏洗在脑卒中痉挛性脑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痉挛性瘫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一般组。均对一般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在一般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克痉方熏洗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一般组患者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6%,较一般组患者的69.2%高(P0.05)。结论康复治疗结合克痉方熏洗在脑卒中痉挛性脑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神经损伤,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腹针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进步18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进步18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优于传统体针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治疗对偏瘫后痉挛性足下垂、足内翻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案、Bobath方法、Brunnstrom方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A型肉毒素治疗,治疗后1个月进行痉挛状态评价。结果观察组28例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30例中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33.3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型肉毒素结合康复治疗对缓解偏瘫后痉挛性足下垂、足内翻有显著疗效,为康复训练创造肌肉松弛的有利条件,便于进行关键的功能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引起的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及康复医学科痉挛性瘫痪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刀治疗及针刺治疗。治疗2周、一月及3月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brustrunm、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在缓解痉挛、缓解疼痛、改善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能有效地抑制痉挛,缓解疼痛,诱发部分分离运动,改善肢体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各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MESSS)评分,观察其疗效及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2周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有良好疗效,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具有起效快,同时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后痉挛缓解的程度,采用改良后Ashworth评分标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张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康复护理.结果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1个月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30例给予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30组例给予传统的针刺治疗.治疗3月后, 观察2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及Fugl-Meyer运动积分(FMA)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结果 经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经传统的针刺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3个月后,FMA运动积分及ADL评分治疗组与时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系统、规范的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瘫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眼针联合巨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改善更为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Ashworth评分均有所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shworth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眼针联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脑部病灶区域内血液运行,挽救缺血半暗带,协调患侧肢体平衡性,促进病后治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5.1.0中的方法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RCT,共包括94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OR=1.88,95%CI(1.35,2.61)];(2)MAS评分:针刺(综合)组疗效优于康复组,有统计学意义[WMD=-0.58,95%CI(-0.77,-0.39)];(3)FMA评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WMD=10.90,95%CI(8.69,13.11)]。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有一定的疗效,在与康复结合时更能凸显优势。但是由于纳入文献研究质量不足,目前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性结论,需要以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结合中药泡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7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37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结合中药泡洗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单纯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7%,可见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结合中药泡洗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实施运动针刺法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运动针刺法治疗,n=4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n=4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间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5%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75%,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FM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行走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10 d为一疗程,休息3 d后开始下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6.7%,好转率2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33.3%,好转率为40%,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都对偏瘫肩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文辉  聂容荣  苏涵  胡小慧  杨华 《华夏医学》2022,35(2):142-145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及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针刀组给予针刀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Ashworth肌张力分级及脑血流图变化情况.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针刺组65.00%(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