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 180mmHg,舒张压95~109mmHg,24h舒张压≥83mmHg),口服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80mg/12.5mg)共4周,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治疗4周后动态血压和血压负荷的变化及谷/峰比值.结果:完成21例.①第4周末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19.9/15.8mmHg,24h、白昼和夜间的平均动态血压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6.2/10.4mmHg、16.2/10.9mmHg和16.1/9.9mmHg,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均P<0.01).②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治疗4周后,24h、白昼和夜间血压负荷明显降低,收缩压负荷分别降低35.5%、31.45%和44.4%,舒张压负荷分别降低36.9%、36.2%和36.0%.③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整体谷/峰比值分别为86.2%和73.9%,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平滑指数(SI)分别为4.6和4.6.夜间降压指数(DI)为0.9.结论: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80mg/12.5mg)能够持续、平稳、有效地降低24h血压及血压负荷.  相似文献   

2.
我国四次修订高血压定义,与目前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WHO/ISH指南委员会的专家将临界高血压列为1级亚组。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将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WHO/ISH指南强调,患者血压增高,决定是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危险因素的数量与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予2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国产缬沙坦80mg/d口服,4周末诊室舒张压≥90mmHg(12.0kPa)者加量至160mg/d继续服用4周。每2周随访1次,记录诊室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总有效率66.7%,心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至16.95/11.52mmHg(2.25/1.53kPa),24h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至11.37/9.89mmHg(1.51/1.32kPa)。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分别下降至16.26/27.37。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5.15%和67.87%,正常血压昼夜节律不改变。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缬沙坦80~160mg/d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认为根据现有的证据,建议所有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意味着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群相同,即血压≥140/90mmHg;目标血压应在140/90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临床症状及特点与中青年高血压有显著不同,在诊断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应注重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及老年高血压特殊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应该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及改善动脉弹性功能,减轻压力反射加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达目标水平。为达到目标血压需要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罗布麻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及调脂作用。方法:1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150 mg/d,辛伐他汀胶囊2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组10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500~1000/d,复方罗布麻片2片、3次/d。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检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2周后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脂化验。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 w 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下降,6 w 后血压降为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1);治疗6~12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治疗组治疗12周后 TG、TC 和 LDL -C 显著下降,HDL -C 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二甲双胍合并复方罗布麻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在降糖的同时具有较稳定的降压和调脂效果,同时又可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素和醛固酮的影响。方法4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组(治疗组228例)80~160mg/d口服,疗程半年;依那普利组(对照,224例)5~15mg/d口服,疗程半年。治疗前后做动态血压监测,测定醛固酮、内皮素等。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72%(164例);降压幅度(mmHg)收缩压为26.7,舒张压为14.3;谷/峰比值(收缩压0.81,舒张压0.82)。分别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164例);降压幅度(mmHg)收缩压为26.3、舒张为13.5,谷/峰比值(收缩压0.82,舒张压0.81)相似。两组治疗后,醛固酮、内皮素均降低且治疗组醛固酮降幅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是一种安全、作用持续稳定、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新型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1mmHg=0.133kPa)。随着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0/0,其中约50%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mmHg)。本文对2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  相似文献   

8.
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按患者的血压水平分类我国四次修订高血压定义,与目前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WHO/ISH指南委员会的专家将临界高血压列为1级亚组,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将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WHO/ISH指南强调,患者血压增高,决定是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危险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每日口服一次卡维地洛降压疗效的持续性及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例,停用所有降压药物7d,再服安慰剂14d生,对坐位舒张压为95-114mmHg,且HR≥60次/min者进行ABPM,24h平均舒张压(MDBP)≥85mmHg者,(早9时)口服卡维地洛10mg/d,共2周,对疗效满意(舒张压<90mmHg或下降>20mmHg)者进行ABPM,如MDBP<85mmHg,维持原剂量不变,若MDBP≥85mmHg,每2周剂量递增10mg/d并进行疗效评价,增加至40mg/d,连用4周后进行ABPM并结束观察。结果:(1)诊室偶测血压和24h,日间,夜间动态血压平均值及相应的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0.01),降压总效率为85%;(2)该药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79.7%和73.4%;(3)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光滑指数分别为1.92和2.65;(4)治疗后24h和日间的收缩压之长时血压变异减少(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卡维地洛10mg-40mgQd,可平稳持续控制24h血压,推荐为优选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经常伴随出现的两种慢性常见病。接近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如果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则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日服一次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共8周,治疗前后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55.6%、53.5%,24小时、昼、夜平均血压分别下降21.2/13.3mmHg、24.3/14.5mmHg、16.8/10.7mmHg。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作用平稳,可维持24小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血压平滑指数评价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别计算血压平滑指数,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平均血压可达正常范围,缬沙坦组收缩压、舒张压的平滑指数显著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结论缬沙坦较苯磺酸氨氯地平有更高的血压平滑指数,缬沙坦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时降压作用更好,更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予以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选取12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并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平均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62例患者。予以试验组的患者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则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的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98.39%)、收缩压(124.98±15.62)mmHg、舒张压(83.25±3.26)mmHg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70.97%)、收缩压(133.06±11.47)mmHg、舒张压(96.58±3.40)mmHg。结论:使用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后,提高了临床的总有效率,该种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维持了患者的血压的平衡,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一、疾病概述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SBP≥140 mmHg和DBP<90 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董海玮  高晶霞 《中外医疗》2008,27(16):51-52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单用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好.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对原发牲高血压患者(坐位95mmHg<舒张压<110mmHg且收缩压<180mmHg)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氨氯地平5mg/d和厄贝沙坦150mg/d治疗,另一组采用氨氯地平5mg/d治疗,在治疗4周和8周结束时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在原发性高血压志者中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组比单用氨氯地平组的血压进一步下降,达标率提高.治疗8周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多降低3.0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多下降2.0mmHg,血压控制<140/90mmHg的患者在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组为49.8%,在单用氨氯地平组为38.7%.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研究。方法:应用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60例原发性轻、中、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1次/日,共用8周,治疗期间患者不用其他降压药物。观察用药前后血压(mmHg)及心率(次/分)变化。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钾、血清钠、谷丙转氨酶。结果:服药4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用药前后心率检测的比较无明显变化。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钾、血清钠、谷丙转氨酶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80mg,1次/日,口服。治疗轻中度原发高血压并有明显的医学效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四次修订高血压定义,与目前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WHO/ISH指南委员会的专家将临界高血压列为1级亚组,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将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例患者服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90例患者服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将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不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所有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均可以继续服药,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所致高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其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24h动脉血压检测仪观察26例rHuEPO所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然后用缬沙坦80mg/d和氨氯地平5-10mg/d治疗4周后复查24h动态血压。结果:rHuEPO所致高血压失去正常液间下降规律,收缩压(ps)或舒张压(pD)昼夜变化百分率<10%,呈“非杓型”,而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后,无论是24h平均血压、白昼血压,液间血压及24h血压负荷值均较治疗前有生改善P<0.01,降压谷峰比值ps60%,pD53%。结论:rHuEPO所致高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可能是加重肾脏损害的原因之一。而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可有效而安全地控制血压恢复其液间下降的正常规律,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共识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老年患者或血压不易控制的患者可放宽至<140/90 mmHg.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基础,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