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VAP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综合ICU152例机械通气(MV)〉48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0岁)、昏迷、慢性肺部疾病、MV时间≥5d、留置胃管、抑酸荆及皮质激素应用等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肠内营养和镇静剂应用对VAP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机械通气患者142例,其中发生VAP的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23.9%;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占比分别为82.0%、8.oN及10.ooA;年龄较大、机械通气时间长、使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等均是VAP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可有效减少VAP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有针对性的护理对降低VAP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机械通气患者的资料,分析VAP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另将114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VAP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发生VAP46例,发生率为34.33%。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方式、体位和湿化器污染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5.79%和2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病死率、ICU停留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在ICU内高发,并且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进行机械通气大于或等于48 h 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口腔冲洗组36例(对照组)、口腔冲洗结合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37例(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和口腔冲洗、气囊上滞留物引流联合半坐位组37例(集束化组),观察3组患者 VAP 发生率、VAP 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ICU 时间。结果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和对照组在机械通气第3、7天 VAP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集束化组与对照组在 VAP 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大于9 d 与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ICU 时间明显缩短。一旦发生 VAP,3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严格执行半坐卧位,加强口咽部各环节的干预管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湘辉  王允  周虎 《当代医学》2014,(32):63-64
目的:探讨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ICU病房12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 d以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66)。统计分析确定与VAP发病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等9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VAP发病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有4项,分别是有基础病变、两种以上抗菌素联用、鼻胃管肠饲、机械通气时间。结论有基础病变、两种以上抗菌素联用、鼻胃管肠饲、机械通气时间为ICU病房VAP的高危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重点防控,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ICU的166名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抬高床头、加强气道护理、重视胃肠营养、加强呼吸机管道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干预组发生VAP的发生率为12.9%,对照组发生VAP为45.6%,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化干预,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我院ICU对机械通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细菌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8例发病时间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1≥48h 112例,并发VAP48例,发病率为42.8%。重症患者并发VAP时病死率35.4%。VAP机械通气平均发生在(5.3±2.5)d。与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相关;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81.8%,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高,尽可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有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  相似文献   

8.
王佳  章范满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1101-1102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80岁年龄患者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48h 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VAP将167例患者分为VAP组(49例)和非VAP组(118例),比较两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相关变量的差异。结果:16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49例;相关变量的单因素检验有10个变量为VAP的危险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仍保留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其他部位医院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结论:在ICU中高龄老人VA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机械通气时间、其他部位医院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床头抬高30度对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ICU病房855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8例)和对照组(4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抬高床头30度。比较两组患者 VAP的发病率和插管时间,观察并对比患者使用呼吸机后6 h、24 h、72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VAP 46例,占10.75%,对照组患者发生VAP 124例,占29.04%,观察组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2.16±0.16) d,对照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4.32±0.21)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在患者使用呼吸机6 h、24 h和72 h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床头抬高30度能够有效改善ICU患者的通气情况,降低VAP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气管切开时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2006年4月~2009年6月121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分为早切组(≤7d)和晚切组(〉7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121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早切组54例,晚切组67例。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2±4.6)d和(8.44±.4)d(P〈0.05),人住ICU时间分别为(12.1±5.1)d和(14.4±6.9)d(P〈0.05),VAP发生率分别为20.4%和38.8%(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为24.1%和2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人住ICU时间,降低VAP发生率,但对患者死亡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扈玲  郝凤梅 《大家健康》2016,(2):195-195
目的:观察并研究护理干预在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ICU 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22.4±0.3)d,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33.9±2.4)d,P <0.05;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88%,对照组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1.37%,P <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0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4.51%,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ICU 机械通气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丁凌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6-17,22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VAP的诊断、治疗及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ICU机械通气时间≥48h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60例作为调查对象,将发生VAP的78例设立为VAP组,其余82例为未发生VAP组,分析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11评分、抑酸剂应用、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抗生素应用时间、血白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5d、APACHE11评分≥15分、应用抑酸剂〉5d、住院天数〉30d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VAP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管莉  樊丽锋 《大家健康》2014,(7):103-104
目的:探讨和分析干预组合对重症医学科呼吸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ICU(重症医学科)使用呼吸机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上述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方法干预的前提下采取组合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8例患者监测557个住院日,呼吸机使用147个机械日,呼吸机使用率为26.39%;对照组48例患者监测566个住院日,呼吸机使用155个机械日,呼吸机使用率为27.39%;两组间该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46例患者共监测147个机械通气使用日中,有11例发生VAP,该组VAP平均发病率为74.83例/1000个机械通气日;观察组48例患者,155个机械通气使用日中,有4例发生VAP,该组VAP平均发病率为25.51例/1000个机械通气日,两组该指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ICU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护士。结论:对ICU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组合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且对降低ICU内患者发生VAP的几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探讨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489例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分为病例组(172例)和对照组(317例),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35.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等14项因素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VAP发病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有6项: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使用抑酸剂、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留置胃管、APACHEⅡ评分。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各种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吴邯  魏敏  王静 《实用全科医学》2009,7(2):148-149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取半坐卧位、平卧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组和半坐卧位组各56例,观察两组通气后1h、24h、48h、72h的动脉血气分析、痰培养及VAP发生率。结果半坐卧位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平卧位组(P〈0.05),PaO2和PaO2/FiO2明显高于平卧位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取半坐卧位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呼吸通气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洗必泰口腔冲洗对预防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将32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0例,对照组160例。试验组采用0.12%洗必泰30mL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0.12%洗必泰在降低VAP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减少(P〈0.05),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结论0.12%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牙刷刷洗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 EOW)行口腔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吸引牙刷刷洗法结合EOW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擦洗法结合复方硼酸溶液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早发VAP、晚发VAP、总体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口腔霉菌和口腔溃疡均是在第5天和第7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第1天和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早发VAP、晚发VA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体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负压吸引牙刷结合EOW对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患者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ICU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的发生,可减少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内科病房及其他ICU行机械通气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4例,发生率51.8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寻找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12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生VAP 与否分组,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行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确定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VAP 与未发生VAP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插管方式、抑酸剂、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镇静评分、昏迷评分、使用激素和应用呼吸机前48h使用抗菌药物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只有抑酸剂、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及应用呼吸机前48h使用抗菌药物是重症监护室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4.674、2.681、7.542和3.690)。结论:通过对重症监护室VAP 独立危险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VAP的发生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帆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147-149
目的研究临床上常用的3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寻找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措施,为临床机械通气患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机械通气患者198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6例。A组用传统擦洗法,B组用口泰溶液擦洗法,C组用口泰溶液擦洗法加改良冲洗法,均给予每天2次口腔护理,每次时间不少于4min。比较3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VAP的发生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结果3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的感染率或发生率:C组〈B组〈A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ICU时间:C组〈B组〈A组,P=-0.00,有显著性差异,说明C组效果最佳,B组次之。A组最差。结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对早期VAP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