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缺血性结肠炎早期临床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比较容易漏诊,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的价格较高.本文旨在探讨缺血性结肠炎采用血浆D-dimer(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3年6月-2016年6月的60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发作24小时内抽血检测血浆D-dimer水平,然后再进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诊断,进而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本次检测结果发现,51例患者被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9例患者被诊断为非缺血性结肠炎.他们的血浆D-dimer水平分别为(1.69±0.13)mg/L和(0.19±0.01)mg/L,通过比较二者的D-dimer水平,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有47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有13例.血浆D-dimer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85.79%,特异度为77.96%,阳性似然比为3.96.结论:血浆D-dimer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比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再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毅 《中国全科医学》2012,(27):3183-3184
目的缺血性结肠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于漏诊,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价格昂贵。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以寻找简便、经济、敏感的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9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发作24 h内抽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再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应用Prism 3.0统计软件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2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平均为(1.70±0.10)mg/L;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1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平均为(0.18±0.02)mg/L。二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378,P<0.05)。根据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0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9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77.78%,阳性似然比为3.90。结论 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临床诊断本病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全面分析病情,结合辅助检查,对可疑患者及时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或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发作24 h内抽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再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通过检测结果发现,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1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9例,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69±0.13)mg/L和(0.20±0.01)m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发现缺血性结肠炎患者68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2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85.32%,特异度为78.25%,阳性似然比为4.01。结论: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准确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人群差异,评价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 选取就诊本院的4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6名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第1、10、20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全结肠病变、半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作以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1、10、20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结肠病变患者入院第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492.12±711.3)μg/L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病变患者(5187.8±481.7)μg/L(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可靠方法,指导临床诊疗实践使患者获得早期诊断与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为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对照组为50名健康人员,检测两组人员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全结肠病变范围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左半结肠病变患者上述指标(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辅助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并且能够评估患者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甄文纪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90-3592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叶县人民医院的6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待检者均接受D-二聚体水平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时期及不同病灶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第1天、治疗7、14 d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全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半结左肠病变与右半结肠病变患者,且左半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右半结肠病变患者(均P<0.05)。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反映出病情严重程度,便于评估病灶损害范围,可作为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36例急性缺血性结肠炎(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7、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及治疗第7、14天,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全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病变患者,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显著高于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故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广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病变范围小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以及5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的差异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3.24±1.80) mg/L,健康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70±0.30) mg/L.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评估其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32例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观察组)人院第1、10、20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人院第1天及治疗第10、20天,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全结肠病变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病变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病变范围较广的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病变范围较少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检查组)与同期就诊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并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查组患者的血清hs-CRP为(14.53±6.33)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43±0.17)mg/L,对照组的血清hs-CRP为(1.65±0.52)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14±0.06)mg/L,通过两组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检查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的比较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脑梗死患者的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轻度、中度、重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判断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76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4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高血压病Ⅰ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0.28±0.10)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病Ⅱ、Ⅲ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0.47±0.08)mg/L、(0.63±0.13)mg/L较高血压病Ⅰ期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且高血压病Ⅲ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较高血压病Ⅱ期患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靶器官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对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价值。方法总结并分析资料完整且经临床确诊的31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缺血性肠病中,缺血位于乙状结肠7例、降结肠6例、降结肠+乙状结肠14例、横结肠2例、横结肠+降结肠2例;有冠心病史13例,有糖尿病史11例,有高血压病史23例,有高脂血症14例,有肝硬化病史2例,曾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1例,合并心房纤颤9例。确诊方法:腹部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闭塞5例,肠系膜动脉狭窄12例;腹部血管彩超提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狭窄8例;6例腹部CTA未见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结合病史、D-二聚体、结肠镜下表现诊断缺血性肠病。26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好转,4例因腹痛加重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1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结肠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除黏膜活检提示黏膜下层含铁血黄素细胞对诊断有意义外,其他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 450±242)μg·L-1,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正常值<0.3μg·L-1)。结论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有助提高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缺血性肠病应当早期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天鹏  蒋成行  胡升安  胡朝洲 《广东医学》2020,41(21):2205-2208
目的探讨联合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腹痛患者93例,其中32例为通过腹部血管B超、CTA或DSA确诊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61例患者为对照组。检验93例患者入院就诊后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对照两组间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FABP、D-乳酸、D-二聚体水平及三者联合在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形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0(95% CI 0.719~0.902,P<0.001)、0.806(95% CI 0.707~0.904,P<0.001)、0.695(95% CI 0.584~0.806,P=0.002)、0.918(95%CI 0.850~0.985,P<0.001)。结论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对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有临床意义。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远群 《广西医学》2008,30(8):1170-117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预后估计方面的重要性。方法59例脑梗死(CI)患者,17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和35例正常人,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CI组、TI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I组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TIA组,急性期高于恢复期。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缺血的严重性相关,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诊断与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alf muscular venous thrombosis, CM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sis, DVT)患者214例,均行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查。以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查诊断CMVT的结果,以及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诊断CMVT的一致性。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查单一及联合诊断CMVT的诊断效能。结果 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214例疑似下肢DVT的患者中确诊下肢DVT 8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CMVT 90例,其中诊断准确72例,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728。D-二聚体检查结果显示,CMVT 96例,其中诊断准确73例,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694。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平均水平为(761.38±179.41)μg/L,非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平均...  相似文献   

16.
D-二聚体检测在DIC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IC患者60例(DIC组)、正常人40例(正常对照组)及60例非DIC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 DIC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非DIC患者组(P<0.01).动态监测10例DIC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有效治疗后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结论 血浆D-二聚体是DIC的敏感指标,监测该指标有助于DIC的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组)、50例无缺血性脑卒中的单纯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组)、50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其中IMT测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D-二聚体测定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结果:①3组个体的颈动脉IMT、血浆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颈动脉IMT、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患者的颈动脉IMT、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C组(P<0.05).②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颈动脉IMT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r=0.732,P<0.05).结论: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D-二聚体可以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D-二聚体、脑钠肽(BNP)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CHF患者100例(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Ⅱ级组(46例)与Ⅲ~Ⅳ级组(54例),选取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中老年人10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BNP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分别为(1.29±0.70)μg/mL、(534.29±143.5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14±0.05)μg/mL、(42.88±16.9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分别为(1.89±0.17)μg/mL、(749.63±268.96)pg/mL,明显高于Ⅰ~Ⅱ级(0.78±0.08)μg/mL、(318.57±145.6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浆D-二聚体、BNP水平随之增高,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血浆D-二聚体与BN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BNP与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D-二聚体及BN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状况及其对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组)及6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入院后2周内实施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并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发病2周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状况.结果:进展组患者入院1d、3d、1周D-二聚体水平与非进展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入院2周后D-二聚体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有效辅助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并可辅助患者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肠病[1]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主要由肠系膜上动脉狭窄、闭塞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所致,是临床一种较少见的急腹症,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延误诊治.血浆D-二聚体是已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其血浆中水平可代表体内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生成情况,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在肺动脉栓塞、夹层动脉瘤、门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过程中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2-4].但在缺血性肠病中的应用少有报道,笔者对临床怀疑缺血性肠病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D-二聚体联合多层螺旋CT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