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胃肠道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就诊的7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7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参照组手术麻醉诱导前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乌司他丁组手术麻醉诱导前静滴乌司他丁。方法术前、术后患者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1)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天两组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均上升,术后3天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均下降,而术后乌司他丁组患者炎性因子IL-6、IL-8、IL-10、C反应蛋白以及TNF-α上升或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2)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8+均降低,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乌司他丁组对比参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以及CD4+/CD8+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胃肠道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大,可有效促进机体炎性介质释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升机体抵抗力,减轻手术所致应激和功能性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射频热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n=30)和化疗组(n=28)。采用红细胞花环直接法及放免法,分别检测患者术后1周及热化疗或单纯化疗后第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热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3^ 、CD4^ T淋巴细胞数、CD4^ /CD8^ 比值、IL-2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T淋巴细胞数、TN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第2周,热化疗组CD3^ 、CD4^ T淋巴细胞数,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化疗组TNF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97例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不同年龄组的患者间存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不同性别组、不同视觉模拟评分组患者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大肠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n=30)和对照者(n=30)外周血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CD3^+CD4^+及CD3^+CD8^+)。结果:ITP患者外周血PAIgG、PAIgM及PAIgA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ITP患者外周血CI)3^+、CD3^+CD4^+亚群明显减低(P〈0.05),CD3^CD8^+亚群明显升高(P〈0.05),而CD3^+CD4^+/CD3^+CD8^+比值显著减低(P〈0.01)。结论:ITP患者PAIg水平显著增高,且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漂移。此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ITP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栗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胰腺炎大鼠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wistar大鼠60分为3组,乌司他丁治疗组,重症胰腺炎(SAP)组,对照(NC)组,每组20只。术后6h对各组大鼠行血清淀粉酶、TNF-α及IL-1β的检测,并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血清淀粉酶、TNF-α及IL-1β较SAP组明显降低,胰腺组织坏死程度减轻(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对SAP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及术后7d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CD3+T细胞下降,CD4+T细胞下降,CD8+T细胞增加,CD3+CD4+/CD3+CD8+比值下降(P〈0.05);术后7d与术前比较,CD3+T细胞增加,CD4+T细胞增加,CD8+T细胞下降,CD3+CD4+/CD3+CD8+比值上升(P〈0.05),但仍低于健康体检者。结论:食管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存在紊乱,检测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并行PCI术的UA患者180例分为高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常规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外周血CD4+,CD8+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均可降低CD4+T细胞比例,升高CD8+T细胞比例,同时升高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且服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P<0.05);高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外周血CD4+,CD8+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同时间点常规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通过调节U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平衡状态而降低UA的发病且强化他汀治疗后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的88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4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4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和手术后1d及5d的血清IL-6、IL-8及TNF-α、CRP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d及5d的血清IL-6、IL-8及TNF-α、CRP水平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除CD8+外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较佳,且其引起的机体的炎症性反应较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CD3、CD4、CD8、CD4/CD8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8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患者,随机分为己酮可可碱组(n=42)及常规治疗组(n=40),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己酮可可碱,200mg,每日3次,观察治疗6月;另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各组治疗前、后均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顺序饱和液相竞争的弥散免疫分析法测定TNF-α。结果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对比,CD3、CD4、CD4/CD8降低(P<0.05),CD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CD3、CD4、CD4/CD8及炎症因子IL-6、TNF-α明显改善(P<0.05),而己酮可可碱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免疫系统T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异常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己酮可可碱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可能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研究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还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4 d的临床指标,并留取7 d、14 d血液标本,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8、TNF-α、MMP-9的含量,采用清淀粉样蛋白P(serum amyloid P,SAP)酶标法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的水平以及CD4+/CD8+的比值。 结果 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存活率、ICU住院时间、死亡患者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中IL-8、TNF-α、MMP-9含量和CD8+显著降低,CD3+、CD4+、CD4+/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全麻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OLV)中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全麻OLV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OLV开始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10 000 IU/kg,1 h内注完;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0)、OLV 后1 h(T1)、OLV 后2 h(T2)、术后2 h(T3)及术后24 h(T4)5个时点采集动脉血,检测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两组T0时点的HMGB1、TNF-α、IL-6 、IL-8、IL-10的血清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T1、T2、T3、T4时点与T0比较HMGB1、TNF-α、IL-6 、IL-8、IL-10血清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T1、T2、T3、T4时点HMGB1、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显著增加食管癌根治术OLV患者血清IL-10的浓度,抑制HMGB1、TNF-α、IL-6 、IL-8浓度的升高,在食管癌根治术OLV过程中起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抗炎效应。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行肝癌切除术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实施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乌司他丁组以乌司他丁10 000 U.kg-1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切皮即刻20 min内经外周静脉持续恒速泵入。分别于术前(T1)、术后(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抽取中心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组间比较显示,2组T1时IL-6、IL-8、IL-10及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同一时间的IL-8、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乌司他丁组的IL-6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IL-10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2组各时点之间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的IL-6、IL-8、IL-10水平均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L-6、IL-8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T4时点之间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存在炎症反应,乌司他丁可抑制血清促炎因子的生成,同时可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ABG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于体外循环(CPB)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5×10~4 U/kg,C组于相同时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1h(T2)、CPB后1h(T3)、CPB后24 h(T4)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与T1相比,2组患者在T2,T3,T4时点TNF-α,IL-6,IL-10及NE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U组在T2,T3,T4的TNF-α,IL-6及NE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的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U组患者术后肺、肾及脑功能明显优于C组(P<0.05),心、肝功能及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轻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绝对计数,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0例急性期重症HFM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绝对计数和急性期、恢复期IL-2、IL-4、IL-6、IL-10、TNF-α、INF-γ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检测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评分[(6.72±1.25)分]、APACHEⅡ评分[(11.19±2.09)分]、WBC[(7.82±1.32)×109/L]及HR[(83.29±15.35)次/min]均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显著改善(均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除CD8+无显著变化外,CD4+、CD4+/CD8+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2组促炎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张泽  王春南 《当代医学》2022,28(2):104-107
目的 总结揿针对脑瘫伴睡眠障碍患儿的炎性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揿针治疗脑瘫伴睡眠障碍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240例脑瘫伴睡眠障碍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揿针组(n=60,揿针治疗)、中药组(n=60,地牡宁神口服液治疗)、毫针组(n=60,毫针治疗)、中药+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脏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CPB心脏手术患者70例,采用SPSS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乌司他丁)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切皮前(T1)、CPB 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血浆炎症反应因子及心肌酶学指标。结果: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白细胞(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高于T1时刻(P< 0.05);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K-MB、cTn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高于T1时刻(P <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水平,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