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82.35%)高,且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心肌炎康复中的作用疗效。方法将70例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特色护理干预措施。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患者的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改善程度明显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的康复效果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实行特色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及对症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次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并已经得到确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外加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为96%,而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为6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为84%,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使患儿尽早恢复,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董振红  王秀玲 《河北医学》2006,12(4):379-381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由于早期康复的介入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减轻残损和残疾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解除焦虑心态,使患者提高对治疗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SARS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彭向莉  陈琮英  郑爱秋  李金华 《吉林医学》2013,34(19):3900-390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的比率和总的有效率分别为55.10%、97.9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78%、75.5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达95.92%,而不满意的比率则显著降低,仅为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及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均呈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常规和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精神支持和社会支持等。6周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实施干预前HAMA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6周后HAMA评分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说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有改善,同时对干预后的两组HAM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其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83%患儿得到有效治疗,其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综合措施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并结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14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成2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09年我院就诊的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做为观察组,入院后即给予常见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干预,将2004~2006年我院就诊的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做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82%,对照组为39.73%。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一诊断要点 普通感冒一般可根据临床特点诊断,有受凉史或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上呼吸道症状明显而全身症状相对较轻,排除过敏性鼻炎等非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护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9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大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能使患者得到较快的身体恢复,减轻病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覃莉 《中国乡村医生》2021,(23):148-14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急性脑血栓患者8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期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神经功能缺...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 咽喉部的急性炎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SARS等.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等诊断名词.  相似文献   

18.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或/和咽喉部的急性炎症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目的 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心得.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不分年龄、性别、和地区,多数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选取9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寻找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更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共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4.44%,各项评分数据上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地降低,值得在护理实践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